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图书馆建筑空间演进与服务职能拓展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图书馆的建筑空间资源是图书馆存在和各项职能的载体,图书馆建筑结构与空间发展史也是一部图书馆职能演进的历史。研究和梳理我国图书馆建筑空间资源演变,对于揭示我国图书馆这种特殊功能建筑的发展进程,反映对图书馆职能的认识水平的变化,更进一步可以映射出我国历史文献、历史文化传承和传播,乃至知识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认识的提升。因此,研究图书馆建筑空间的演进和服务职能的拓展是图书馆史以及中国文化史的载体。本文通过梳理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图书馆建筑结构和服务方式演变的发展脉络,分析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揭示图书馆建筑空间资源演变与服务职能拓展乃至图书馆管理理念的演进规律,以期对未来图书馆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和规划、服务职能提升与拓展提供借鉴参考。我国图书馆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考证,大约从殷商时期就开始出现了简单的图书馆——藏书楼,从此以后,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进步和影响,图书馆的建筑结构、空间布局和图书馆职能不断地发生改变,以适应不同时期人们社会文化生活的需要。
1历史不同时期的图书馆建筑特点和服务方式
1.1古代藏书楼时期
我国古代图书馆在殷商时期开始萌芽,西汉时期初步形成,隋唐时期得到长足发展,宋元明清时期达到全盛。在这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图书馆一直保持着名副其实的“藏书楼”角色。首先,表现为藏书楼的私有性,藏书楼都是私人所建,属于私家财产。其次,由于古代建筑材料和工程技术的限制,当时的藏书楼大都为土木或者砖木结构,建筑材料以笨重、结实的土、石、木为主,建筑高度和空间非常有限。第三,其防火、防潮、防盗的措施也非常简陋。比如防火,大都建有防火水槽或陈列有防火水缸,防盗也是加装门栓或门杠等等。第四,其职能也仅限于保存历史文献、文化典籍,而且由于空间限制,藏书的数量和品种受到严格限制。第五,只重收藏和保存,只为家族所用,不向社会开放,甚至就连家人和小孩都不得入内。位于浙江宁波的天一阁就是这个时期图书馆的典型代表。宁波天一阁建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至四十五年(1566),由当时的兵部侍郎范钦主持建造,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藏书达到了七万多卷,藏书以方志、政书、科举录、诗文集为特色,其中以地方志和科举录最为珍稀。天一阁的主体为重檐重楼硬山式建筑,是一排六开间的两层砖木结构楼房,坐北朝南,前后开窗,山墙作半月形,白墙黑瓦,是典型的浙东民居;楼上不分间,通为一间用来藏书;为了通风防潮,楼下不藏书,书橱不靠墙,而且书橱前后开门[1];为了保护藏书,创建人范钦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如子孙后代严格遵循“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的遗训,凡阁橱锁,分房掌管,禁止书下阁梯,非各房子孙齐至不开锁,立“烟酒切忌登楼”之禁碑以及禁令,如“罚不与祭”等[1];清代仅有十余名知名学者得以登阁读书,其封闭程度可见一斑。[2]天一阁的命名、建筑与藏书特点、规制,完全体现了我国古代图书馆“重藏轻用”的藏书功能和管理理念。
1.2近代半开放图书馆
近代图书馆的诞生首先出现在欧洲,随着社会政治制度的变迁,尤其是工业革命的促进和需要,城镇化发展迅速、人口增长、机器大生产等因素刺激了人们对文化知识的需求,因此兴办学校和面向社会开放新型图书馆推广普及学校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知识。近代图书馆应运而生,其典型特征:一是摆脱了以往知识被少数人垄断的局面,使部分公众享有获取知识的平等权益。二是属于半开放性的公共图书馆,出现了藏阅一体的图书馆模式。三是图书馆建筑结构和空间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始出现了藏书室和阅览室分室设立,功能区分。随着20世纪初西学东渐,中国国内相继出现了当时欧美流行的书库与阅览室分开的图书馆建筑空间结构模式,其外形结构基本上呈现“T、工、山、王、出、日、回、田”字形结构。[3]当时的公共图书馆雏形如京师大学堂、古越藏书楼和大学图书馆如清华大学图书馆都是采用当时欧美图书馆建筑格局,这对后来中国图书馆建筑的总体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内部空间布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将藏、借、阅用房固定,按功能分区,一般有藏书室、借阅区和阅览室。
(2)图书馆虽然以收藏为重心,但开始公开借阅,藏用并重。
(3)借阅与服务方式主要为闭架借阅服务。
(4)其性质不仅是藏书的地方,更是传播知识和文化的场所,是社会化的组织。
1.3现代全方位开放式图书馆
我国现代图书馆的萌芽始于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在全球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下,我国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思想的指导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全面提升国民科学文化素质成了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于是现代化图书馆如雨后春笋在全国兴起。其标志为:
(1)县级以上行政区都建立起了公共图书馆,各级各类大中专院校也相继改建、扩建了图书馆。
(2)图书馆建筑结构和风格日趋具有文化特征,或是反映地方文化和古建筑特色,或是反映学校的学科和专业优势等等。如北京大学图书馆和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就分别反映了地方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了中国古建筑的风采。
(3)图书馆的建筑结构、空间布局和利用的理念发生了质的飞跃,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图书馆建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图书馆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已经成为图书馆资源的一部分,空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4)图书馆空间更加宽敞明亮,环境更加舒适。总体布局上都尽量缩小纸本馆藏占据面积,扩大读者阅览、研究探讨、体验、休闲等的使用空间。
(5)基于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图书馆管理软件层出不穷,信息技术、Web2.0、RFID、自助服务和移动图书馆技术等广泛运用于图书馆,让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水平(数字化水平)和管理技术得到了空前提升,促使图书馆的空间和服务方式、范围的拓展和质量的飞跃。
(6)图书馆的空间功能也不断进化,从传统以藏、借、阅为主的藏书空间发展为以读者为中心的信息共享空间、学习共享空间、学术交流空间和文化传播空间。如北京大学图书馆力争把图书馆建成功能齐全、服务超前的中国最好的研究型大学图书馆。
2图书馆建筑空间发展与服务理念的演变规律
2.1图书馆建筑形态、空间结构与其功能和服务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
图书馆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社会文化活动的必然产物,并受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催生并推动图书馆的发展,同时图书馆的发展又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进程。由最初的私人藏书楼以藏为主,发展到近代图书馆的藏阅并重,到现代图书馆的开架借阅,藏、阅、借、咨询、管理五位一体,到目前的学习空间、创客空间和学术交流、展示展览等多种功能,图书馆及其建筑的发展史经历了由简到繁,逐步系统化、智能化的过程。图书馆具有鲜明的时代文化特征。从藏书楼时期的“以藏为主”供个人使用的私家藏书楼,到近代图书馆不再作为私人藏书而是作为公共设施,其目的是提供公众阅览、传播知识、普及大众教育并提高知识水平,并以大众的需求和使用为目的形成一套严密的管理方法。到了现代时期,采用大量的先进电子技术手段与现代化设施达到管理智能化,实现信息资源的仓储式管理,提供个性化、高效便捷的读者服务,建设使用灵活方便、环境安全舒适并能适应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化新型开放式图书馆建筑。
2.2图书馆是一个空间、功能和服务协调生长发育的有机体
70年前,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所提出的“图书馆学五定律”,国际图书馆界誉为“我们职业最简明的表述”,一直对图书馆建设发展有着深刻的指导作用。其内容是:“书是为了用的,每个读者有其书,每本书有其读者,节省读者的时间,图书馆是个生长着的有机体。”这充分说明了图书馆的空间和服务的辩证关系,犹如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一样,图书馆的职能和服务是受空间资源制约的,空间资源决定着职能和服务的发展。只有两者实现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图书馆功能效益的最大化。不同时期图书馆建筑发展和服务方式演变无疑验证了“图书馆是个生长着的有机体”这一客观规律。
2.3学科融合和理念创新是图书馆空间资源和功能服务提升的动力
纵观图书馆建筑形态、空间结构和功能服务的演变,无不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者一所院校的社会、经济、文化、建筑等多方面知识和理论水平。图书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图书馆的工作实践又产生了图书馆学。图书馆学与其他成熟的学科相比是一个年轻的正在发展中的学科。但是这门学科近百年来发展迅速,而且成为名副其实的交叉学科,它的发展融入了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建筑学、社会学、情报学、文献学和出版学等多个学科的相关内容。当建筑学遇上了图书馆,也产生了丰富的内容和活力:2005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建筑与设备专业委员会正式组建成立;以东南大学鲍家声教授为首的一批专家专门出版了《图书馆建筑》《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图书馆建筑设计手册》等著作;国家标准《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GBJ38—99)的出台和修订也体现了图书馆学与建筑学之间密切的关系。与此同时,社会学、管理学和文献学融合构成了图书馆工作的特殊的服务性,而且这方面的理念日益提升。在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下,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根本,以学术交流为主线,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举办专业培训,开展专业咨询等活动为标志的图书馆职能和服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信息科学、文献学和出版学融合构成了现代图书馆知识和信息资源模式,从而拓展了传统图书馆的文献传递范围,丰富了内容,延长了服务时间,真正实现了图书馆服务的全天候化。2.4以人为本是图书馆空间开发利用和服务职能开发永恒的灵魂众所周知,以人为本思想由来已久,但这一思想在我国图书馆建筑形态、空间结构以及功能服务方面体现是从近代开始的,发展到今天已经全方位体现在图书馆建筑和服务工作当中。图书馆是用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科学知识和文化需求而建设的学习知识、科学交流和传承文化的场所,是满足人们终身学习需要服务的,因此,以人为本的理念必须落到实处。“一切为了读者”“读者就是上帝”等理念被广泛运用到现代图书馆当中。现代图书馆建筑既要适应未来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更要以人为本,运用空间资源要素即不同的建筑风格、建筑装饰、功能布局、环境优化及内部结构的各种细节来加强图书馆的人文色彩,为读者营造温馨舒适、宁静幽雅、自然和谐的阅读氛围。同时把学习、交流、研讨、体验、休闲融为一体,满足人们休闲和学习的需要。
3以古鉴今,兼容并包,协调发展
纵观我国图书馆建筑发展历程和服务方式的演变,社会经济、信息技术的发展,共同促进了图书馆建筑和职能、服务方式的不断进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人们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尤其是大数据背景下学习方式的转变,对图书馆的建筑结构和空间资源要求日益提高,图书馆的职能和作用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图书馆必将成为一个地区或者一所学校的学习中心、知识情报中心、科学服务中心和文化中心。图书馆职能逐渐走向开放、交流与合作,把对个体和群体的全方位服务作为对象和终极目标,从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就必须既要满足学习,还要满足交流、研讨和探索。既要提供知识、信息和情报,也要满足信息的综合与交叉融合,既要满足文化传承和传播,又要满足知识的演示、体验与感染,同时还要兼容读者的休闲调整。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图书馆的空间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使它产生新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提升图书馆未来发展的生存能力,推动图书馆的跨越式发展,使图书馆成为文化传播、终身学习和个人发展的第三空间。
作者:刘凤琴 单位:咸阳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