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价值取向多元化下体育与政治教育融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价值取向多元化下体育与政治教育融合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价值取向多元化下体育与政治教育融合

摘要:为全面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思想理念,在体育教育中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育教育不单单传授学生体育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而且还应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获得健康的心态,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等精神。结合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互渗透、融合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希望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一定的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1高职院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决定高校能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关系到中国伟大复兴梦的实现和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2]。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是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不间断、系统化的育人工程,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过程之中,合理、巧妙地运用到大学的各个环节。“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完全人格、首在体育”,说明体育除了强健体魄,增加体育的知识、技能以外,还将“德育”、“智育”、“美育”、“劳育”融入其中,能够有效地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大学生的人格。

2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现状分析

面对新形势和多元化的新情况,高职院校对体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认识程度各异,虽然发表了重要讲话,号召全国高校利用文化阵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但由于长期对体育教育功能重视不够或认识不清,在短时间内体育教育在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育人功能很难得到全面的发挥。

2.1重视文化学习轻视体育教育

现阶段,部分高中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而取消体育教育,步入大学殿堂,虽然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多数学生骨子里依然将精力放在专业知识等重要的智力上,更谈不上体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了。

2.2重视运动技能轻视德育渗透

高职院校体育的课程设置基本是每周一次,时间较短,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并且保证教学质量,教师普遍注重动作要领的讲解和示范,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合理运用,如何预防运动损伤等基本常识。忽略了团结协作、意志品质、顽强拼搏、合作与竞争等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

2.3重视分工负责忽视二者融合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最终目的是统一的,在育人的过程中是相互相渗透、相互融合的。“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多样载体,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体育文化、体育精神等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使得体育教育具有重要的个体和社会发展功能”[3];但实际上高职院校思政工作责任划分单纯划归为“两课”教师和辅导员,忽视了体育教育的育人功能。

2.4重视环节设置轻视效果考核

在“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感召下,有意识地在体育教育活动中加入思政方面的内容,特别在课程设置上有意安排育人思想,甚至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而导致无法量化考核,最终效果考核难以落实。

3高职院校体育教育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探析

3.1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不仅要有扎实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注重学生思想品德以及人格的塑造。在体育教育活动中技术动作规范等自身业务能力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同时教师的思想品德、政治意识、道德情操等都会通过言谈举止传递给学生,对学生产生导向作用。因此,只有将正确的思想灌输给学生,把正确的行为展示给学生,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巧妙地运用传统美德等相关资源

在体育教育活动中巧妙地运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等相关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告诫当代大学生如何做人、怎样做事。它也是教育学生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思想政治教育将传统道德与现代道德紧密结合。当今尊师重道、孝敬父母这些基本的道德修养在逐渐淡化,我行我素、唯我独尊的思想和行为在逐渐泛滥。体育教师利用教育平台对大学生进行传统道德教育,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传统道德教育的理解、实践,得到精神和道德进一步升华。因此,教师关心和爱护学生就应该将尊师重道、孝敬父母作为学生成长的第一课。

3.3大力弘扬体育精神

曾强调:“中华体育精神来之不易,弥足珍贵,要继续创新,发扬光大”。如果说身教是以其个人魅力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那么历史是以事实激励和感染学生。“零的突破”、“女排的五连冠”、跳水以及乒乓球取得的骄人战绩,无不激励着学生矢志不移、发奋图强。通过对学生进行近代史和现代史的教育,依托各种组织和社团,大力弘扬体育精神,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搭建平台,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

3.4运用有效的情感教育

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无时无刻地影响着学生,教师的业务能力、教态、尊重、信任和热爱学生等都是情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相应的教育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的变化,产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品质。运用情感教育,除了能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以外,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个性品质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4]。

3.5针对性的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

体育教育本身是为了适应大自然的环境变化而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合理的身体锻炼。而学生的身心发展各不相同,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为了使每一个个体都能通过体育教育获得较大收益,体育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的时候,有侧重地选择适宜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内容和训练内容,以此来达到锻炼的目的,又不会给他们带来过大的心理压力。而对于体育较为优秀的学生不仅在教学内容上加大难度,而且在教学环境上也要刻意地进行设计,必要的时候进行适当的挫折训练。以此磨练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增强大学生的耐受力,激发大学生的进取精神,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面对困难迎难而上不退缩,养成勇于挑战自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3.6强化学生的道德规范意识

体育教育的形式千变万化,存在与其他学科教育在形式上的不确定性。从小到服装、佩戴的饰物、队列队形,大到组织和参加的各种比赛对学生都有严格的要求。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常规及竞赛规则,让学生明白触犯规则是要受到惩罚的,教会学生遵守赛场规则就如同日常生活中遵纪守法是一个道理,通过学习和运用竞赛规则教育,让学生懂得一定遵守社会道德规范。

4结束语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全过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持久的育人工程,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操之过急。需要体育工作者和学生密切配合,努力做到教育的目标、理念、内容和方法等诸多要素的有机融合,实现全面发展人才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安玲,李红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体育教育融合探析[J].教育探索,2018(4):127.

[2]秦畅.“立德树人”理念下体育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2):183.

[3]常益,张姝.健体育魂:大学体育课程的思政教育转向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8(6):138.

[4]于连坤,张建军“情感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2):

作者:于连坤 单位: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体育健康与艺术教育部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