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小学音乐节奏训练教学浅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小学音乐节奏训练教学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小学音乐节奏训练教学浅析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音乐学科节奏训练教学需要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音乐兴趣,以此提升小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收获良好的学习品质。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元化方式,可以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内容,让小学生通过音乐节奏训练,收获音乐技巧,感知音乐魅力,进而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音乐学科水平。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音乐节奏训练

小学音乐是一门不可或缺的学科,通过音乐教学,能提升小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陶冶小学生的情操,让小学生收获高尚的音乐品质和素养。节奏感是小学音乐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正确的节奏感有助于小学生把握音乐节奏,准确演唱歌曲,感受音乐内涵,因此教师必须予以绝对重视。比如,教师可借助乐器、强调小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实施游戏教学、肢体语言教学、加强恒拍训练等,为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加深其音乐感受,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不断强化节奏训练,以此提高小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一、音乐节奏训练的必要性

节奏训练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基础工作,小学生只有正确把握音乐节奏,才能准确弹奏音乐或演唱歌曲。音乐节奏的缓慢和紧凑,能表现音乐的真实情感。此外,节奏还能调动小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学习热情,不同节奏能演绎不一样的音乐,并表达不同的心理情绪。教师可通过节奏感引导小学生感知音乐的思想,概括音乐的品质,把握不同的音律,收获不一样的音乐感悟,这对小学生的音乐水平提升有积极的帮助。更重要的是,节奏属于音乐教学的核心,是学习音乐知识的“梁柱”。当小学生把握好音乐节奏感后,就能快速建立符合自身学习情况的音乐知识体系,与音乐产生共鸣,进而有效掌握各种音乐知识。

二、音乐节奏训练教学策略

(一)乐器辅助教学,强化节奏训练

小学生生性活泼,有强烈的好奇心,面对陌生的乐器,会产生极大的兴趣,进而愿意安静地聆听教师的弹奏,学习歌曲。有些小学生甚至会对乐器产生强烈的兴趣,想掌握乐器弹奏的方法。基于此,教师在进行小学音乐节奏训练教学时,可利用多种打击乐器辅助教学,加强伴奏效果,不但能让音乐更具表现力,还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潜移默化地让小学生掌握正确的音乐节奏感。例如,笔者在教学《娃哈哈》这首歌曲时,许多小学生难以掌握乐谱中的附点节奏。针对这一现象,笔者用大鼓、小鼓、碰铃、响板演示,让学生正确辨别带附点的节奏音要拉得更长一些,而不带附点的节奏音要短一些,且节奏较为跳跃。然后让学生分别用各种乐器打一打、敲一敲,感受歌曲的节奏,跟着打击节奏哼唱,最后慢慢唱出声音。这样一来,学生便可以快速掌握《娃哈哈》这首歌曲的节奏感,准确唱出曲子。通过乐器的辅助,能让节奏感更强烈、音乐内涵变得丰富,能让学生快速掌握乐器的弹奏方法和音乐的节奏。

(二)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加深音乐感受

在小学音乐节奏训练教学中,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开展科学教学方法,能充分满足其实际学习需求,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中,让小学生占据主导地位,既能提高其音乐审美水平,又能激发其音乐表现力,从而自行掌握音乐节奏,完成自学。例如,在欣赏动画片《西游记》的主题曲《一个师傅仨徒弟》时,笔者就将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根据歌曲自行编舞,或通过肢体动作展现歌曲内容,自行找准节奏。笔者完全将课堂交给学生自由发挥,学生便可以根据自己的音乐认知完成节奏学习,加深音乐感受。但需要注意的是,开展这样的教学时,教师要选择难度较低且学生相对熟悉的歌曲,因为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所以可挑选与动画片相关的歌曲,以此激发小学生教海泛舟(小学教学)的音乐想象力,让其在熟悉的音乐中慢慢摸索节奏感,从而提升他们的音乐水平和音乐表现力。

(三)开展游戏教学,增加训练的趣味性

游戏是小学生最喜爱的一项活动,多动、好玩则是小学生的天性,在小学阶段,小学生更愿意接受游戏式的教学活动,且积极性高。教师可抓住小学生的这一天性,开展音乐节奏训练,让他们在游戏中轻松掌握音乐知识。当教学活动有了游戏的辅助时,就更具趣味性,小学生就能充分放下学习音乐的恐惧感,全身心投入节奏训练中,不但有效地调动了课堂学习的氛围,还保证了教学的质量,这对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积极意义。例如,在教学《祝你圣诞快乐》这首歌曲时,笔者先让学生分组,七人为一组,每个组的成员分别扮演七个音符“do、ri、mi、fa、so、la、xi”,然后让每个成员自行想一个动作代表音符,可以是拍手、跺脚、拍肩、点头、比手指等。接着,笔者告知学生游戏规则:当音乐响起,每组的成员都要根据播放的音乐找到与自己相应的音符,并摆好动作,看哪一组找得最正确。游戏开始时,多数学生尚未掌握游戏要领,也没有准确找到与自己相应的音符,导致游戏一度中断。这时,笔者给予鼓励,引导学生开动大脑,仔细思考如何解决问题。随着游戏的开展,学生慢慢掌握了歌曲的节奏,能快速找到音符。

(四)借助肢体语言,提升学生的节奏感

小学生对外界充满了好奇心,喜欢模仿不一样的声音,教师可利用这一特点引导学生诵读儿歌、模仿大自然的声音,慢慢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从而调动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例如,笔者通过“你说我学”“一问一答”等方式让学生练习说和模仿。笔者说:“下小雨了——”学生回答:“沙沙沙沙沙。”笔者说:“火车开动了——”学生回答:“呜呜呜呜呜。”笔者说:“鸭子游泳——”学生回答:“嘎嘎嘎嘎嘎。”笔者说:“公鸡打鸣——”学生回答:“喔喔喔喔喔。”在进行模仿练习的同时,笔者指导学生配合肢体动作表现内容,如耸肩、跺脚、点头、拍手等,通过肢体动作感知童谣的节奏,锻炼学生的音乐节奏感。之后,笔者再让学生用同样的方式进行音乐节奏感训练,他们便能快速掌握节奏,正确演唱歌曲。通过肢体动作与语言的配合,能提升小学生音乐节奏训练的乐趣。当他们再遇到新的曲子时,就能利用肢体动作掌握音乐节奏,把握音乐内涵,这对小学生的音乐学科培养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五)加强恒拍训练,培养恒拍意识

音乐属于一门艺术,需要全面调动小学生的听觉与感觉。节拍是节奏学习的基础,所有的旋律都是由节拍组成的,所以恒拍训练尤为重要,这既能提高小学生的恒拍意识,又能帮助他们快速掌握各种节拍,进而正确感知各种音乐的节奏。在乐谱中,还会备注一些速度标记,如“中速”“中速少快”或“快速”等,教师可以根据这些速度标记指导学生打拍子,练习节奏。例如,笔者首先从低难度的“中速”曲谱进行节奏训练,采用“打击+口头”的方式教小学生打节拍: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学生一边说一边拍腿或拍手,保持均匀的速度。训练一段时间后,笔者再选择难度较低的中速曲谱让学生跟着音乐节奏打节拍,慢慢培养学生的恒拍意识,让学生根据恒拍快速掌握每首歌曲的节奏。需要注意的是,刚开始进行恒拍训练时,教师一定要认真聆听学生打拍子的正确性和稳定性,指导学生自己感受拍子的准确性,避免学生敷衍了事。稳定的恒拍能力有助于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提升,更有利于学生掌握自我学习音乐的能力。由此,加强恒拍训练,不但能提高小学生音乐节奏训练的教学质量,还能有效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可谓一举两得。总而言之,通过音乐节奏训练教学,能切实地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感知、表现、鉴赏等学科核心素养品质,这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形式,有效抓住小学生的个性与特点,通过乐器、游戏、恒拍训练、肢体、语言等辅助教学,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有效增强学生的音乐节奏感,从而进一步提升他们的音乐水平。

参考文献:

[1]刘莉.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方法探讨[J].北方音乐,2018(18).

[2]李云.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方法探讨[J].小学生(下旬刊),2019(2).

作者:郑建清 单位:福建省莆田市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忠门中心小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