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技工院校教师核心素养与价值取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技工院校教师核心素养与价值取向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技工院校教师核心素养与价值取向

摘要产教融合是技工教育的本质属性。基于产教融合的背景,考量技工院校教师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构成要素,具体包括职业情感、人文关怀、工匠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育理论、教育技能、学会学习、自我管理、探究精神等18个要素。针对目前外部价值取向的政策支撑环境日渐成熟的现状,主要应从职业规划、终身学习、课堂教学、企业实践、项目研修五个方面着眼生成技工院校教师核心素养的内部价值取向。

关键词产教融合;技工院校;教师核心素养;价值取向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技工院校教师

核心素养的内涵分析产教融合从内涵上可分为“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教学”与“生产”三种不同层面的融合形式,深化产教融合目的在于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2],实现协同育人。产教融合具有“双主性”“跨界性”“互利性”“公益性”“适应性”等特征,从学校视角去分析,至少具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促进学校精准对接区域产业,调整专业设置,服务产业发展;二是促进学生高品质就业,搭建学生实践的成长、成才通道;三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价值取向的改变,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更高、更广阔的平台[3]。技工教育的产教融合虽然历史积淀深厚,然而,随着时代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产教融合内容和模式将面临新的挑战。“核心素养”是现代教育研究领域的高频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被认为是提高国民素养的基础工作。近年来,教师的核心素养在基础教育领域被广泛研究,学者普遍认为,教师核心素养的内涵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所具备的综合素质,是教师将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有机统整的一种存在形式,是教师在教学情境中不可或缺的共同底线,是教师与教学情境互动的产物[4]。基于以上分析,技工院校教师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归纳为教师在谙熟产教融合的教学情境下,将真挚的技工教育情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娴熟的教育教学能力及拥有创新创业的实践手段整合起来,完成所承担教育教学工作,体现教师职业发展的特征与核心价值。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技工院校教师核心素养的构成分析

根据技工院校类型不同和培养学生层次不同,教师的核心素养要素标准不尽相同。本研究的对象是指在技工院校(主要指技师学院)中专门从事理论、实训或一体化教学工作的专业教师,不包括从事文化基础教学和其他教职员工。问题研究定位: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从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指高级工及以上)视角来分析和提炼教师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产教融合背景下,技工院校教师既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策划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又是专业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要求教师善于从企业生产实践中选择、设计教学内容,并将典型的工作任务转化为教学任务,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解决生产实际中的真实问题;或有效地开展高级工课程设计和技师研修教学工作。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必须有“更高层次”的教育和教师来支撑,国务院出台文件提出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并轨高等学校序列[5],部分技师学院将拥有“高等教育”属性,然而目前技工院校师资队伍整体上还存在制度保障欠缺、师资结构不合理、培训机制不健全、教师聘用不规范、教师职业倦怠明显等问题[6]。而“高等教育”属性的教师首先要有高等学历层次,提高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势在必行;其次要具备“三能”素养,即能胜任理论教学,能指导学生实训,还能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7]。由此可见,技工院校教师队伍的“高等教育”属性短期内是难以实现的,这使技工教育发展面临很大挑战。综合上述对技工院校教师的价值定位分析,本研究认为:产教融合背景下,技工院校教师核心素养应包括三方面,即教育情怀、职业能力、创新创业,其中职业能力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其核心素养包含5个素养或要素,这5个素养又细分为18个基本要点。教育情怀是指热爱所从事的技工教育工作,爱是教育的前提,教师有了爱才会对教育事业充满激情。目前,技工院校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还不高,所教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薄弱,承担的工作比较复杂而繁重,即担任教学、实训、科研之外还要经常下企业开展技术合作等实践锻炼活动,没有强大的教育情怀难以胜任这项崇高的事业。技工院校教师要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端正职业态度、坚守职业道德,关爱学生、为人师表、勇于担当,发扬工匠精神。教育情怀是教师核心素养中的内核要素,拥有教学情怀才会促进其他要素的发展,增加自我效能感和责任感。专业能力是技工院校教师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普通院校教师的专业能力主要是指学科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的统称,包括教师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及教学基本技能等。技工院校教师的专业能力除此之外,还包括社会服务能力,社会服务能力是指能够解决行业企业及产教融合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教师深化校企合作的关键能力,具体包括生产实际操作能力、产品设计规划能力、故障诊断能力、技术研发能力和企业培训能力等。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教师通过下企业实践活动,对接企业的知识和技能,完善自己的专业结构体系,提升学科专业能力,同时,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内涵也将随之发生改变,更侧重于以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为指导,按“完整行动序列”开展一体化工作页的开发,实施一体化课堂教学的改革[8]。方法能力是技工院校教师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教师从新手到专家,其间有一个专业发展的过程。有学者认为,教师成长经历可分为启蒙期、适应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适应期和发展期所经历时间的长短,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教育教学发展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一个教师教育生命的质量和价值[9]。教师是否拥有方法能力是缩短教师适应期时间、提高发展期所能到达高度的关键要素。这对于技工院校大多数没有接受过师范教育的专业教师来说尤其重要。方法能力是教师能够科学制定自己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主动接受新教育教学理念,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继续教育,不断学习、实践和自我反思,有效开展教育行动研究的综合体现。社会能力是技工院校教师核心素养的支撑要素。技工教育培养的毕业生是能够直接面对未来生活和工作挑战的合格公民。为适应培养新生代合格公民的教育需要,教师不仅是“教育者”,更应扮演“社会人”角色,不仅需要具备扎实专业能力,更需要有履行社会公德、和谐共处、团队协作等具有“人性光辉”的素养来支撑。产教融合本身是两种不同组织间“跨界”协同的教育模式,教师的社会能力素养是适应产教融合价值生成的先决条件,包括自我管理、组织管理和团队协作等基本素养。创新创业是技工院校教师核心素养的发展要素。创新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不竭动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教师承担着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人格的重任[10]。教师创新创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因而创新创业素养成为技工院校教师不可或缺的一大素养。技工院校教师要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并主动进行实践探究,帮扶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工作。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技工院校教师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

产教融合背景下生成技工院校教师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可分两种:一是基于政策体系支撑的外部价值取向。二是基于教师个人发展的内部价值取向。两种价值取向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内部价值取向是外部价值取向的最终目标,外部价值取向是内部价值取向的支撑平台。教师核心素养的外部价值取向主要是指为教师核心素养生成创设的外部条件,具体包括政策导向、社会认同、职称评聘、绩效考核、奖励荣誉等多方面的文件制度。《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出台了“技工院校师资能力提升计划”,提出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建设一批全国技工院校师资研修中心、重点开展一体化师资培训、落实师资轮训制度,到2020年,力争技工院校教师轮训一遍等内容[11]。《关于深化技工院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教师注重实践教学和技能人才培养实绩,初级教师升中级教师要有一期企业工作经历,对中级教师升高级教师要有二期的企业工作经历[12]。《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鼓励教师参与到行业企业的各项研发活动中提高收入来源,即通过校企合作、技术服务、社会培训、自办企业等所得收入,可按一定比例作为绩效工资来源[13]。许多技工院校也纷纷出台制度鼓励教师参与行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来提高核心素养,如有的学校设置产学研继续教育的专项经费,对主动参与产学研合作继续教育的专业教师给予课时和津贴补助,对表现优秀的教师发放一定金额的奖励[14]。由此可见,生成技工院校教师核心素养的外部支撑体系日渐成熟,外部价值取向日益明朗。对于生成技工院校教师核心素养的内部价值取向,本研究认为要着眼于职业规划、终身学习、课堂教学、企业实践、项目研修五个方面。职业规划。教师的核心素养包含要素是全面的,但其内部价值取向要随个人倾向性不同有不同的侧重点,特别对青年教师来说,做好职业规划至关重要。教师职业规划要结合自己的职业兴趣、爱好、特长,要分析自己的性格、能力、特点,进行系统的职业发展过程设计。教师在进行职业规划时,要明晰产教融合背景下技工院校教师核心素养的要素架构,这对教师的职业发展及规划会产生很大影响,职业规划会增加教师对从事职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利于增强教师的教育情怀。终身学习。面对快速迭代的科学技术、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正发生转型,即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和生活技能,以增加学生的能力[15]。时代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的核心素养并非学校教育就能完成,终身学习已成为教师的一种责任和义务,是教师适应时代和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教师核心素养持续生成的价值取向。教师要将“学会学习”和“学会教学”统一起来,要不断地学习、工作、实践和反思。课堂教学。教学的本质是以课堂为载体实现师生交流的过程。一堂好课是教师核心素养的综合体现,课堂教学是生成教师核心素养的根本源泉。产教融合背景下,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比较宽泛,既有理论教学,又有实训教学,还有理实一体化教学;课堂教学的内容是以工作实践知识,校企协同建构的知识为主;课堂可以是教室、实验室、实训室、车间、商场等,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场所。企业实践。目前我国技工院校和职业院校的很多教师还是“从校门到校门”,缺乏企业生产实践锻炼和对企业的直观感知,缺乏企业生产流程的体验。产教融合离不开教师下企业实践,但由于技工院校教学任务繁重,尤其是年轻教师因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班主任管理工作使他们无法脱身,到企业实践一拖再拖[16]。针对这种现状,技工院校要优化管理制度,使教师更要有主动下企业实践的愿望和内驱力,以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项目研修。技工院校教师项目研修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教师承担高级工课程设计和技师研修,即教学与技术研发有机结合起来的教学工作。二是教师开展横向课题研究,教师积极寻求合作,参与企业技术研究和推广。项目研修是促进技工院校教师从教学能手向科研能手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技工院校教师提高社会认同度的重要措施。针对目前技工院校教师以教学为主、科研力量普遍薄弱的现状,教师要定位于与企业合作,重点进行技术开发、产品开发、成果转化、项目策划等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荀凤元.技工教育体系代表着新时代产教融合转型发展的先进方向[J].职业,2018(5):5-8.

[2]本刊编辑部.深化产教融合笔谈会[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16-32.

[3]姚佳,杨永明,何晓颖.技工教育“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办学模式探略[J].职教通讯,2018(15):6-11.

[4]曾文茜,罗生全.教师核心素养的生成逻辑与价值取向[J].教学与管理,2017(28):1-4.

作者:金凌芳 许红平 单位:杭州萧山技师学院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