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新闻摄影中的价值取向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闻摄影中的价值取向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新闻摄影中的价值取向探析

一、新闻价值的凸显

从2000年到现在,摄影方面发生了两个非常重要的事件:数码摄影的逐渐完善和手机介入摄影领域。数码摄影的出现并完善使得摄影的技术门槛变得很低,手机介入摄影领域使得摄影的社会性极大增强,影像触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摄影逐渐走向平民化。[1]然而,新闻摄影门槛的降低并不意味着新闻摄影的“滥化”,其自身所具备的新闻价值性依然是独一无二。因为,作为一个独立的与文字新闻并驾齐驱的新闻品类,新闻摄影就有着它的基本准则:首先,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党报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应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本着对党和人民的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始终把正确导向放在首位,如实、充分地反映人民心声,使主流媒体传播力、引导力更加强大,生命力更加顽强。其次,要坚持新闻的创新性。新闻摄影从业人员必须加强对作品内容创新的重视,除了要把好新闻摄影图片质量关以外,还要及时捕捉新鲜素材,及时关注与民生相关的各种社会热点问题,如教育、医疗等,并对这些问题从国家改革或社会发展的层面解读和分析。[2]第三,要坚持“人民性”原则。当前,宣传思想展现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十分艰巨。在这其中,“聚民心”正是所谓的“人民性”。2014年5月23日,载有多名台湾游客的厦门旅游客车行经华安沙坑口路段,掉入九龙江北溪,事故发生后,漳州市迅速组织救援。本人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拍摄的作品《情牵台胞全力营救》,用镜头记录下一幅幅救护人员正手把手、肩并肩踩着湿滑的江边斜坡,奋力把溺水同胞抬上岸。作品满溢“人民性”,强烈的现场气氛,充分展现出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感人情景。

二、阅读价值的彰显

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作为地方党媒的新闻报道必须承载这样一个课题,那就是你的新闻作品有没有人看,你的媒体能不能吸引读者?而新闻摄影报道在这方面有着它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闻摄影直观、形象,既说明事件,也传播消息,更引发影响。这也就是新闻摄影报道的阅读价值,要提高新闻摄影报道的阅读价值,所拍摄的新闻作品就要有:能产生与读者共鸣的吸引力和版面的视觉冲击力。吸引力就是体现报道的内涵,挖掘体现读者意愿的新闻,你所报道的内容与读者息息相关,可读性就强,能替百姓说话,就有吸引力。本人拍摄的新闻摄影作品《英雄泪》,讲述了中国女排主教练陈忠和载誉回到龙海市石码镇家中,面对瘫痪在家的85岁高龄老母亲,想起自己不能侍候在母亲身旁,这位戎马倥偬的英雄不禁潸然泪下,愧疚之情溢于言表。望着爱子,老母亲病态顿失,两眼炯炯有神,人们在感受母子情深的同时,更体会到英雄背后隐藏着多少的艰辛和痛苦。而版面的视觉冲击力不仅体现在新闻摄影作品本身精良上,在标题的制作和版面设计上也需要下工夫。一个主题突出的标题、简洁明了的图片说明和恰当的版位,能突出新闻摄影作品的特色与个性,就能在第一时间吸引读者的眼球,让读者产生要看下去的欲望,使报纸的阅读价值得到最大限度地体现。随着两岸交往的日益紧密,中国国民党原秘书长林丰正首次回到漳浦县石榴镇攀龙村祖籍地祭祖。当他和夫人迈入林氏祖祠,紧紧握住村里一位老阿婆的手时,本人拍下了这感人的场景,加上编辑为作品做了《回家的感觉真好》这样的标题,给作品增加了亲和力,作品一经发表,就深受读者的喜爱,让人感觉十分亲切,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由此可见,要提高新闻摄影报道的阅读价值,新闻摄影作品就必须提高能产生与读者共鸣的吸引力和版面的视觉冲击力。

三、美学价值的提升

摄影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以光线、影调、线条和色调等构成自己的特色特征的艺术。一幅摄影作品缺少美的感觉,就不能到打动读者的作用,也达不到良好的宣传效果。所以说,对新闻摄影的美学价值的提升是我们当前孜孜以求的一个重要方面。任何视觉艺术要做到形式美,首先,新闻照片的构图要美,构图是前提是要害;其次,新闻照片的光影要美,我们提倡要通过醒目的和光影唤醒读者的双眼,从而打造视觉传达的通道;第三,新闻照片的色调要美,色调属于表现形式范畴,为拍摄的内容服务,这是构成新闻照片形式美的一个重要因素。综上所述,“视觉传播时代”党报要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夺得先机,就必须提高新闻摄影作品的视觉效果。拍好图片、用好图片,不仅仅是报纸创新出彩、吸引读者视线的手段,而且成为一家媒体“品牌+影响力”的展现,是解决读者流失、创新乏力、后劲不足等问题的一大重要利器。

参考文献:

[1]宋振军,石艺利,郑旭.中国摄影70年发展脉络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

[2]曾永洪新媒体时代新闻摄影创新研究[J].媒介融合,2019(6).

作者:林忠 单位:闽南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