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建筑空间中的情感表达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建筑空间情感化、人性化的塑造,是以具有可感性的符号结构而成的,即把抽象性的情感概念以具象的形式,转化为可被感知的视觉语汇,通过体量、光线、肌理、色彩等传递出来,刺激人的视觉,从而唤起人们某种联想与精神。这些视觉因素究竟是如何引起人们情感与情绪的反应,一直是建筑设计师苦苦思索、孜孜以求的重要课题。
建筑内部的体量关系是其功能分布的一种直接反映,它不仅具有很强的功能性意义,同时也赋予人某种精神感受。体量是建筑给人的最基本的关系呈现之媒介,它整合了人与空间。空间体量的变化诱发我们的情感,唤起我们个体的生命意识,让身体与空间自然产生对话,激发我们身体内在的情绪,正所谓“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以美国建筑师普雷多克(AntoinePredock)设计的尼尔森美术中心为例,该建筑外观以西部荒原景观为蓝本,以几何体量化造型创造了山峦起伏之态的建筑体,几何形雕刻的形体从大地上生长,拼贴的形式感宛若呼唤着西部纵横的山川;内部空间洒下的斑驳光影,仿佛夜空下闪耀的星辰。建筑形体水平状地向四周伸展,锚固于大地,丰富的交通组织,可为体验者带来迷惑、意外和惊喜。平面挤压向上隆起的“山体”是剧场的核心,它形成的背景和大台阶一起构成了西部文明中的宗教神圣感。又如藤本壮介(SouFujimoto)的建筑,特点是与类型学保持距离,以生活中的奇遇和不定性作为基础来设计,使所设计的建筑内部空间充满活力和变化。他的N型屋将建筑的外围护分成三个独立的体块,开放或关闭,透明与不透明,让建筑丰富视觉与生活体验,融入邻里社区。建筑由三层大小渐变的外壳体块构成,体块上开了很多的洞口,壳与壳之间是花园,构成一个开放式的内向景观。随着时间的推移、树木的生长,建筑成为一个巨大的树屋,让人与自然产生对话。墙上的洞口以一种随机的方式出现,视线和景观相互渗透,让建筑的内外边界模糊不清,这种看似空间上的无序感,却让N形屋的内部生活空间充满新鲜、变幻的活力。建筑不同的体量、空间,会赋予人不同的视觉感受,引起人不同的情感反应。
二、光线的表情
建筑的功能可以通过理性的分析解决,而空间中的体验常常需要光线来营造。不同感觉的光线氛围营造会造成不同的视觉感受,传达不同的视觉意义。建筑设计师有的喜欢来自自然的光线,有的则善用人造光来创造特殊的氛围,重要的是其所表达的内容。路易斯•康认为:只有自然光线的空间才是真正的建筑空间①。LouisI•Kahn设计的金贝尔美术馆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在一个空旷而景色优美的公园之中,美术馆外部表现得有些峻峭,建筑的外观形象处理得娴静、简朴,将混凝土柱和薄壳形拱顶结构裸露在外,而非承重墙则采用灰华石及玻璃板,以满足不同空间和位置的采光要求。美术馆是一个将多数拱顶下的空间采用连续天窗天然采光,拱顶下设有穿孔的铝制曲面反射板,光线透射入天窗经由曲面反射板阻隔,这样整个拱顶成一发光面光源,给室内空间带来了适宜的天然光。以光线设计征服观者的安藤忠雄(TadaoAndo)设计的光之教堂,用混凝土围合出坚实的厚重感,内部的黑暗与外界隔离,其抽象纯粹的几何学的空间创造,让人们精神回到寻找自我的原点。墙上的十字形的切口让光线倾泻进来,清澈、神圣。透过切口,可以看到外面世界的四季轮回,体会日月的斗转星移,在时光的流逝中体验生命的短暂珍贵,唤起人内心对宗教的虔诚。这就是教堂为何十分重视光线设计的缘故。光的表现力是建筑艺术一直在探索研究的课题。
三、材质与肌理的触觉
玻璃、钢、铝板和膜结构等各种材料在建筑上的应用,为建筑赋予了一个激动人心的立面表皮,这也契合了城市和企业对于符号化外在形式的需要。外在特有的肌理往往赋予某种触觉感而提升关注度,这正好迎合了消费社会经济对关注度的需求。随着科技的进步,肌理丰富材料的创造,为建筑营造特殊的肌理触觉感带来更大的表现空间。日本式的自然观认为,自然与人工不是对立的,二者是延续的关系。日本建筑师畏严吾(KengoKuma)一直通过对传统的重构去消解当代建筑的存在感,让空间中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人的身体相互协调,让建筑与环境相互融合。他设计的长城脚下的竹屋,整个建筑立于河谷之上,简洁的形体外部选用竹子包裹的形式,以丰富的肌理满足视觉需要;拾级而上,内部竹影斑驳,板岩和竹墙黑白相映,安静平和。不同的功能区不同材质,相互渗透,创造出极其丰富的视觉体验。中国建筑师刘家琨设计的贝森大院建筑,致力于常规材料的非常规应用,融集体记忆、地域特色和现代生活于一体。当地特有的竹模板为混凝土墙面赋予独特的质感;再生砖的运用,让墙面、地面拥有丰富的光影,也有利于缝隙中植被的生长,让建筑和场域相容相生。肌理造成的触觉感作为人的五感之一,同样发挥着不可忽视的视觉情感表达作用。
四、色彩的情感
色彩也可用于表达自由、兴奋、舒适、冷静等各种情感,是建筑情感表现的最后一道外衣。当建筑中的色彩和空间、光线相遇,与不同的材质相依,表现出的综合感受创造了建筑的整体精神氛围,赋予建筑一种特有的情感表达,就可以对周围的环境进行重新定义。荷兰建筑工作室MVRDV设计马德里集合住宅,灰黑的色调让建筑拥有土壤般的深沉,几条红的裂缝界定出消防梯的位置,光线自上而下,丰富的光影让这里成为人际交往的场所,为内部注入活力和能量。巴拉甘(LuisBarragan)的作品从墨西哥传统文化中借鉴,鲜艳的色彩和本土材料构成的特定形状,光影空间交错。他设计的克里斯特别墅,墙体的粗面材料和环境统一,内部色彩和空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去体验。鲜艳的高墙和平静的水面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这道风景线中色彩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万丹军 单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