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盐商会馆建筑艺术思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盐商会馆建筑艺术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盐商会馆建筑艺术思考

【摘要】在十九世纪中叶,四川南部自贡盐场成为中国最大的手工公共场,孕育催生了众多富有鲜明特色且具有社会影响实力的盐业帮会,这一深厚的社会基础,使自贡盐商会馆建筑应运而生,历经近两千年的开发,各地盐商纷纷建立自己的会馆,其中最负盛名的贡井地区因盐设邑,各大姓宗族也多有宗族的祠堂,加上寺庙,至解放时,有六十四处之多。这些祠堂会馆各具建筑特色,美轮美奂,构成贡井明清建筑的精品。

【关键词】盐业帮会;会馆建筑;因盐设邑;精品

春夏之交,在导师的带领下来到贡井区进行为期三个月的专业实践教学,在考察期间,逐步对贡井这座传统的工业重镇有了一定的了解,尤其是对它的盐商会馆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先后深入实地对陈家祠堂、张伯卿、南华宫、贵州庙进行研究,了解到这些会馆建筑大多是明清时的建筑,有的保留相对完整,但有的就没有那么幸运,当下国家和社会对古文物的高度重视,当地政府正在对贵州庙盐商会馆等建筑进行抢救性的修复工作,但因缺乏对该建筑相关资料的搜集考证,在修复时遇到不少困惑,导致一段时间修缮工作暂停,这也激发了我对会馆建筑的研究兴趣,本文将着重论述贡井四个代表性的盐商会馆即张家花园、南华宫、贵州庙、陈家祠堂的建筑艺术特点。

一、贡井盐商会馆建筑概述

贡井盐商会馆既是贡井盐业的商会组织,又是同乡会馆,因此在会馆内演绎了民俗活动。四座会馆,都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会馆各具特色,美轮美奂,构成贡井建筑的精品。其中陈家祠堂是目前川南地区保存较为完善的会馆之一,南华宫是贡井区现存唯一的广东人信仰道教的盐商会馆,贵州庙是全国现存唯一一所贵州商人会馆。张家花园,其建筑古朴典雅融中西合璧之建筑特色。四座建筑都具有极高的艺术研究价值。

(一)外部造型。贡井会馆建筑是“迎神麻”“叙乡情”的地方。乾、嘉时期,自贡会馆林立,蔚为壮观。许多会馆至今保存完整,分布在自贡各处。据调查,会馆建筑虽采用川南民居形态,但其入口门面、细部仍夹杂了西方构件元素。如贡井南华宫后门装饰有哥特式建筑风格、简约挺直,石雕以楹联为主。而该地的贵州庙省会馆入口则采用带拱心石的半圆拱,强化了建筑地位和可识别性。还有张家花园,在设计中就揉进了东西方多种建筑基因进行了变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显示出贡井会馆博大精深的独特艺术魅力。

(二)装饰特点。贡井会馆建筑不仅各具特色,而且其装饰工艺极其丰富,木雕、石雕、彩绘、泥塑、壁画等装饰俱全而且做工一流。

1.石雕。贡井会馆石雕种类多,体积大,是会馆中重要的建筑装饰。比如南华宫下方的柱础,样式就特别丰富。它们有方有圆,有雕琢精美华丽的,有简洁大方的,柱础图案虽年代久远,历经风霜,但整体的仍能感受到工匠技艺的精湛,是不可多得的建筑装饰精品。

2.木雕。张家花园建筑的木雕是会馆中的绝对性亮点。每一扇的窗花纹样各异,并且这些纹样每一个都极具特色、背后蕴含了很深的寓意,比如有些纹样中有虾,虾有节节高升之意,虾的身段不是八节就是九节,有八九相连的寓意,虾有富贵虾之说,富人吃龙虾,有富贵的寓意,再比如,纹样中有凤凰。凤是“祥瑞”的化身,与太阳梧桐一起寓意丹凤朝阳,象征好事吉祥,反映人们追求美好事物愿望,图案雕刻工艺也极为精湛,刀法流畅自如,让人不得不感叹工匠雕刻技艺的高超。

二、贡井盐商会馆建筑的保护现状

(一)以修缮为主。贡井盐商会馆建筑在十年动乱期间损坏过半,大部分会馆建筑被作为学校和工厂,如贡井的贵州庙、南华宫;中,会馆被作为封建糟粕的典型,遭受毁灭性的破坏,所以对贡井会馆建筑进行修缮显得迫在眉睫。对会馆建筑的修缮,应该查阅已有文献资料,精心设计,尽可能的恢复其原貌,使古老建筑重放光彩。

(二)对会馆建筑合理利用改造。确立相应的建筑风貌保护区,尝试合理的开发利用。城市需要更新,若能恰当的对会馆建筑以及对它周围环境进行合理改造,保留历史街区的整体风貌,往往能带来整个地区的复兴。这也是保护的一种积极手段。

三、总结

贡井近千年的盐业史,创造了“盐都”盛景,形成了辉煌而独具风格的地域盐文化。建筑是文化的重要的物质载体,特别是它的建筑艺术等方面打下了深深的地域文化烙印。本文作为贡井盐商会馆建筑艺术的初探,这将为我以后对贡井更深入的研究做下铺垫。

参考文献:

[1]王文章著.非物质文化概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自贡市贡井区委员会编.盐都发端•贡井[M].2009.9.

[3]自贡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不可移动文物目录[M].2011.

[4]吴良忠著.中国纹样[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

[5]王树良,张玉花著.中国工艺美术史[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6]钱正坤.中国建筑艺术史[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4.

[7]刘致平.中国建筑类型与结构[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8]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教材编审处,1955.

作者:张骥 单位: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