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装配式建筑钢筋套筒灌浆检验要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装配式建筑钢筋套筒灌浆检验要点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装配式建筑钢筋套筒灌浆检验要点

摘要:随着对建筑施工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预制建筑的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并且为了更好地符合标准化建筑的要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建筑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预制建筑物质量控制的关键是节点连接的质量控制。套筒灌浆技术是确保连接质量的关键技术,对于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和效率非常有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套筒灌浆施工的技术特点和技术过程,并详细介绍了从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质量控制的挑战和措施。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套筒灌浆;连接检验;要点

1灌浆套筒技术分析

1.1特点

为了在实际应用中确保更好的钢筋连接质量,套筒灌浆技术主要以注入一定强度的灌浆料的形式使用,以实现钢钢筋与套筒的紧密结合。灌浆料硬化后,通常可以达到I级接缝的标准。在装配式建筑中,节点连接的质量尤为重要,钢筋连接主要采用注浆套筒技术,该技术的使用相对成熟,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对于大直径的钢筋连接,钢管套筒技术可以表现出较高的节点连接性能,在灌浆后可以形成牢固的连接点,从而可以大大提高装配式建筑的质量。

1.2节点连接方式

对于装配式建筑,节点连接主要有两种方法:湿式和干式。对于钢筋的湿式连接,通常有诸如套筒灌浆连接,钢筋搭接,灌浆锚固搭接等类别,它们具有独特的应用优势。干式连接主要是常规焊缝、螺栓和铆钉。通过各种连接方式的试验和比较,可以看出,灌浆套筒的连接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应用范围很广,连接长度短,预制建筑物的应用越来越多。在实际应用中,灌浆套筒技术广泛应用于装配式建筑预制剪力墙、预制柱等节点的竖向连接。通过适当地扩展下部加强件并将其用于套管注浆的连接部分中,可以有效地确保连接点质量,可以满足预制结构的质量要求。

1.3灌浆套筒施工工艺

灌浆套筒技术具有以下严格而复杂的工艺过程:(1)基础施工。必须确保灌浆套筒基础的清洁度。通常,冲洗用于清除地基中的灰分和矿渣、油污等,但是,在灌浆密封前应冲洗套筒接头,确保其湿润以提高灌浆效果。(2)灌浆腔被密封,原材料被选作高强度的专业堵漏材料,以满足灌浆要求。需要使用堵塞材料在内部创建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通常将其设计为沟槽的形状,并应保留孔的位置,以利于后续注浆。(3)灌浆前的准备工作,灌浆机的构造,清洁和润湿严格要求灌浆材料的原料质量,必须按适当的比例搅拌。在使用前,必须将其放置以使气泡溢出。相关技术参数必须根据实际工作条件进行设计。(4)灌浆。灌浆材料组成后,应首先对灌浆机进行过滤和筛分,以防止堵塞。可以通过重复几次进行灌浆。填充预留的注浆孔,以确保稳定且足够的注浆速度。(5)封闭注浆孔。如果在灌浆过程中在灌浆出口处发现了灌浆料溢出,则灌浆完成。为了堵塞灌浆出口,通常使用橡胶塞作为堵塞工具。在现场对所有预制构件节点进行灌浆后,应对灌浆孔和灌浆孔进行平整,并详细记录施工过程。

2灌浆套筒施工连接检验要点及措施

2.1灌浆料进厂检测

灌浆材料和套筒的现场检查是灌浆套筒质量的基本保证,灌浆料的主要原料是水泥、骨料和水,以确保各种原料的质量。另外,在灌浆料的混合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材料成本和混合质量,以表现出理想的流动性和微膨胀性能,进入现场后应在使用前储存,确保它不会影响使用性能。对于灌浆套筒,不仅必须进行外观质量检查,而且还必须确保与灌浆料的相容性。对于联合设施,必须严格检查质量、尺寸、标记和其他内容,并且必须通过严格的测试来判断联合性能。

2.2控制灌浆料泵送质量

在灌浆套筒的结构中,灌浆运输主要使用压力储罐、注入泵等设备。灌浆孔通常在套筒的中下部位置,并与灌浆套筒连接形成完整的灌浆通道。始终需要注意灌浆孔的状况。如果灌浆料溢出,则需要将其插入。塞子下部端口的打开也需要保压时间,通常调节到大约30秒。为了确保灌浆效果,还必须确保在30分钟内完成灌浆,以避免灌浆料的流动性出现问题。同时,在注浆过程中,有必要掌握注浆进度,判断是否存在空洞等问题,采用准确的测量方法加强注浆孔的观察,并对出现的质量缺陷及时采取补充措施。

2.3灌浆料配置搅拌要求

该技术通常使用灌浆料,并且在配置时,必须根据灌浆产品规格要求的比例进行配置。配置完成后,下一步是混合操作,通常使用电动混合设备。为了保证材料性能的可靠性,请进行良好的检查工作,避免湿压等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材料比工作。配料结束后,使用电气设备将浆液完全均匀地搅拌,然后静置2分钟以排出多余的气泡。完成上述操作后,为进一步确保灌浆料的质量,在将水泥浆主要放置在玻璃板上并将灌浆倒入测试模中的过程中,在灌浆测试过程中会产生振动。排空多余的气体,直到测试模具充满水泥浆。然后,浆液在锥形测试模具的作用下流体地扩散。没有外部干扰,浆液将停止扩散,不再自由流动。此时,可以主要沿X和Y垂直方向测量浆液的自由膨胀,并且可以将获得的参数引入现有公式中以获得流动性。流动性试验能够判断浆液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通常,如果流动性在200~300mm的范围内,则满足构造要求并且可以使用浆料。如果流动性超出此范围,则不能使用,查明原因,然后,重新配置新的灌浆料以确保施工的效果。

2.4灌浆套筒施工注意

(1)必须确保混凝土接触面与预制构件之间的清洁度,不允许有油和其他杂质。在安装预制构件之前,必须确保套筒的柔软性。施工人员可以通过插入钢丝来判断。套筒灌浆的工作原理是在套筒约束作用下,利用灌浆料抗压强度较高和微膨胀特性,与套筒内侧壁间产生较大的正向应力,钢筋借助正向应力在带肋的粗糙面产生摩擦力来传递轴向应力。(2)有必要确保墙体底部灌浆的密封性。如果墙体底部有缝隙,则使用座浆料进行密封,以使灌浆料在操作过程中不会溢出,灌浆不完全,并且质量会下降。第三,在用该技术进行灌浆的过程中,必须确保灌浆孔的湿度,这可以增加灌浆的流动性并改善灌浆与灌浆孔之间的连接。第四,注水孔很容易损坏,而且泥浆流到外面,对附近地区造成污染,因此在灌浆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很好地对其进行保护,并应将保护材料喷在地面上以回收泥浆。预制构件套筒灌浆完成后,工作人员必须及时清洁地面,清除溢出的泥浆,防止地面污染,并尽量减少该技术对环境的污染。一些注浆零件需要及时维护以确保凝固强度,相关人员需要按时浇水,通常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第五,墙体注浆作业结束后的30分钟,需要对其上部注浆孔进行检查,确保其不会因为注浆料的收缩、堵塞不及时或者因漏浆导致的个别孔洞不密实情况,如有发现需及时对这些孔洞进行补注。第六,使用此技术时,必须考虑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施工温度,环境温度低于5℃,不适合施工,如果环境温度为30℃或更高,则无法进行施工。应采取措施降低灌浆混合物的温度,以确保正常的施工进度,从而可以更好地保证预制构件灌浆套筒技术的施工质量。第七,难以确保构件端部处的空腔灌浆密度,并且该处由于气密性很容易形成空腔,因此,在构件端部的出口处设置有连接至排出口的软管。排气孔的顶部比泥浆孔高20cm,当所有的泥浆孔被堵塞时,软管的排气孔也均匀溢流,表明内部空腔已充满且密实。因此,它防止了由于不良灌浆而导致的灌浆不饱满。

2.5套筒灌浆质量检验方法

通过研究装配式建筑的技术标准和法规,可以看出,套筒的灌浆饱满度可以作为灌浆质量的重要指标。但是,由于套筒注浆结构相对隐蔽,在实际工作中,通常采用观察灌浆料是否从注浆孔中溢出的方法来分析套筒灌浆的施工进度。由于用肉眼很难发现套筒的内部状况,就很难判断是否灌满。因此,套筒灌浆的质量对现场施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不满足灌浆施工技术标准,灌浆施工不规范,注浆孔未及时堵塞,地基清理不充分或未采取注浆措施等。所有这些都会影响灌浆的完整性,并给项目的质量和安全带来隐患。为此,已经提出了多种测试灌浆完整性的方法,以促进在灌浆施工期间严格控制灌浆质量,并持续改进灌浆行业,以实现完全满足质量标准的灌浆质量。根据研究,常用的套筒注浆饱满度检测方法主要是有超声法、钻芯取样检测法、X射线法、CT检测法等。要结合预制构件的施工条件,合理选择检测方法。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各种施工技术正在逐步跟进,灌浆套筒是节点连接的核心技术,可以有效地保证装配式建筑的质量。由于质量管控的难度很大,因此,必须严格控制灌浆施工中各施工环节的质量,以免发生灌浆不饱满等质量问题。预制构件要做好灌浆套筒的质量分析,充分控制影响因素,以较高的技术水平保证灌浆套筒的施工质量。但是,也有必要加大技术研究力度和创新检测方法,以认识到灌浆套筒施工质量检验的不足,有效地保证灌浆套筒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姜泰.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灌浆套筒连接技术[J].建筑施工,2018(9):1516-1517.

[2]郁云明.预制装配式建筑及套筒灌浆技术的应用[J].建设监理,2016(5):71-73.

[3]王永强.装配式建筑灌浆套筒技术质量控制难点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4):77-78.

作者:赵广志 单位:江苏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