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医疗建筑空间的人性化设计解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医疗建筑空间的人性化设计解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医疗建筑空间的人性化设计解析

摘要:现代化的医疗建筑应当以病患为根本目的、以病患的现实需求为参照依据,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在实现医疗区域的人性化设计的同时,为患者创造更好的治疗环境。本文结合实例就医疗建筑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的应用进行简要的分析,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医疗建筑空间;人性化设计;空间区域

0前言

医疗建筑室内设计是一种对专业要求较高的设计工作,其一方面要满足医疗机构内部医疗工作的科学性,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医务工作者与病患的诊治、就医环境,另外还应当表现出医疗机构自身的人文含义。并且因为医疗机构所牵涉的人员与医疗设施众多,其对空间的需求也较大。人性化观念在医疗建筑设计领域的实际运用,是将病人心理作为出发点,运用人性化的设计方式,来营造医疗机构所需要的空间结构,进而变成当前医疗建筑设计中不可缺少的构成内容。经过在设计中融入人性化设计思想,可以更有效地改良医疗机构的空间结构,满足病患的就医需求,为病患提供专业、舒适、惬意的就医环境。

1工程实例

1.1项目概况

福州东南眼科医院是福州市目前唯一一所眼病专科医院,是具有多种功能、信息化与全面开放布局的现代化眼科医院。福州东南眼科医院金山新院位于福州金山新区,基地西侧为尤溪洲大桥南引桥便道,东北侧为长岛路,基地南侧是融侨水都中学。原规划总建筑面积40089m2(计容积率建筑面积),其中门诊综合楼(北)、医技综合楼均为已建,门诊大楼为本期拟建的1栋15层,高度为68.8m的一类高层建筑。门诊大楼为本期实施,地上总建筑面积17256m2,其中计容建筑面积17256m2,地下建筑面积7025.51m2,地下设1层车库及设备用房。上部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地下室耐火等级为一级。整栋大楼分为15层,1层主要为大厅及配套用房,2~4层主要为医生诊室、候诊区等,5层为手术室,6~15层为病房区。新门诊大楼的建成,为患者提供了一个舒适、现代化的人性化诊疗环境,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1.2医疗建筑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的应用

1.2.1人性化设计在医院环境设计方面的应用

1)色彩环境。德国慕尼黑一家调研机构通过调研得出:绿色能够让人放松,紫色能够让人安定,国外研究人员在对神经疾病探究时发现小脑病患人员,假如身穿绿色服装时无明显异样,而穿着红色衣服时则感觉身体失衡快要摔倒。由此可见,色彩对于人心理的作用,其对人的情绪及心理变化都有显著的影响,例如色彩联想法:绿色代表着草原、森林,表现出勃勃的生机。医疗建筑空间设计时也可将色彩规律纳入考虑范畴,价值体现在其可以对病患的心理情感产生影响,造成高兴、悲伤、激动、痛苦等情感变化,依托色彩对病患的情绪施加影响,激活患者对有限空间的无限联想。因为医疗建筑空间组合复杂,单元功能区域较多,因此,需着重做好色彩的区域规划,使各医疗单元区域的主体色调既相互协调又相互联系。2)声环境。因为医疗机构本身是一个人员流动水平高、噪音指数高的公共空间,当前噪音已变成影响医务工作者与病患情绪的一个最关键的因素,为此,打造安静的氛围才有助于病患的疗养。1类环境功能区是以医疗综合楼为需要保持安静的主要功能区域,对噪声控制的具有严格的要求。其环境噪声限值为:0类声环境功能区夜间最高噪声值为40dB(A),昼间最高噪声值为50dB(A);夜间最高噪声值为45dB(A),1类声环境功能区昼间最高噪声值为55dB(A)。在等待区、公共走廊等地方,运用地毯、橡胶地板等硬度较小的材质铺地面,天花板运用硅酸钙板等噪音吸收性能优良的材料取得降噪的优良成效,让病患的不良情绪得到缓解,打造一个安静的就医与疗养环境。3)光环境。以光照来源为依据,光环境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人工光源,一类是自然光源。白昼室内尽量运用自然光源,既可以让病患可以深入体会到和自然的亲近,让紧张的心情得以缓解;又能够节省电能。还有一种是人工照明,一般人们在医疗机构中情绪容易波动。光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其一是心理暗示性,其二是引导性。在医疗机构中,灯光一方面具有照明功能,另一方面还能够通过光的特点,让病患的紧张情绪得到放松、提升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成效。依据《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中的要求,该工程中选取的灯具的色彩温度在3000~4000K,一方面不会对病患的情绪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也不会给医务工作者开展工作带来不便,此外由于病患仰卧时间较长,在灯具选用方面运用二次反射光源或者面光源,防止灯光对病患直射让其出。

1.2.2针对病人的人性化设计

1)医疗流程的人性化。在该部分的设计中,人性化重点表现在效率上,在医疗房屋设计过程中其最终目标是期望病患可以尽快康复,然而目前部分医疗机构中就医过程较为繁杂,形式、位置等不了解,进而导致救治延误、时间增长,致使病患的病情加重。为此在现实的设计中,应该对结构加以科学设计,譬如把同个类别的科室加以统筹布局,而且设置询问点,把各个类别的科室的走廊设计得简便,大方等。2)垂直交通的人性化。目前,在部分医院建筑的设计中,因为科室数目众多,把电梯设置为剪刀梯的方式,可以把病患上楼与下楼的距离大幅缩短,减少病患行走时间。另外,还应当对电梯的数目科学核算,提升医疗机构的工作成效。3)标识系统的人性化。在医疗机构内部体系中,因为房间众多,而且通道、走廊的数目众多,假如病患不了解内部结构而想找到准确的诊室便有很大难度。为此,应该把部分简明的标识贴在显著之处,如此便可以为病患指引方向,让其快速找到相应的诊室,也可以让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效率有效提升。

2医疗建筑人性化设计的重点要求

2.1私密性

虽然医疗机构是人员流动比较大的公共空间,然而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还应当重视其本身的私密性,为医疗机构开展学术探讨、医学探究等活动时,奠定牢固的基础。此外,还应当为病患提供私密活动空间,如此一方面利于病患休憩,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医疗机构建筑的人性化设计优势。

2.2家庭化

要将家庭化要素引入到医疗建筑设计中,使病患在看病过程中,能够享用到家庭式的就医服务,让其保持愉悦、轻松的就医心情,进而降低焦躁等不良情绪的产生概率,最大化表现医疗建筑设计家庭化的功能。

2.3活动性

在医疗建筑人性化设计过程中,活动性是其最重视的设计要素,由于医疗机构人员特别密集,许多病患因为本身的独特性,需要依托辅助设施才可以行走,为此,在人性化设计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际公共空间结构,有效提升医院建筑公共空间的活动条件,防止病患活动受到制约,影响救治成效。同时,通过活动性设计,也可全面提高医院建筑的设计水平,为其长期发展提供有效的途径。

3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医院从被单纯地是为提高医疗活动的空间变成了一个用医疗环境的活动空间,为了让现代医院的设计更加合理,建筑的艺术感更加强烈,应当更加关注人们的心理需求以及社会需求,将人性化理念应用于医疗建筑空间设计中,更好地改善医院空间环境,为患者康复提供舒适、宽敞、明亮的疗养空间。

参考文献:

[1]刘生雨,贺生云.宁夏人民医院人性化设计研究[J].福建建筑,2016,34(3):27-30.

[2]庄大伟.将“理性电气”融入“感性装修”[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6,17(12):48-51.

[3]张锡辉,范小江.浅谈现代医院建筑与医疗环境设计[C].2016北京医院建筑设计及装备国际研讨会,2016.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51039—2014[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4.

作者:陈邦孝 单位:福州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