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建筑业安全生产事故特点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建筑业安全生产事故特点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建筑业安全生产事故特点分析

【摘要】文章通过对1990~2020年的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表明,研究的热点从最初的工伤事故到现在的安全事故,预警管理成为热点话题。通过对2008~2018年的事故数据分析发现,整体呈U形分布,2015年是事故发生数最低点,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事故发生数和死亡人数相对更高,施工现场的事故类型依旧是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起重伤害和机械伤害这五大伤害事故。事故高发的时间性和季节性明显,一天之中9时、15时高发,一年之中4~5月、8~9月高发。建议根据事故发生规律采取针对性措施和预警管理。

【关键词】建筑业;事故;规律;知识图谱

0.引言

近年来,我国对建设项目投资的占比越来越高,建筑行业生产总值上涨速度较快。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建筑业的总产值已达23.5万亿元,预测2023年中国建筑行业总产值将高达33.05万亿元。建筑行业危险性高、事故发生比例较大,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事故统计,我国建筑施工行业自2008年起截止2018年,共发生事故6714起,造成至少8138人死亡[1]。通过对事故发生规律和分布特征的研究来给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十分必要。学者对建筑工程事故的研究也较多。本文主要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内学者关于建筑安全生产事故的相关研究热点问题及变化趋势加以分析,并对2008~2018年建筑安全生产事故的特点规律进行总结,以期通过二者结合为减少后续事故的发生提供参考。

1.文献计量学分析建筑安全事故研究的热点变化

运用文献计量方法,以1990~2020年国内核心期刊与CNKI收录期刊的相关文章为数据源,运用CiteSpace软件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检索的主题词为建筑安全事故,时间为1990~2020年,通过对文献进行挑选,共计检索到741篇期刊文献备用。建筑安全领域的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词频的变动趋势反映出来,关键词的突现词是指在某段时期内研究者普遍关注以及突然增加的关键词,突现图谱中的热点关键词可以反映该研究领域在某个时间段内研究热点和核心方面[2]。该领域的关键词突现图谱如图1所示。图中共出现了16个突现关键词,1990~2007年,“工伤事故”这一关键词突现,持续突现时间为17年,突现强度为5.2448。2001~2007年,关键词“安全生产事故”突现,持续突现的时间为7年,突现强度为2.8489,2013~2020年,“安全事故”这一关键词突现,突现强度为10.6439,从2013年突现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且突现强度高,将来有可能持续突现。“预警管理”、“建筑安全事故”、“建筑工程”这些关键词也是从起始年份开始突现到如今保持持续突现,而且突变强度较大,其突变值与词频均较高,预计将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继续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和核心[3]。可见目前学者对于建筑业安全生产事故研究的热点更多地关注在预警管理,所以通过对于近些年的建筑业安全生产事故现状分析结果开展预警管理是学者们认同的趋势。

2.2008~2018年间我国建筑行业安全事故分析

2.1数据的来源

本文建筑安全事故数据主要来源于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2003~2018年度的事故快报、2003~2018年的《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情况通报》[1][4]等,部分数据来源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等网站以及中国知网相关统计文献,各省市应急管理局的事故快报和《中国建筑业统计年鉴》。数据的来源满足可信度、客观性、权威性、公开性的原则。

2.2安全生产事故总体情况

2008~2018年期间我国建筑行业安全事故的总体情况和发生趋势如图2所示。2008~2015年期间全国建筑安全事故数和死亡数的趋势呈现降低,平均降低速率分别为10.34%、9.06%,呈现出缓慢降低状态,但各年的事故数和死亡人数的事故总量仍然较大;2012~2014年期间,下降速率变小。2015年达到最低点。随后出现反弹并逐年增加。每起事故平均死亡人数为1.21人。自2015年起出现事故反弹,分析原因为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根据2014年安全生产法的修订调整了上报方式,加大对各地方事故监察力度,避免了各地区政府或者施工企业瞒报、漏报的情况。另外自2015年以来,建筑业总产值增加迅猛,增速从2015年的2.3%到2018年的11%。所以每年的事故死亡人数呈上涨趋势与其产值上涨是相关的。

2.3事故类型与发生部位分析

2008~2018年我国建筑施工事故主要事故发生类型分布如图3所示。各种事故类型所占比例汇总如图4所示。从图3、图4中可以看出,2008~2018年期间,我国各事故类型及死亡人数占比相对稳定;高处坠落事故一直是发生数量最多的类型,占比超过51%,共发生6699起,超过事故总起数的一半;其次是物体打击,占据总事故类型的14%,坍塌占总事故类型的12%;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起重伤害和机械伤害这施工现场的五大伤害事故一直占据事故总数的90%以上,这五大类事故的预防仍是建筑安全管理的重点。

2.4地区分布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各地区的建筑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数据,并参考地方应急管理局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公开,汇总得到全国大部分行政区建筑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地区分布见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从事故死亡人数来看,江苏、广东、湖北、湖南和辽宁排前五位,海南、西藏、宁夏、甘肃排在后四位。由此可见,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建筑施工事故伤亡人数更为集中,事故发生总次数和死亡人数较少的大多是经济还欠发达的地区。南部及沿海地区具有经济发达,生产总值大,从业人员多的特点导致事故发生起数和死亡人数整体超过其他地区。但由资料可知,受国家西部开发以及城市群建设等投资政策的影响,西部地区城市建设进度加快,建筑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总体虽低于东部沿海城市,但据了解相关地区万亿产值事故发生率、建筑万亿产值事故发生率等指标都高于东部沿海地区[5]。因此不能仅根据死亡人数判断各地区管理的好坏,需要根据其背后发生的根源采取针对措施。

2.5时间分布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气温,气候,湿度等外部环境都会干扰到施工人员的心理状态和身体情况,所以安全事故发生的关键诱导因素之一是时间点和季节。事故发生的时间点分布如图5所示。由图5可见,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十分明显的时间性规律:14~16点发生的事故占总事故数的25.94%,8~10点发生的事故占总事故数的25.24%,上午9点与下午3点将会达到事故发生的高峰点。Miguel.A经过研究西班牙相关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数据发现在13:00~17:00这个时间段的事故发生率比其他时间段高,据此,他提出“午餐效应”。从午餐效应中收获的经验教训是建筑施工过程中遇到强度大、任务重、时间多的工作时,相关企业的管理者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来减少事故的发生。建议企业在这些事故高发时间段内制定并采取必要的监管措施,避免和减少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6]。2008~2018年全国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各月数据统计如表2所示。为了消除长期趋势和一些偶然性因素的影响,在统计中采用动态序列的移动平均趋势消除方法。寻找季节率然后进行调整。首先将剔除趋势值后得到的数据转换为基础数据,然后按月计算平均季节比,当实际计算值偏离时,将修正系数乘以每个月的平均季节比进行调整,得到事故数量的季节指数折线图如图6所示。由图6可知,建筑施工事故与季节的相关性明显。4~5月和8~9月是事故高发时期,12月、1月、2月发生率最低。因为12月份就进入冬季施工期,1~2月为春节期间,工地多处在停工状态。而事故发生率最高的8~9月份正值夏季,酷热多雨,导致施工现场环境变差。建筑业多为露天作业,受室外温度等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并且每年度的施工期处于收尾阶段,部分企业为消化前期积累的施工任务,增加施工人员的任务,导致工人工作时间和强度突增,严重影响施工人员的身心状态,故该施工期较易出现安全事故。

3.对策建议

(1)施工现场五大伤害事故依旧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点。应针对高发事故类型加强专项管理,对建筑施工人员加强安全意识教育,使其熟悉施工流程,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范,时刻注重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上报。(2)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过程中了解事故发生的季节性和时间性特点,针对建筑工程事故高发时间段和高发季节进行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如掌握节假日前后这个时间段期间职工的心理活动,安全管理人员要深入施工现场提醒与监督,做好职工安全思想教育工作。高温季节调整作业人员的工作时段,如遇到风雪,高温时,要严格按照安全规程的相关要求,暂缓或停止作业。绝不随意追加任务以缩短工期。加强建筑施工过程中各风险因素的管理,以控制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排除风险。(3)分析事故发生的地区性特点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对于南部及沿海发达地区严格规范企业的监管,根据地区及建筑行业高速发展的规模特性进行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对于西北欠发达的地区,进一步提高管理能力,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力度等等。同时逐渐完善切实可行的施工现场监督管理制度,让不同的施工企业之间互相监督[7]。(4)根据研究热点结合近十年的事故现状分析,作好预警管理。

作者:徐桂芹 黄晓琼 单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