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基于节能策略的建筑空间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基于节能策略的建筑空间设计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基于节能策略的建筑空间设计

摘要:全球的环境保护意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节能减排的呼声已经涉及到了各行各业。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建筑行业是最应该采取节能策略的领域。因此从最源头抓起,在建筑空间涉及上将节能与环保的概念加以实施,成为当前设计人员必须重视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围绕节能策略下的建筑空间设计展开论述,期望与建筑业同仁共同探讨现代建筑空间设计的这一创新理念的落实和推广。

关键词:节能策略;建筑空间设计;思考与实践

正文:

建筑空间包含了结构和功能。在当前技术进步和建筑领域大发展的背景之下,对于建筑室内设计如何达到节能、绿色的目标,已经成为建筑设计师们必须面对的课题。无论是居住需要,还是结构科学,建筑空间设计被赋予了多元化的思考与实践,在追求节能的道路上不断进行着探索与创新。

1、建筑空间设计的内涵

绿色节能是建筑业正在研究并大力发展的领域。科技创新的解决就是在少量的造价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建筑项目,创造更高的舒适的条件。真正的建筑设计是兼顾环境保护和社会效益的,设计出的产品是符合现代居住生活理念的居住空间。不仅具有完美的独特的视觉效果,还有总平面设计和整体性上的布局。无论是地上还是地下空间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建筑项目的经济投入,还要考虑今后的发展。因此,建筑空间设计可谓是对空间的布局和组织的关系的多方位全面综合的设计,围绕建筑节能,利用设计手段,在气候、环境的适应性,结构造型的合理性、技术手段的先进性、材料选用的创新性等等方面,都能够符合现代建筑设计的潮流。人对空间的认识是逐步在居住和使用中增进了解的。不同时代的人对建筑空间设计的理解和运用也不同,因此带来了不同时代的建筑空间设计思路和成果。建筑空间设计从生活中来,但是又反映生活、改变生活。发展至今,节能的空间设计已经成为带有时代特色的生活态度的体现,成为展现现代人生活的舞台。不可否认的是,很多建筑在与外部环境的和谐统一和充分利用方面做的还不够。还不能真正做到与气候和环境的适应和利用,同时,一些建筑空间设计只注意了模仿,忽视了适应性,导致建筑本身的设计没有问题,但是与所处的地区气候格格不入,造成能源的浪费和消耗。

2.建筑空间设计的气候适应属性

现代建筑空间的设计相对于传统的建筑设计,不再是孤立的封闭空间,而是增加了空间的流动性和多元化的诸多属性。对于建筑所处的地区的气候能够具有适应性。

2.1以当前较为流行的双层幕墙的节能构造为例,这种建筑表皮的设计,是根据气候设计的原理,灵感来源于阳光房,利用阳光透过玻璃幕墙产生温室效应,达到取暖的目的。这是一种对气候有多元化适应功能的“空腔”设计手段,能够根据不同的建筑构造进行空腔的开闭,对建筑内的采光、采暖、通风进行节能的设计,有效的管理,使得建筑空间成为了一个多功能的空间,形成自主调解冷、热、湿的微气候环境[1]。

2.2建筑物理角度的不同,在建筑设计中得到的结果也不同。例如空气在建筑结构中的流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篡唐凤,在设计上要提前考虑通风的布局,还要考虑防热的问题。采取何种手段,能够保证群体空间的组织关系的同时,还能有效导入外环境的气流,得到建筑内部的微环境的良性循环。例如一种在顶棚加上顶盖的设计,就是设计了能够灵活开启的天窗,这种设计在保证建筑防热的效果的同时,也能够获得竖向流动的气流。使得建筑内部出现了通风效果。这是智慧融入建筑学的体现,使得建筑的空间价值大幅度增加。

3.建筑空间设计中的节能策略

3.1建筑技术与设备是为了人们在建筑中能够获得更多的舒适性而采取的手段。建筑本身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体系,包括了暖气、通风、空调等很多设施。要将建筑整体能耗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达到生态建筑的要求,就需要针对建筑空间设计的节能设计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节能的原理、机制、效能进行整体的考察。建筑空间设计将节能贯穿在整体的系统结构中,从宏观布局到微观构造加以审视。例如从仿生学和生物学的角度考虑建筑的各个空间需要的通风、日照、绿化、水体、温度、噪声的问题,还要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对建筑空间的物理性能和外部环境的物理性能的交互。使得不同层面的空间产生整体的连续的调节,使得建筑外形和内部空间利用达到整体协调的效果。

3.2对于建筑内空间系统的设计,要考虑的是如何将建筑表层和内部空间明确区分的问题。通过合理的建筑内空间的设计,充分利用建筑表层空间的节能技术,就能让建筑更加适应环境,与环境建立友好的关系。例如在当代的一些建筑中,为了适应当地湿热的气候条件,在建筑主体的边缘设置了独立的空间,起到遮阳和隔热的作用,将建筑空间设计成拥有良好环境,实现绿色节能的居住空间[2]。

4.建筑空间的节能技术

4.1对能源的利用,特别是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是建筑空间设计的节能措施的有效体现。例如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风能等,将建筑空间与这些能源进行交互和融合,营造出安全、舒适、健康、环保、节能效果好,造价投入低的建筑空间,让人们在满足基本居住的条件的基础上,对能源不断地可循环再利用[3]。

4.2在网路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实现建筑空间智能化设计,利用智能化、数字化的技术,使得建筑内部的电器设备达到节能控制的模式,降低建筑的电能,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和湿度,提高环境的舒适度[4]。

结语:

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低碳经济的部署和实施的角度来看,建筑设计的节能思路,是整个世界建筑设计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社会和经济已经进步到了现今的模式,因此建筑节能设计必须担当起落实节能策略的重任,将节能的潮流带入千家万户,使得建筑空间设计中标注上绿色节能的标签。并且通过探索与实践,真正拥有节能的建筑,绿色的建筑,并拥有众多名牌设计师和先进的设计技术。

参考文献:

[1]张方一.基于节能策略建筑空间设计思考[J].城市建筑,2013,(16):30-30.

[2]孟丽娜.基于节能策略的建筑空间设计思考[J].低碳地产,2016,2(12):149-149.

[3]杨洁.寒冷地区大型商业建筑空间与能耗和环境舒适度调查研究——以京津地区为例[D].天津大学,2014.

[4]郭岚.基于节能策略的建筑空间设计思考[J].中华民居,2012,(1):18-19.

作者:唐霞 毕莹 崔颖锐 单位:青岛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