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建筑施工企业作业成本法应用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建筑施工企业作业成本法应用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建筑施工企业作业成本法应用分析

摘要:当前,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施工企业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企业的利润却无法同步增长。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频出,让施工企业面对更加残酷的市场竞争的同时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建筑施工行业的竞争主要集中在成本造价的竞争上,由于存在巨大的施工风险和下游企业的利润分成,施工行业已经彻底成为了一个微利行业。在微利时代,建筑施工企业如何通过强化企业内部管理,降低企业成本来提高市场竞争力?文章从实际工作出发,阐述了作业成本法在施工企业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及对成本管理起到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工程施工;实际应用

一、施工企业实施作业成本法的重要意义

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活动为基础,根据成本动因对作业活动进行动态追踪,然后将作业活动耗费的资源价值进行合理分配的方法。施工企业实施作业成本法具有以下意义。

(一)作业成本法可以改变间接成本传统的管理方式工程施工项目通常都存在工期较长、时间跨度较大、材料价格易波动的特点。作业成本法通过对作业内容的分析、识别,将各项工序的资源需求进行最小单元的划分,并建立作业成本库。施工企业可以根据成本支出的脉络,从资源匹配到作业活动开展再到工程项目完工交付的全过程进行跟踪控制,改变了建筑施工企业对间接成本传统、粗放、随意的管理方式。

(二)作业成本法可以节约成本,将过程管理变得动态化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利用作业成本法分析、识别具体的作业内容,形成最小的作业单元,清晰地了解每项工序需要耗费的资源数量,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作业成本法的作业活动分析过程,将原来粗放的项目施工工序变成了规范、有序的标准作业流程。将实际变动的数据及时与计划数据进行对比,实现了项目施工过程的动态管理,准确地得出实时的执行结果,让项目的实施方案调整变得有预判、有计划、有依据,更加合理,切实保证项目施工全过程的可控。

(三)实施作业成本法可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作业成本法在实际应用中,有别于其他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它要求企业必须以能够准确划分作业为前提,因而基础工作量较大,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程度要求较高,施工企业通过实施作业成本法,可以提高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促进员工提升工作效率;实现企业内部的作业信息共享,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切实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四)实施作业成本法可以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作业成本法将各种费用、成本的消耗更加合理、客观、公正的分配到各个作业中心,将各个作业中心作为绩效考核的主体,责、权、利更加公开、透明,奖惩依据更加充分,员工绩效考核制度更加完善,减少了成本费用的开支,促进了企业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

二、当前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控制体系不够完善在实际工作中,施工企业通常将项目管理的重心放在施工进度控制和主要材料支出方面,忽视了全方位、立体化、精细化的成本控制,缺乏相对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对实际工作加以指导。例如,某些企业的定额计划编制,对定额项目的描述笼统含糊、缺少定额用量和定额价格、对新的施工工艺流程更新不及时,导致成本测算从开始就出现偏差。同时,成本价格易受地理位置、项目规模大小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波动;成本控制易受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受到阻碍。上述各个环节如果处理不好,部门间的沟通不到位,工作衔接不顺利,成本控制制度不能落实到位,监控体制不健全,都会导致成本控制工作成为一纸空谈。

(二)施工企业对项目成本缺乏动态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都把项目成本管理理解为一个独立的、静态的管理活动。主要由财务部门在事后进行记录,很少会深入的分析成本发生的原因,更不会倡导全员参与项目成本管理的工作。项目负责人也只是关注项目成本的大小、是否满足盈利要求以及是否能够通过绩效考核,往往忽略投入与产出的效率水平高低,更不会去考虑成本管理带来的其他诸如企业品牌形象、客户满意度等其他经济效益。

(三)企业融资成本决定了项目成本的高低现在很少有施工企业是在用自有资金来满足项目的资金需求。在实际工作中,建筑施工企业普遍的结算方式都是按照“进度款+竣工款+尾款”的模式进行结算,因此普遍存在先垫款施工后收款的情况。对于国有大中型企业来说,拥有国企背景、良好的企业信用、强大的企业集团实力、多样融资渠道能获得较低的融资成本;而中小企业由于公司规模较小、自身竞争能力不足、财务管理能力有限,融资渠道单一通常融资成本较高。因此,融资能力的不同对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成本有直接影响。

三、作业成本法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对策

(一)成本控制体系要适应项目管理的需要施工企业的建筑项目通常都是形式单一、施工程序复杂、对施工过程中的过程管理要求较高,任何一个环节考虑不周都会对项目整体的成本产生较大影响。如果能够合理、高效的对资源进行调配,就能够避免资源的浪费和损失,因此必须有一个跨越部门的组织来进行全盘的考虑、统筹和协调各项工作。在实际工作中,通常都是以项目公司或项目部的形式来构建这项目管理组织,从项目设计施工方案、施工计划、材料配套等各个环节,来进行成本形态的分析及作业活动的成本控制工作。

(二)积极促进项目动态管理,加强施工方案优化从施工现场管理的控制来说,优化施工方案可以更好的去履行合同,保证工期计划的落实到位;从成本控制的角度来说,要在整个项目的施工进度、质量要求、资源的投入程度及其它的相关管理要求和企业获取项目效益之间进行权衡,把每一个施工环节的资源投入和价值创造,或是对下一个施工环节的影响程度作出及时有效的比对,动态的去选取相对来说更合适的施工方案,最终达到业主、施工企业、上下游供应商之间的一种利益平衡。在实际工作中,某些项目由于施工周期较长,受到环境保护政策的影响,出现砖、砂石、水泥等材料的价格波动较大,主要石材价格飞涨的情况发生,出现成本超支的风险。此时,施工企业可以和业主方、工程监理方沟通,在合理的范围内调整辅材比例的建议;还可以征得业主方和设计方的同意,变更设计方案或者通过新型环保材料替换石材,这样做既能避免材料价格波动给项目带来成本超支的风险,又能在满足项目设计效果的同时,利用新型环保材料和原石材的价差,为业主方节约成本,为供应商开拓市场,更为企业自身获取利润。

(三)促进融资形式的多样性,形成多方合作共赢大部分施工企业的融资渠道比较单一,资金成本较高,直接吞噬了项目的利润空间。在实际工作中,施工企业可以和上游的供应商、下游的分包商搭建利益联盟,以合作的方式谋求共赢。利益联盟的搭建,不是要求供应商和分包商以提供较低的价格或较长的账期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达到缓解施工企业资金压力的目的,而是通过战略合作、资本运营、供应链管理的方式促成多方形成利益的共同体,凭借较大的规模、较高的市场份额、较快的存货周转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同时,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高效的现场管理和业主的积极沟通,实现业主的方案最优化和利益最大化,从而促进企业服务价值的增值,提升项目的经济效率。

(四)加强施工项目的现场管理水平在施工项目的整个过程中,每一个施工阶段以及每一个作业环节,都要依据相应的组织规范和业务流程来匹配资源的投入,再依据每一个成本对象或者责任中心对资源的消耗进行计量和考核,从而实施有效的控制工作。作业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利用不同的对象和时间对产生的不同项目成本进行控制,可以达到即时控制、即时考核、即时分析的管理目的,确保施工企业的生产管理能够严格有效的执行,从而顺利达到“保质保量,按期交付”的目标。

四、作业成本法在工程项目中的实际应用

(一)辨识作业内容建筑施工企业根据施工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具体工作内容,逐一分解、细化、分析,辨识最小的作业单元,确认其具体包含的工作内容,按照工艺、流程、适用环境、使用设备等不同标准分别进行归类,并归集到各个作业中心。

(二)建立成本库首先,根据施工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和计划,明确施工过程中需要涉及哪些具体的作业活动内容、先后顺序、活动输出的结果以及对下一个作业活动的影响;其次,根据作业活动的分析结果,确定每个作业活动包含的成本要素、成本动因及度量指标,明确该项活动需要匹配的单位人工、单位材料、单位机械工时等相关资源的数量和价值,据此计算出单个作业活动的成本价值;最后,根据开展具体活动需要占用资源和能力的数量、单价,计算出具体活动成本价值,归集每个具体活动成为成本库,并据此计算出活动的最终成本价值。

(三)施工项目作业成本的分配计算按照项目施工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将作业成本库中的成本价值按照工时量、材料消耗量、工程规模等作业动因分别计算出成本分配率,然后根据成本分配率计算出每个作业活动应当分配的具体成本价值。最后,各个分项工程再将作业活动成本汇总就得到了整个项目的施工成本。

五、结语

作业成本法不仅是一个成本核算方法,更是一个先进的管理工具。它融合了很多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而且在实际运用中为许多企业都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取得了切实有效的积极效果。作为施工企业,一定要去积极的将作业成本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进一步强化对成本的有效控制,争取能够获取到更大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侯磊.浅析作业成本法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应用[J].经贸实践,2018(14):220+222.

[2]胡晓辉.作业成本法在工程施工企业中的有效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02):132-133.

[3]郭永卓.作业成本法在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研究[J].经贸实践,2018(10):188.

作者:薛诚 单位:湖北省鄂旅投置业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