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大数据技术运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大数据技术运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大数据技术运用

摘要: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背景下,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必然发展趋势。因此,如何满足水利工程信息化发展需求、提升管理水平,成为了每个水利单位重点关注的问题。大数据的出现为推动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新渠道,有助于我国水利行业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首先提出大数据技术的含义,分析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现状,进而探究大数据技术在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运用

引言

水利事业作为我国的传统行业,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涉及信息化建设,但是受到传统信息技术的限制,早期信息化管理更多是二维图、信息存储、信息交流等,而发展至今,信息化管理不仅仅是制图、传递信息、存储信息,而是借助计算机功能决策、共享、利用,进一步提升了水利工程管理质量、经营水平。信息技术的发展衍生出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这些信息技术发展让网络信息数量爆炸式增长,并形成了海量数据集,也就是大数据,为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1大数据技术相关阐述

大数据是指在一定范围内无法用常规软件捕捉、管理、处理的海量数据集,需要采用新的处理模式、强大决策力的信息资产。而大数据是指挖掘信息价值、掌握基准信息的相关技术。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不仅为了掌握庞大信息量,将更多是对海量数据信息进行专业化处理。如果将大数据作为一种产业,那么这个产业盈利的关键就是“数据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增值的就是大数据技术。

2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创新,水利工程信息化难以跟上新技术的发展趋势,特别是相比发达国家,我国水利工程信息化起步晚、专业封闭,导致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水平、应用深度不足,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情况。

2.1相对缺乏顶层设计

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投资回报较慢,投入之后不能立刻见到成效,所以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维护阶段要不间断投入。信息化建设由于前期投入大,需要单位领导要对信息化建设有充分的认知,制定符合本单位管理水利工程的顶层设计方案、体系架构,由上到下全面贯通,全面实施落实。水利工程信息化必须要自动采集水库信息、事先判定水利风险、掌握水利工程系统漏洞,顶层设计决定了水利工程自动化性能,即水工设备自动化操作精度,因此必须要做好设计工作。

2.2缺乏有效的协调平台

协调平台作为整个信息化系统的核心,可以对水利工程运行至今的生产经营信息、文书档案、工程故障等信息进行有效处理。如果缺乏有效的协调平台,就无法对上述信息数据进行联系、处理、应用,产生信息孤岛问题,资源无法共享、经验无法累计,提升了资源浪费量[1]。

2.3无法满足行业持续发展的信息需求

新时期下,水利事业不断转型升级、新增业务、信息化建设、生态化设计、环境影响评价,这也给水利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传统意义上的数据采集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行业发展需求,信息处理效率慢、信息深度不足等问题愈加凸显。此外,当今水利工程信息化追求的是无人值守,泵站、控制中心尽可能自动化运行,如果缺乏可靠性的技术支持,则依然需要人工值守,无法真正的实现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

3大数据技术在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中可行性分析

从现阶段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现状来看,追求高价值水利信息已经成为了必然发展趋势。对于水利工程来说,其高价值信息就是可以满足社会需求、可共享、具备参考价值的数据,这些数据也蕴藏在大数据当中。想要进一步发挥大数据的价值,就必须要做到三点要求:一是将“数据薄弱意识”转化为“数据精准认知意识”,结合水利行业发展现状,全面做好水利大数据的应用和推广;二是对信息数据价值进行整理,近些年很多水利单位已经累积很多有价值信息数据,但这些数据依然存在缺陷、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强化数据采集、存储、汇总等功能,从而保证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保证应用价值,弥补信息化数据的不足之处;三是加强数据信息的开放性,数据最大的应用价值实则就是因开发产生的共享机制,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数据使用者可以有效展开数据自由组合、灵活运用,从而制定更加科学的经营决策。现如今,由于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影响,大部分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依然停留在信息有效共享环节中,在复杂信息查询、分析预测等方面依然有待加强。所以在大数据技术支持背景下,采用大数据技术推动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进程是十分必要的。

4大数据技术在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部分水利单位都设计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方案,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为了改善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现状,水利单位在信息化建设中结合行业发展趋势、新型信息技术,制定符合单位发展的信息化建设方案,并以此为基础逐渐完善信息化平台功能,其中就利用了大数据技术。

4.1基础与制度建设

信息化建设必须要有制度基础作为支撑。根据水利单位实际发展状况制定制度体系,也可以参考行业优秀单位的实施经验,保证制度方案的可实施性。大数据时代下,对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要有强劲的软硬件,以及高速稳定的网络。同时,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也要得到领导支持,对老旧机房设施进行整改,采购高性能服务器,对服务器展开虚拟化配置。对信息化管理平台网络环境安全展开评估,结合评估报告完善软硬件设备。建设综合管理系统,完善信息化管理平台功能,除了信息存储、查询、传输等基础功能外,还要涉及到信息共享、数据挖掘、云计算等,实现整个管理平台的升级,发挥VPN系统的优势,集成通信工具、电子签章系统,有助于强化系统的安全性、易用性。对于系统所采集的信息数据集展开安全评估,根据数据评估结果建设容灾系统(备份恢复系统),保证数据真实性、不被泄漏[2]。此外,有了制度和基础平台的支持,还要对单位管理人员进行技能提升培训,拓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相关知识面,不断累积新技术的操作经验,为系统持续建设、运行、维护奠定人力基础。

4.2综合性信息化管理系统

结合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文件以及程序文件作为基础,构建综合性信息化管理系统,旨在提升信息化管理的效率性、协同性,组织单位内部技能强、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组建开发团队,在单位全体人员参与的基础上完成单位生产、经营、管理任务,实现管理平台功能的集成。在建设完综合性信息化管理系统之后,在平台上集成办公模块、经营模块、技术模块、设计模块、测绘勘测模块、数据档案管理模块等,并在整个系统平台上实现信息共享,这样即可提高大数据的利用率,也让大数据技术有了用武之地。整合系统平台结合大数据信息,可以对所采集的水利工程数据进行查阅、对比、分析、输出,有效提升了数据信息利用率和数据价值,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信息,时刻掌握水利工程设计进度、降低工作人员工作量,为单位管理人员提供有效进行,这样有助于强化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质量,提升工作效益。

4.3三维数字化协同设计平台建设

结合水利单位信息化建设重点项目以及行业发展趋势,建设三维数字化协同设计平台。虽然我国提出的三维数字化设计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但已经发挥出了巨大的潜能,可以让自动化管理朝向智能化管理模式发展。在整个协同平台中,构建智能化数据库、协同平台,智能化数据库融入了云计算、专家系统,可以对存储信息进行智能化评定,保证数据与分析结果的客观性。(1)智能化数据建设方面智能化数据库融合了云计算、专家系统等,可以存储基础数据、业务数据、文书档案资料等数据信息,自动将这些资料信息转化为统一格式的电子文件,并存储到相应的模块当中,统一进行收集、汇总、统计。同时,借助智能化技术赋予数据库更多的功能[3]。由于信息化管理可以随时采集水利工程运行信息,可以利用专家系统对一个阶段信息波动进行分析,并智能提出相关决策建议,有助于后续水利工程整改和业务开展。(2)协同平台建设方面协同平台建设方面,主要是利用了各专业独立试用作为基础,主要建设目标是提升从业人员对三维设计的认知,熟练操作各项新型信息技术。三维协同平台的优势是容易被工作人员接受,可视化操作也更加便捷,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不同专业的资料传递可能存在数据通道不畅、专业进度不同、错误校准不精等问题,这些问题长期累积会增加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难度。为了解决该问题,可以和市场第三方协同设计先进单位,根据水利单位实际发展情况针对性开发平台,实现各专业可以同一个平台上协同办公,加强数据共享和信息掌控。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技术的到来,为推动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这就需要水利单位顺应时展潮流,提高对大数据技术的重视,结合目前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现状,完善信息化平台框架与制度,构建综合管理系统、三维数字化协同平台,全面提升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水平,这样才能够实现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谷琛.大数据技术在水利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8,46(06):172-174.

[2]刘通杰.论述大数据技术在水利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J].信息化建设,2016(01):370-372.

[3]武建,高峰,朱庆利.浅谈大数据技术在水利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J].水利发展研究,2015,15(09):63-66.

作者:张文豪 李蕊 陈建 单位:河南省科达水利勘测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