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文化自信的价值取向研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文化自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自信的思想导向功能,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行为规范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文化传递功能,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关键词]文化自信;价值取向;社会功能
党的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时期,文化自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本文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从思想导向、行为规范、文化传递等三个维度论析文化自信的社会功能。
一、思想导向功能
文化自信的思想导向功能,指的是为了满足社会运行与发展的需要而发挥的作用。每个正常运转与发展的社会,都需要一定的符合统治阶级利益和历史发展趋势的占据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作为社会的精神支柱和行为指南。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历史使命,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际经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最早是在1938年10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来的。他说:“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2]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重要理论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传统文化相融合,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中国独特的文化形式内容构成和思维方式对马克思主义做中国化的表达。从文化自信的角度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一)中国文化是中国道路的历史渊源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共存与博弈中,取得无可置疑的比较优势,中国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我们党带领人民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过程中能够保持生机和活力,原因就是它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有深厚的中华文化积淀。中华文化具有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特性,成为形成和发展中国道路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华文化的本色,就是中国道路的特色。反观资本主义道路,西方发达国家强调“文明与野蛮”的二元认识论和思维方式,其主导下的社会发展道路,奉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不可能给整个人类带来福音。
(二)中华文化是中国理论的源头活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党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仅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中国革命经验所做出的理论概括,还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实事求是”一词,最初出自东汉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河间献王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同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斗争中,明确提出党的思想路线,并借用古典,系统地阐释了实事求是的含义和意义。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我们党相继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为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奠定哲学思想基础。
(三)中华文化是中国制度的精神支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包括根本制度、基本制度以及具体制度在内的制度体系。支撑这一制度体系的既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原则要求,又有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中国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期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没有分权制的文化传统。主张把西式的资本主义条件下实行的两党制或多党制、三权分立、议会民主等移植于社会主义中国,既不尊重历史文化的传统,也不考虑现实国情,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是背道而驰的。我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伟大成就,足以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很多方面既超越了资本主义制度,又摒弃了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是中国自主构建的具有独特优势、具有活力潜力、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先进制度。
二、行为规范功能
文化自信的行为规范功能,在于阐释、倡导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使道德行为成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念,共同信守的行为模式和广泛流传的态度作风。文化的行为规范功能,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礼”的视角加以认识。荀子在《劝学》中说:“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孔子在《礼记》中说“礼义以为纪”,“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今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一些市场经济固有缺陷所导致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明显。人们习惯性地把物质追求作为自身行动的指南,以至于把金钱作为判断价值和是非曲直的标准,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精神空虚、道德滑坡、行为失范等现象。树立文化自信,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解决精神上的困境和价值观危机的不二法门。
(一)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价值观自信。面对种种精神文化和人文素养的缺失,党的十八大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战略思想,从国家、社会和个人等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基本的社会关系设定了准则和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从个人层面来看,“爱国”,是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思想的延续与超越;“敬业”,是对“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等思想的延续与超越;“诚信”,是对“诚则信矣,信则诚矣,此之谓纯德”“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等思想的延续与超越;“友善”,是对“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善莫大焉”等思想的延续与超越。
(二)在家庭,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家规家训文化
家规家训是一个家庭或家族所奉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家庭中的具体体现。朱熹把家政和国政的相互关系讲得很清楚,他说:“家政修明,内外无怨。上天降祥,子孙吉昌。移之于官,则一官之政;移之于国,则一国之政。”今天,开发和把握家规家训文化中有利于化育人才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家规家训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世俗化的载体,是群众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比如,勉学修身,培育终身学习的家风;节俭爱物,培育勤俭持家的家风;慎独慎微,培育严于律己的家风;安分守己,培育廉洁从政的家风等等。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家风熏陶下,人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三)在党内,发展积极健康的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是在一定的党内政治生活中形成和发展的,对党内政治生活和政治生态发挥着规范、引领和导向作用。我们党内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党性原则的文化。有了这种政治文化的规范、引领和导向,就能使党员干部做到行动自觉,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而不懈奋斗。
三、文化传递功能
文化自信的传递功能,指的是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通过保存与传递人类以往存在的主导文化,使之世代沿袭,并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得到传播,同时促进文化的累积与延续,推动人们发展的新的文化模式。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的祖先以其特有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赋予中华民族无比的自豪和自信。在当今时代条件下,发挥文化传递功能,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要处理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关系。
(一)在纵向上,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
1.创造性转化。创造性转化,即对中华传统文化中那些仍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1940年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明确提出“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这一重要原则。对于中国古代文化,“既不是一概排斥,也不是盲目搬用,而是批判地接收它,以利于推进中国的新文化”。以家文化为例,家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家文化的凝聚力和生命力。无须讳言,以孝道为内核的家文化掺杂着“三纲五常”等封建杂质和愚昧成分,但孝道的本质之一是“生命的互相尊重”。孝道所倡导的“善事双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等,不仅要求我们尊重自己的父母,还要尊重、关爱他人,从而延伸、拓展为今天我们党的群众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2.创新性发展。创新性发展,即按照时展和进步的新要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治国思想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历代政治家、思想家在治国理政方面的优秀思想成果,对于我们今天所从事的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重要的借鉴价值,诸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勤政爱民、反腐倡廉的思想,“法不阿贵”、执法如山的思想,选贤任能、不拘一格的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等等。由于时代的变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治理等还存在需要协调适应的地方,需要我们用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加以发展,推陈出新,使其不断发扬光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也有重要的启迪意义,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世界统一是避免人类集体自杀之路。在这点上,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备的,是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法的中华民族。”[3]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等等,为攻克人类当前面临的共同难题,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思想基础。
(二)在横向上,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1.要有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态度。历史已经证明,中华文化的鼎盛时期,大多是对外来文化开放、与外来文化交流频繁的时期。“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正是大唐文化海纳百川、气势恢宏的真实写照。今天,在世界文化多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中外文化交流正处在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期,刻意回避外来文化或者盲目抵制外来文化,都是不理性、不自信的表现。我们应该以开阔的视野,博大的胸怀对待外来文化,积极参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与交流。2.要有辩证取舍、择善而从的态度。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文化对外来文化表现出极强的同化能力,这是我们对民族文化具有坚强自信的依据所在。正如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所说:“对于西方的坏东西———兽性、不安、欺压者这和纯物质贪欲,他们都心如明镜,不愿接受,而对于那些优点尤其是科学,则照单全收。”[4]40年前实行的改革开放,使我国摆脱了封闭状态,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与人类文明的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使我们可以在更广阔的空间,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同时也开阔了视野,为我们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文明成果创造了条件,实现了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对接。3.要有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力度。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有了显著提高,但总体上说,西强我弱的局面仍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西方发达国家借助文化全球化推行了所谓“普世价值”,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在这种形势下,为了达到抵御西方文化侵略,防止被西方文化同化的目的,必须强化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通过转化再造,实现外来文化同中华文化的有机融合。4.要有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风度。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宣称“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在互信和互谅的气氛中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宽容,对话与合作”是“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最大保障之一”。中国文化主张“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它强调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不分强弱、不分大小,其思想文化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以西方文化独霸天下,取代其他文明,这既不需要,也不可能。世界文化多元多样,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文化都以各自的方式和内容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不同文化应和睦相处,和谐相生,以实现人类文明的共同繁荣。
[参考文献]
[1]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英]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
[4][英]罗素.中国问题[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
作者:郑君瑜 单位:中共莆田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