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乡村旅游背景下地景建筑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乡村旅游背景下地景建筑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乡村旅游背景下地景建筑研究

摘要:地景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生态建筑理念,是乡村建筑多元化的创新途径之一。地景建筑与环境融合能很好地激发城乡建筑活力。笔者从大量案例中将建筑与景观的结合方式总结为三类:建筑整体形态、建筑表皮材料和建筑整体布局与自然景观的结合。本文希望通过对地景建筑的改造手法进行研究,对未来乡村建筑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手法。

关键词:乡村旅游地景建筑生态融合

引言

随着城市建筑的高饱和状态,设计师将目光转向乡村建筑设计。乡村旅游进入高品质发展状态,这一发展趋势对乡村公建改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李道德的牛背山志愿者之家、隈研吾象山校区的民俗博物馆设计到水岸佛堂等优秀案例中不难发现,好的乡村公建改造与自然景观的融合是分不开的,其采用拟形、覆土、表皮肌理体现等设计手法,这些均是地景建筑设计的常用手法。地景建筑从形态、材质、与环境结合等方面体现着当地的地域性、文化性及景观性。建筑与自然两者相辅相成,最终形成良性互动,这是地景建筑设计的精髓。

一、乡村旅游的发展背景及旧建筑改造

(一)传统乡村旅游与现代乡村旅游的区别

西班牙旅游学术界将乡村旅游分为传统乡村旅游和现代乡村旅游。国际乡村旅游最早出现于19世纪的欧洲,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传统旅游的开始,国内的乡村旅游则出现得较晚。我们所熟知的传统乡村旅游主要是田园度假的形式,其与现代乡村旅游的区别在于传统乡村旅游集中在假日,以欣赏观光为主缺少旅游消费理念,不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改善就业等落后状况。现代乡村旅游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在农村的一种新的旅游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更加迅速。这种新的旅游形式观光赏景外,增加了农业体验以及文化或者科技体验,在体验的同时消费进而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提升就业机会,改善当地较为落后的经济、生活水平。由此可见,现代乡村旅游对乡村的经济发展有着促进作用。

(二)乡村旅游的发展阶段及旧建筑改造

1.自发性发展阶段

上世纪末随着西班牙乡村旅游研讨会的召开,为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指明方向,1998年随着“华夏乡村游”主题旅游的出现,我国乡村旅游逐渐发展起来。乡村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民风吸引城市人们前来度假观光,与此同时,一些眼光敏锐的个体农户自发地开设农家餐馆,为前来度假的游客提供吃住,由此总结出农业观光是乡村旅游最开始的自发性发展阶段。该时期人们乡村公建改造的意识较为薄弱,村民只是将自己的住宅腾出一两间屋子提供游客用餐和临时住宿,其室内空间格局和功能以及建筑形态并未有大的变化,然而当地村民思想的转变为下一时期的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

2.大力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的乡村旅游业飞速发展,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大城市附近的郊区及周边具有乡土特色的旅游胜地。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人们已不满足农业观光的单纯模式,更希望获得一种深层次的体验,于是参与农耕体验、体验农家生活、分享农家乐趣的体验性乡村旅游成为了这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并深受游客青睐。这一发展目标促进了偏远乡村特色古村落及农业景观旅游资源的发展,如云南的元阳梯和龙胜梯田等。景区附近的村民开始将自己的住宅进行改造升级,重新规划建筑功能,将其室内改造成具有乡村特色的民宿和餐饮区。这一阶段建筑整体形态基本保留了乡村原始风貌及体量,所有的民宿星星点点地散落在景区周围,毫无规划与设计感,对景区附近的治理造成了困难。

3.品质发展阶段

随着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农家乐和乡村观光旅游等形式的乡村旅游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部分,并对乡村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一时期人们开始探索新型的、多样的乡村旅游形式,如文化型、科技型、休闲度假型等。创新型乡村旅游成为目前乡村旅游品质发展阶段的目标。国家将“美丽乡村建设”及“田园综合体”纳入乡村建设的政策中,更促进了乡村旅游背景下,建筑及景观的整体规划设计,如山东凤凰措旅游中心设计及上海莫干山度假景区等。现今乡村公建设计为容纳并吸引更多游客,设计了旅游接待中心及包含阅读、休闲、体验、展示等一体的文创园等,乡村公建的类型为满足游客的需求而逐渐增多,建筑形态则在传统基础上增加现代科技手法,彰显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美感,建筑体量也随着游客的增多,进行相应的变化。由此笔者认为具有现代设计美感的乡村建筑及创新性的室内设计是品质发展阶段尤为地重要的部分。地景建筑设计不但满足乡村建筑的创新性,而且能很好地和当地自然环境相结合,进而成为一种生态建筑的设计手法,这是本文主要探讨的内容。

二、地景建筑设计与乡村结合的独特性

(一)地景建筑的专业内涵

“地景建筑”起源于西方教育体系下,是专业词LandscapeArchitecture最恰当的中文解释。对于相对较大尺度的空间设计与环境规划而言称之为“地形建筑”。地景建筑,从狭义上说是地形、地貌与建筑高度结合的一种形式,例如覆土建筑、景观式建筑等。广义上说,地景建筑不仅仅是与场地的结合,更是体现当地人居文化的地域性建筑,本文着重广义的地景建筑理论进行研究。

(二)地景建筑设计与乡村结合的独特性

目前的乡村公建改造随着乡村旅游的需要,向着更开放和多功能化方向发展,高品质的乡村旅游首先要吸引游客的目光,而乡村建筑作为乡村文化的承载者,首当其中应该独具特色。近年乡村公建改造及景观设计层出不穷,总有一些好的设计能跳跃出来,如李道德的牛背山志愿者之家设计、隈研吾的象山校区民俗博物馆设计、SANAA的丰岛美术馆设计等。这些建筑形态各异却有着相同之处,即通过建筑形态的巧妙变化使其与周围的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建筑形态的抽象性变化是其设计的亮点,其抽象与象形和覆土等设计手法是地景建筑设计的主要特征,由此可见地景建筑设计对于高品质阶段的乡村改造有着重要意义,并且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地景建筑与乡村结合,使建筑融之于景,宛如大地艺术,浑然天成。正如“网红民宿”姥姥家和山楂小院的创始人陈长春再一次讲座中所说的“尊重所有低到尘埃里的物质”即尊重大自然的一点一滴;“有节制的奢侈和有品质的简约”这是设计“lessismore”的最高境界,用最少的设计语言做最多的事情。“城市人需要精神上的乡村,农村人需要物质上乡村”,指出乡村对于城市和农村人同样重要,需要设计满足两者分别的需求。地景建筑设计与乡村自然环境相融合是对大自然的尊重;在室内设计中化繁为简,呼应建筑形态是有品质的设计;其室内功能的创新性和多样能很好地满足城市人与农村人共同的需求。由此不难看出,地景建筑设计与乡村结合具有独特性。

三、地景建筑的改造手法

建筑与景观的互动一直介于适应和改造之间。反映在建筑上,表达存在感的同时还需要将自身植入一个更易于理解、赋予了意义的整体环境。地景建筑从形态、材质与环境结合等方面体现着当地的地域性与文化性。建筑与景观设计两者相辅相成,最终形成良性互动,这是地景建筑设计的精髓。

(一)建筑整体形态的改造手法

1.拟形

拟形,顾名思义建筑形态设计灵感来源于当地的地形地貌,建筑与景观从形态方面相互融合,该设计方式令建筑脱离方形的现代主义设计边框,整体形态更为灵活多变。其经典案例是由意大利建筑师伦佐•皮亚诺设计的保罗•克利美术馆博物馆。该展馆的建筑形态是极具特色的波浪形,该建筑形态模拟了当地的自然山脉,采用拟形的设计手法让建筑与场相互契合,这是地景建筑景观性的一种体现。该博物馆结合现代感的金属与玻璃材质,在顺应地形的同时又不失现代特色,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

2.象形

象形即建筑从自然界中具象形态的物体进行抽象,提炼形成的建筑形态,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建筑形态取之于自然,很好地融于自然,回应环境。由设计师西泽立卫和艺术家内藤礼合作完成的日本丰岛艺术馆是象形设计的典型案例。该美术馆设计的形态设计选择了大自然的水滴进行抽象,使建筑与环境周边的海景形成呼应,让建筑“生长”于场地,而不是简单地置于场地,因此能很好地融入周围环境。大水滴旁边的小水滴是一个咖啡厅设计。丰岛美术馆的形态与人们传统记忆中全部密封起来的方盒子建筑大相径庭,在其无缝成形镂空的天花板上,人们能感受到天气的瞬息万变,看到天上的飞鸟和周围环境的绿色植被,夏季雨水会从这个孔洞洒落进来。在这里,建筑成为一种诗意的存在,时间被无限拉长,这是建筑与景观设计相融合的典型案例。

3.隐形

隐形即建筑“隐藏”于环境中,有些时候为保证某一些特定环境的完整性,选择将建筑嵌入地下抑或作为覆土建筑,这样建筑以一种尊重自然的态度存在于该场所中。如水岸佛堂的公建设计,该建筑形态是建筑地景化设计中典型的覆土方式。让建筑消隐于土丘之下,最大限度地减小了建筑对原始场地土坡形地貌的破坏,保存了人们对该场所的部分记忆。其流动的室内空间彰显出自然的灵气,巧妙地形成了水、佛、树、人共存的场所,由此使建筑与自然建立起良性并相互尊重的对话关系。

(二)建筑表皮材料的运用

1.表皮的结构表现

表皮结构的体现即从当地民居或者传统文化中获取建筑灵感,在建筑的支撑结构结构方面采用当地材料,该手法能很好地体现地域特色和当地的文化特征。如日本高知县的桥梁博物馆,采用中国与日本传统的悬臂式建筑结构,融入现代技术的木构架体现着传统韵味和文化性。再如印尼巴厘岛的绿色村庄,巴厘岛盛产竹材,设计师巧用竹材作为建筑表皮,并将其编织成轻巧而结实的室内隔断和原始的旋转竹门,从而形成了轻巧、灵动、通透的建筑形式,该建筑材质的运用使其很好地反映了巴厘岛的竹文化,成为地景建筑文化性的一种体现。

2.表皮的色彩表现

表皮的色彩表现顾名思义就是建筑表皮的材质选取与当地自然环境相类似的颜色,如海边山石上的住宅建筑,最好采用粗糙原质感的混凝土墙壁、室内水磨石地面、大理石和灰泥饰面等,这样从视觉上能很好地与自然融为一体。

3.表皮的透明性表现

表皮的透明性表现主要有两种设计手法,其一采用镂空和大面积玻璃材质,将当地的自然景观引入室内,是一种直接的透明性表现。再者,利用镜面玻璃反射周围的自然环境,形成“消隐建筑”,这是间接的透明性表现方式,让建筑以低姿态,尊重自然的方式融于当地景观中。建筑表皮透明性的设计手法使建筑立面与自然之间产生联系,让建筑更好地融于当地场所中,避免建筑与景观的割裂。

4.表皮的肌理表现

表皮的肌理体现主要体现在建筑及室内材质上,当地材质的选取和创新性应用能让建筑既体现地域特色又能带来一定的观赏性。如瑞典的冰旅馆是世界最大的冰建筑,其室内充分利用冰材质,做成冰雕、冰吧、电影院以及冰材质的祈祷室,赋予冰这一表皮肌理材质的创新性表达。再如,北京怀柔的篱苑书屋,采用当地居民家里常用的柴禾作为建筑表皮肌理的装饰,随着阳光照射方向的改变,柴禾在室内的投影也随之变化,给室内营造出大自然的诗意,并透露着浓浓的书卷气息。再如山东凤凰措游客中心的建筑主体材料选自当地民居常用的暖黄老石头,混凝土和耐候钢版,使其从整体材质到色彩上都能与当地乡村建筑景观相呼应,并保留了山东凤凰措的民居文化特色。

(三)建筑整体布局的改造手法

1.轴线控制与环境关联

轴线控制与环境关联指建筑的整体设计与规划具有一定的轴线关系和对称性,新建筑的功能均与当地城市规划的功能和流线相结合,该形式的建筑在视觉方面具有一定的强调作用。如北京新机场航站楼用轴线控制的设计手法,以中心为原点,向外延伸出六条指廊,布局对称均匀。每两条指廊之间形成60度夹角,该六指廊正对三条轴线即北京、雄安和天津。新机场航站楼的轴线设计不仅在建筑形态的视觉方面吸引人眼球,更重要的是这种设计手法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指向性以及功能性,是建筑与场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的结合与体现。

2.空间布局与环境关联

空间布局与环境的关联是指,建筑的整体规划虚实结合,不同的功能空间给参观者以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不同的空间结合周围的景观,营造建筑与自然共生的独特空间感。如贝聿铭的日本美秀博物馆设计,每年3-4月樱花盛开的季节,来访者穿过一条500米左右的,两侧均有满满樱花的步道,接着通过一条狭窄的山体隧道,便可豁然开朗,看到美术馆的全貌。山体隧道是整个建筑设计中空间布局最为巧妙的一部分,既体现了《桃花源记》中曲径通幽的意境,又通过开凿部分山体隧道的巧妙做法减少对场所中山体整体形态的破坏,保存了山体景观的地域特色,进而形成了设计与场地虚实结合的契合关系。

总结

通过对场地本身的认识与解读,我们可以深层次地挖掘场所本身的特点,进而抽象与借鉴,最终形成具有地貌特征的建筑,让建筑与环境很好地结合,产生联系,成为一个完整的、一体化的效应系统。从本文建筑整体形态、建筑的表皮材料和建筑的整体布局三个方面的改造设计中,对地景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景观性进行案例的归纳总结,不难看出地景建筑为乡村及城市建筑提供新的设计灵感及可能性,使建筑从形态到材质再到空间整体能更生动地与自然景观相融合,让建筑拔地而生,最终又回归大地,回归“地景”,真正形成天人合一的生态建筑。

参考文献

[1]贺小荣.我国乡村旅游的起源、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探讨[N].北京第二外语学院学报.2001(1):90-93.

[2]李一.乡村旅游区地景建筑环境设计的应用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6.

[3]崔愷.再造地景——本土设计的策略之一[J].建筑技艺.2015(2):26-37.

[4]闫启文.吴维霞.浅析地景建筑与环境的融合[J].艺术与设计.2012(9):146.

[5]佘翔.基于与自然对话的建筑界面设计策略研究[D].东南大学.2014.

[6]伍丹婷.当代地景建筑的语境化表达策略[D].湖南大学.2013.[7]裴峻.博物馆设计空间集成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6

[8]赵智慧,王真慧.绍兴旅游口号设计研究——以乡村旅游品牌构建为视角[J].设计,2017,30(12):136-137.

[9]金茗.乡村旅游视觉形象设计研究——以江南地区为例[J].设计,2017,30(3):20-21.

[10]王鑫.乡村旅游信息视觉化设计流程探析[J].设计,2016,29(5):70-71.

作者:耿春莉 金岩 单位:北京服装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