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新时代继续教育价值取向的实现路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时代继续教育价值取向的实现路径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新时代继续教育价值取向的实现路径

内容摘要:党的提出要“办好继续教育”。办人民满意的继续教育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导向,加强继续教育的制度保障建设,精准确立继续教育的发展定位,加强继续教育资源的重组与共享,加快继续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实现新时代继续教育服务“人的生存和发展”,满足“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实现“人生幸福”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新时代;继续教育;价值取向;路径

一、引言

党的提出:“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这是新时代赋予继续教育的历史重任,同时也为继续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充分认识和理解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办人民满意的继续教育,进一步促进继续教育的均衡发展,满足国家经济发展从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更高质量继续教育的需求,需要我们按照精神的要求,确立新时代继续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化解数量、结构、质量和效益不协调等继续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问题,为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作出积极贡献。

二、新时代继续教育价值取向的内涵

价值取向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自己需求和利益的认识水平的反映[1]。它反映了人们对客观事物基本的认知态度、评判标准和倾向。尽管价值取向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但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变化和发展。继续教育价值取向是从事继续教育的主体在开展教育活动中根据自身需求进行教育选择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倾向性[2]。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它决定着继续教育发展的方向。

(一)新时代继续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

进入新时代,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伴随着国际竞争日趋加剧,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越来越离不开教育。党的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3]继续教育是满足人们学历教育之后的知识更新、补充和完善的一种教育形式。继续教育是一个复杂、多元的系统,从教育方式上来看,它既有学历教育又有非学历教育;从教育内容上来看,既有提升个人职业能力的教育又有提高个人生活品质的教育;从教育组织上来看,既有正规教育又有非正规教育;从教育对象上来看,具有涵盖面广、个体差异大、教育需求各异的特征;从教学形式和手段上来看,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可以说,继续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

(二)新时代继续教育人的价值取向

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教育必须更新理念,在稳步发展学历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通过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来满足个人发展的要求,促进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4]。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全体社会成员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要求,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或抛弃。继续教育为社会成员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满足广大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多元化、个性化的终身学习需求。其对于个人的价值在于,就职业能力的教育培养而言,继续教育不仅可以有效解决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满足他们最基本和最大的安全需要,更重要的是可以让人们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职业生涯中,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使他们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对高品质生活追求的欲望也日趋强烈,继续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实现个人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三、新时代继续教育价值取向的理论分析

办好继续教育是党的对继续教育事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也是继续教育在新时代改革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好的继续教育可以理解为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多样化、精细化、个性化需求的继续教育。新时代继续教育应该在满足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人人都能终身学习的幸福学习愿景,追求多样化、精细化、个性化、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按照这一思维逻辑,新时代继续教育要充分体现服务“人的生存和发展”、满足“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人生幸福”的价值理念。

(一)服务“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价值理念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内涵将发生深刻转变。当前,我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其目的就是要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经济更均衡、更充分的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一方面促进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大批劳动者劳动技能的改变和劳动岗位的转移。人们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在改善个人生存发展空间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生活质量,就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而人们职业能力和素质的提高,特别是新观念的确立、新知识的获取、新技能的掌握以及创新潜能的激活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继续教育来实现的。因此,新时代继续教育要确立服务“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价值理念,促进人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不断学习实现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持续更新,才能满足新时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增长动力转换对继续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二)满足“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价值理念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首先强调的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包括个人的体力、智力、潜能和个性的发展。其次强调的是“每个人”的发展,提出了“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5]。党的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3]这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教育的本质就是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从继续教育的角度来看,要满足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就是要从供给侧满足人们自由学习的愿望。一方面,要为人们创设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为人们提供更多更好的继续教育选择,着力解决好人们学习与工作的矛盾,为人们终身学习提供物质基础的保障。另一方面,要满足人们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为他们创设个性化学习条件,化解学习机会与个性化需求之间的矛盾,让人们可以结合实际制订满足自身需要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生涯规划,通过个性化学习,实现自身全面自由的发展。

(三)实现“人生幸福”的价值理念

新时代人们对个人幸福的追求就是在宪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框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6]。美好生活由劳动创造,而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美好生活的实现程度,而这一切又都离不开教育的支撑。指出:“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7]在一定意义上,教育的使命就是帮助人们追求和创造幸福。人们对幸福的追求,不仅仅是追求物质财富的富足,更重要的是文化和精神财富的充实。随着社会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们的闲暇时间也逐渐充裕,人们对精神和文化的需要不仅体现在量的方面,更主要的是体现在质的方面。继续教育除了满足人们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促进人的自由发展,更要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这是新时展的必然要求,更是继续教育的应尽之责。

四、新时代继续教育价值取向的实现路径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导向

新时代继续教育的发展,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始终把人民摆在继续教育发展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政策引导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继续教育事业,构建起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继续教育发展格局,实现继续教育资源全覆盖,让广大人民群众的学习需求得到充分满足。要坚持继续教育的区域均衡发展,突出公平和正义,逐步实现东中西部地区和城乡的各类人群都能够享有接受同等教育和学习的条件,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继续教育的需要。要通过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推进继续教育的创新发展,形成充满活力的继续教育体制机制,促进继续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把办好人民满意的继续教育贯穿始终。

(二)加强继续教育的制度建设

适应新时展的新要求,大力加强继续教育的制度创新是实现继续教育内涵化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一是要大力加强继续教育制度体系建设。明确继续教育在大教育格局下的地位、作用、任务,明晰政府、社会和公民等继续教育主体的责任和权利,确保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学习群体提升职业能力和追求个人幸福生活的要求得到满足,促进继续教育在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上健康发展。二是要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进一步放开继续教育机构的办学自主权。政府要通过简政放权,将管理职能转换到对继续教育的规划指导、政策协调、宏观调控等方面。要充分发挥第三方的评价作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加强对继续教育机构办学行为的过程化监控,规范继续教育的办学行为。三是要加强继续教育体制机制的创新。正确处理好政府、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自的责任和权利,形成继续教育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机制。

(三)精准确立继续教育的发展定位

新时展继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服务。这为新时代继续教育的发展定位指明了路径和方向,各级各类继续教育机构要按照党的提出的要求,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结合各行各业对人才类型、能力等提出的新要求,合力聚焦、精准发力,促进继续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提高继续教育供给和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高质量继续教育的需要,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继续教育的实际获得感、满足感。

(四)加强继续教育资源的重组与共享

继续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一直为社会所诟病,是继续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痛点。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继续教育的内涵越来越丰富,继续教育从简单的以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诉求为主,转化为以满足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核心。既要在满足人民群众学习需求的基本要求下,从教育的形式、内容和手段等方面强化教育资源的建设,又要能满足人们对知识和技能的追求,让人们体会到终身学习的价值和意义。面对新时代继续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以及继续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一方面要做好现有继续教育资源的深度开发和集聚整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最大程度地挖掘资源的潜在价值。另一方面要突破地域和行业壁垒,按照共享发展的发展理念,利用一切可能的方式聚集继续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实现优质继续教育资源的共享。此外,要创新发展理念,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建立由政府、社会和个人组成的继续教育合作伙伴关系,充分调动各利益主体参与继续教育的动力,实现继续教育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重组和共享,促进继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五)加快继续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为新时代继续教育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为继续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一是要大力加强继续教育现代化建设,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创新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继续教育的针对性,促进继续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提升。二是要促进信息技术在继续教育中的广泛运用,让广大人民群众依托在线平台进行自主学习,满足人民群众便捷享受优质继续教育资源和服务的需要。三是要加强继续教育管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促进继续教育精细化、规范化管理体系的建设,提升继续教育管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为办好人民满意的继续教育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参考文献:

[1]叶澜.试论当代中国教育价值取向之偏差[J].教育研究,1989,(8).

[2]刘旭东.论教育价值取向[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1).

[3].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M]

[4]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钟实.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内涵[J].经济,2018,(07).

[7].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2-05.

作者:王宇 单位: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培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