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油画教学审美价值取向的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油画艺术作为人类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虽然源于欧洲,但并不意味着我国油画的艺术表现语言应该沿袭西方的固有模式。各民族在接受油画艺术形式的同时,可以根据本民族的审美等需要加以选择、吸收和改造。
关键词:传统文化,审美价值,油画教学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
“因为我们究竟有我们自己的生活情况,我们有我们中国人民的欣赏习惯和对艺术的独特的爱好,我们有我们民族自己的艺术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中国画家应该有中国画家自己的气质,自己对于生活的想法、看法和表现法。”①中国拥有几千年历史的文化艺术,其笔墨情趣直接影响中国油画的审美趣味。中国有“天人合一”等独特的哲学思想,尊重自然。中国古人把“成教化,助人伦”作为艺术的最高目标,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技能、章法为实践之途,从而达到“乐而不淫,乐而不伤”的理想境界。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提出:“画之逸品,气韵生动。”齐白石曾言:“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徐渭的《竹菊图》让人们清晰地感受到菊花的浓艳和竹叶的清新,与实际的菊花和青竹相比,这幅画虽然没有色彩,却可以传达色彩的感受,所以水墨也能产生色彩的效果。“为了要从我们民族绘画中去接受优良传统,那就需要我们油画家在研究多样的油画技巧的过程中,同时还应该以极大的努力去理解自己的传统的东西,不论自己来画也好,或者多欣赏也好,加以研究分析也好,总之,我们应该多接近它、熟悉它。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建立起对于自己民族艺术的感情和应有的知识,才能够使一个油画家的血液里充满了自己民族的传统的因素。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把外国的油画技巧吸收过来,融合了自己的血液,变成真正自己的东西。”②中国传统文化对绘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中国传统绘画对中国油画的影响也是如此。潘公凯指出:“‘写意性’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它基于中国人对待宇宙中形与色的基本观点,是以求得人的心灵与精神上的共鸣和满足为依据,以笔参造化为最高价值。这是祖先遗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今天我们有没有可能在这笔丰厚遗产的基础上,为包括油画在内的中国现代绘画创造出新的发展天地和理论支撑呢?在经历了近代以来中国绘画的迷茫和西方现代绘画的困惑之后,这个问题的提出并非偶然。”③自从油画进入中国以后,中国艺术家一直在考虑油画的本土化问题,在向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过程中潜心体悟深层的理念和精神。“绘画如果脱离了自己的传统文化,盲目随着潮流走,只图表面的时尚化,时间长了,就像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终究会无以为继,很难想象没有文化根基的艺术会给后人留下什么,学习研究他人艺术,这些只是手段,我们的目的就是要画出有中国文化内涵的中国油画。”“油画民族化的问题,不纯粹是处理形式语言和创造风格面貌的问题,而是涉及油画家主体精神和全面修养的较为综合的问题。其实,不仅对民族化的问题应作此。一百多年的我国油画历史充分说明,只有在思想、修养与技巧各方面比较成熟的艺术家,才会对本民族、对世界的新艺术有所奉献。”④
二、中国当代油画写意性的独特魅力、走向和思考
油画这一画种虽然源自西方,但自从引入中国之后,它的表达方式也因为东方人的思维方式而发生改变。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油画也在不断发展。无论将来中国油画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都将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油画呈现出来的意象性特征只是一种绘画样式或者说是一种现象,同其他的绘画样式一起构成了中国油画的面貌。“油画中国风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不能操之过急。但我们不应把它只是当作一个遥远的理想,认为在目前尚未完全掌握好西洋油画技法之前还谈不到,我认为这个问题不是分头学习的。譬如先把油画完全学好以后,再去把国画学好,然后才开始一加一等于二的结合,那就太机械了。中西油画的关系,应该互相渗透,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研究国画遗产,熟悉传统(包括其他的中国文学艺术),才能够逐渐培养自己对于中国油画风格的真正爱好。所以,我觉得油画是否能发扬我们民族的特色,实质是问一个画家他的血液里是否具有自己民族的艺术因素,提得更高来说,是考虑中国人民对于艺术欣赏的习惯和喜爱的深度问题。”油画的写意既是一种方法,又是一种境界。它蕴涵着画家对自然物象的诗意表达,没有固定的模式,在造型、色彩、意境、抒写等方面有着广阔的探索和表现空间。我们在探寻中国油画的写意性道路时,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当我们彰显中国油画家的主观意趣,以写意性表现自己的艺术情感时,要保持油画固有的特色,发扬油画这一艺术形式本身特有的艺术魅力,因为油画的写意性并不等于用油彩画的中国画。其二,要深入、全面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并从中汲取养分。一个对本国传统文化缺乏了解的画家是难以传承与发展文化的。“油画可以用写意法,也可学习和吸收中国画笔墨的灵动、潇洒和飘逸,但不要把油画水墨化,不要丢弃油画材质的特长而使之丧失其特有的表现力。”⑤
“油画如果放弃自己的特性而模仿别的画种的特性,这就强制油画做它无能为力的事,会限制了油画的发展,也就可能取消了油画,以为不必一定画油画了。我们决不能在排斥油画艺术的技法的前提之下,来求得油画民族化。”所以,“中国的油画必须具备中国气派,但只有精通油画,才是油画民族化的先决条件。在每一个学油画的人来说,应当意识到这是油画,而不是别的”⑥。油画的中国化曾经引起了一些争议,其主要焦点正是在于对传统文化吸收和把握的“度”的理解不同。“油画上的表现民族风格,也不是削弱了它的特点,而是应当充实、发展它的特点。有人以为只要明暗减弱一些,色彩平涂一些,在物体轮廓周围加上一些线条,就是油画的民族风格了。这样做其实不一定真正能表现民族风格,而油画的特点却减弱了。正确的道路应当是油画的特点和民族绘画的特点的高度结合。”克莱夫·贝尔认为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每件作品以某种独特的方式组合线条和色彩等元素,特定的形式和形式的关系激发了人们的审美情感。线条和颜色的组合关系及其在审美上打动人的形式就是“有意味的形式”。
“什么是绘画?绘画就是画家用画笔通过对我们生活在其中的视觉生命、世界万事万物的组织和表现来抒发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一种特殊精神创造活动。画家从一开始学画到创作生命的终止,自始至终都是在那里研究物象。即使画家想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那他也必须借助客观实在世界的某些物象来表达。”⑦“作为艺术家,青年画家对文化、哲学观念的过分推崇使他们疏于语言形式的深究细琢;作为思想家,手中操持着的感性言说方式又使他们在观念演绎的途中只能浅尝辄止,等待他们的只能是不伦不类的尴尬位置。”写意性油画表面上看似不经意、逸笔草草,容易导致某些画家失去严谨、认真的创作态度,走向粗制滥造。实际上,艺术表现自由,写意也不例外,但这种自由并不是一种没有规则的自由,写意追求的自由境界恰恰是在认识、运用艺术规律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高难度技巧的自由运用,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并不容易。艺术作品的精神内涵需要有对应的形式,而对应的形式需要对应的技巧。写意虽然注重主观表现,但也讲究笔墨技巧的长期锤炼,作画要讲求“功力”和“火候”,无论立意如何巧妙,笔上功夫不够,就难以在画界立足。中国传统写意大家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有所建树。如今,经过现代艺术运动洗礼的画家都知道“主体性表现”,但作品中能有支撑精神内涵的形式,却没有几个人能做到。艺术表现的急功近利到处泛滥,这是现代画坛所面临的危机。一些画家过于强调内容的本土化,对于油画语言探索过少,未从发展的整体看待写意油画,没有从中国文化的深层积淀出发,只停留在对几种传统民族艺术样式(如国画、年画)的生搬硬套和表面模仿上,写意油画题材局限于意象方面的探索。对于写意油画要有新认识,要用时代的、发展的眼光认识写意油画。
注释:①②董希文.从中国绘画的表现方法谈到油画中国风.美术,2003(7).
③潘公凯.写意性:未来中国油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接点.当代油画,2014(1).
④邵大箴.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中国油画100年.美术,2000(8).
⑤邵大箴.我们拥有的和我们缺少的——从风景画展到“意象油画”.中国美术馆,2005(7).
⑥吴作人.对油画“民族化”的认识.美术,1959(7).⑦姜向东.试论写实油画的当代性.美术大观,2007(4).
作者:王黎明 单位:石河子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