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简述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简述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简述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

摘要:现如今,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对于工程项目的质量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要想保证建筑工程质量,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手段来提高检测结果的有效性。通过大量的案例表明,主体结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水平,文章对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式以及提高检测结果准确性的措施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

1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建筑行业也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实力不断地增强,建筑行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行业标准和结构质量要求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促使检测要求不断提升。文章对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式以及提高检测结果准确性的措施进行探讨和分析。

2质量检测内容

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主要分为新建工程和已建工程两大类,其检测方式有一定的区别。对于已经建设完成的工程检测,主要包括常规检测和可靠性检测,其中可靠性检测主要是针对主体结构的可靠性和耐久性进行评估,从而确定整个工程项目的使用状况。对主体结构进行质量检测是主要流程,这一工作也具有一定的随机性,特别是在确定样本空间以后,应该对样本进行严格的检测。对于新建项目进行检测,主要是检验工程项目的质量,例如对施工中用到的材料进行检测,根据相关标准的规定采取相应的检测方式,同时还应该对工程项目的分布工程进行检测,只有保证建设过程中各项参数都符合要求,才能够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对于工程项目出现的质量问题,也应该加大检测力度,保证其质量能够符合建设的要求。

3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法应用

3.1工程概况

建筑主体结构为三十二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约为22856m2,目前形象进度为二十八层结构封顶。因一至二十八层主体结构验收要求,对该工程一至二十八层现浇板负筋间距、保护层厚度、板厚及墙梁混凝土强度进行了抽样检测。

3.2检测内容及抽样方式

本次检测的内容:一至二十八层现浇板负筋间距、保护层厚度、板厚及墙梁混凝土强度抽样检测。本次检测的构件位置均为现场随机抽取。

3.3检测方法

3.3.1外观与尺寸检测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进行检测时,应检测建筑物的外观和尺寸,主要涉及到的构件包括混凝土和钢筋,对混凝土质量进行检测时主要是观察其外表是否存在麻面、裂缝、漏筋及锈蚀等现象;对建筑物的构件尺寸进行检测时,主要是检测垂直度、截面尺寸、平整度等等,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应采用合适的检测方式,由于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其混凝土构件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在实际检测报告中应具有相应的说明。

3.3.2回弹检测法回弹法是主体结构检测中最常用到的检测方式之一,其主要是针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测。依据《回弹法检测泵送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DB34/T5012-2015),混凝土抗压强度抽样检测结果见表1。为了能够切实提高检测结果的精准性,需要对检测部位进行严格的筛选,同时还应该对表面进行彻底的清理,使用回弹法还会受到成型方式和原材料的影响,所以使用这一方法进行检测时,应对相关的影响因素,加大注意力度。

3.3.3电磁感应检测法对主体结构进行检测时电磁感应检测法也很常用,使用这样的方式,主要是对主体结构中的钢筋间距和钢筋保护层进行检测。依据《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152-2019),现浇板负筋间距及保护层厚度抽样检测结果见表2。为了能够切实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检测时需要进行两次检测,保证误差在允许的范围以内。使用电磁感应检测对保护层的厚度进行检测,保护层对接钢筋进行保护,对于建筑工程的耐久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也应该进行严格的检测。

4保证检测数据有效性的手段

4.1明确工程质量的检测内容

对于建筑物主体结构进行质量检测时,主要是针对钢筋保护层厚度、砂浆强度以及混凝土强度等进行检测,在正式开始检测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此次检测的目的,然后确定需要检测的内容,然后进行充足的准备,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检测内容,选择合适的检测方式对仪器进行校准,确保带齐所有的设备,并查看检测环境是否满足检测的要求,确保检测结果能够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4.2采用先进设备和有效的检测方法

首先,需要建立标准的检测实验室,企业应加大这一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确保检测工作覆盖的面积,尽量扩大使用多种型号、多功能的新型检测设备,确保检测工作能够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以此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其次,需要对检测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在检测过程中检测设备会有一定的消检耗,所以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也是非常重要的,进行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时需要配备专业的设备维护人员,确保机械设备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最后,引进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智能化分析装置,以此来保证检测结果的精准度,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使用抽样检测的方式对主体结构的构件进行抽查,在检测过程中需要确定好抽样的数量,确保在同类构件中其质量相差较大,选择的样本需要具有代表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符合随机抽检工作的需求。

4.3明确质量检测工作要点

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进行质量检测,需要严格按照主体结构的施工方案以及相应的检测规定进行,建立完善的检测方案,明确检测要点,确保检测工作能够有序进行,对每一个检测步骤进行清晰的规划,确定好责任范围。在整个主体结构检测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都需要在检测方案的基础上正确掌握检测内容和工作方式,以钢筋保护层和混凝土的强度检测为检测中的重点内容,突出主体结构检测的重点。此外,在检测过程中无论是哪一方面出现了质量问题,都有可能会引起非常严重的后果,现如今建筑主体结构越来越复杂,所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正确掌握好主体结构检测的布局工作,确保质量检测工作能够有序进行,保证检测方案能够符合检测工作的具体需求,切实提高检测结果的有效性。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进行检测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要求技术人员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相关检测人员还应该对建筑质量安全问题加大重视力度,保证检测结果的精准性,每一次检测完成以后都应该仔细总结经验教训,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保证检测结果的精准度。

参考文献:

[1]喻国伟.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对策探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7):319-320+323.

[2]苏英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分析[J].居舍,2019(08):3.

[3]刘亚南.浅析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法及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03):96-97.

[4]李晓玉.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51):46-47.

[5]贺忠明,陈航.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11):167-168.

作者:葛巍 单位: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第二监督检测站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