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清代寺庙建筑艺术的特点与优势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清代寺庙建筑艺术的特点与优势性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清代寺庙建筑艺术的特点与优势性

[内容摘要]辽西地区自古就地理位置而言属于多民族融合的重要部分,其间清代寺庙建筑物遗迹众多,具有相当可观的文化及艺术研究价值,但境内这些寺庙遗存受保护程度参差不齐。本文以喀左、凌源、建平为例,实地调研这些区域的清代寺庙建筑遗存,整理相关信息,同时,对当地历史遗存的开发优势进行客观分析,希望以此推动辽西地区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

[关键词]辽西;清代寺庙;建筑

辽西地区通常是指处于辽宁辽河以西与内蒙古、河北接壤的地区。狭义上辽西地区特指辽西走廊,即从现在的锦州城区到山海关城区之间的一条狭长地带。在行政区划上包含了辽宁西部地区的五市,即锦州、朝阳、阜新、葫芦岛、兴城和盘锦的一部分(辽河以西部分)。习惯上,作为与辽宁在历史上有着密切关系、并曾经在行政和经济上同属一个地区的内蒙古赤峰、河北承德、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也可以从地理概念上属于辽西。内蒙古喀喇沁左翼的管辖区域涉及现今辽宁省朝阳市的喀左、凌源、建平三个县、市区域。此地区清代寺庙建筑遗迹众多,由蒙、汉为主体的多民族杂居融合形成了当地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样式。

一、寺庙选址与分布特点

在对该区域大量清代寺庙建筑的考察中发现,这一区域清代寺庙建筑整体分布较为集中。由于一段时期该地区实行蒙汉分治的政策,造成蒙汉两族在该地区分布上有一定的区域限制,这也就形成了汉传佛教寺庙与藏传佛教寺庙成区域性分布。藏传寺庙主要集中在现今的喀左县域以及建平、凌源与喀左相邻的部分地区;其他地区则是以汉传佛教寺庙更为集中。此外,佛教建筑在该地区选址上是以人口数量为主要依据。寺庙多位于村落中心或村口处,人口较为密集、交通便利的地点;只有少数寺庙位于群山峻岭之中。所以该地区最终形成一村一寺庙的局面。当地寺庙的这种现象,与当时的清政府对蒙的宗教政策有着直接的关系。

二、寺庙的建筑布局特点

该区域清代寺庙种类包括了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在建筑布局、流线组织、建筑形制、构建材料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单体建筑风格上又不同于同时期的主流宫殿和南方园林。这一地区寺庙建筑均采用四合院式布局,以中轴线为基础建筑对称分布,也有个别庙门位于东南和西侧(这可能是和该地区蒙古族习俗有关,当地蒙古族以西为大,家中佛龛摆放位置一般位于室内西侧,且民居中院门也是位于西侧)。此外,个别寺庙建筑布局是按照八卦造型或八卦方位进行布置的。如凌源的凌云寺,实为佛教建筑,但在建筑位置布局上符合四合院的布局形式,暗合了八卦方位。

三、寺庙的建筑风格与内部装饰特点

喀左、凌源、建平三地寺庙建筑以歇山式为主,部分建筑为硬山式。其中,藏传佛教建筑与伊斯兰教建筑都是以该时期中原建筑样式与能够代表其宗教的建筑局部结合,如该地区的藏传佛教寺庙,通常是在建筑上增加宝顶,或是在寺庙周围加设藏传佛教的佛塔,抑或是在寺庙挂上彩旗。通过增加这些建筑的局部,从外观上来与其他宗教寺庙进行区别。这些藏传佛教建筑不仅在单个建筑物以及建筑的整体布局上与中原汉族建筑极为相似,在建筑内部装饰以及佛像造型上也受到了中原佛教的影响。此外,该地区建筑中对抱厦的运用颇具特色,大殿与抱厦的连接有多重方式,有分离式、勾连搭,可能还出现过大殿抱厦山墙相连的组合。这一地区内的藏传佛教寺庙也用石狮、石碑以及大量的龙纹、云纹图案等,对建筑与建筑内空间进行装饰。其中,喀左县的吉祥寺内罗汉壁画,是杭州圣因寺墨拓十六罗汉,与藏传佛教的罗汉壁画大有不同。为了增加寺庙的亲和力,建筑者不仅将不同的建筑风格进行融合,还将汉族传统民居的一些元素融入寺庙这种宫殿建筑之中。例如,凌源的清真寺就融入了垂花门等民居元素。总而言之,该地区的寺庙建筑,特别是藏传佛教寺庙和清真寺建筑,将不同文化、不同风格的建筑融合,形成本地区独特的建筑风格体系,这是不同文化、艺术之间的相互包容所形成的。由于历史原因,大部分寺庙内造像为近代产物,但保有少量石狮,笔者结合以往对各时期不同地域的考察中对狮子进行比较发现,虽然清时期雕塑在造型上南北方已经高度趋于一致,但该地区的狮子造型还是保有强烈的北方狮子特点。与其他地方石狮相比,该地区石狮头部更显扁方,线条粗犷豪放,造型质朴,与南方狮子的圆润细腻的线条有较为明显的区别。从线条的处理上可以看出,该地区的石狮延续了辽代以及辽代之前雕塑的特点。在笔者针对三地清代寺庙建筑的考察中,发现主要是大部分寺庙佛造像多为新建,大部分造像人为损毁,而现有造像精美度一般。然而,即使是新建造像,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也应该符合建筑建造时期的造像风格。例如,清代汉佛造像,面部轮廓方圆丰润,略显丰颐,额头较宽,五官刻画精致,双眼传神。身体比例协调,线条流畅,造型优美。通常身着汉式衣服,衣纹呈放射状,衣褶曲折生动,帔帛较宽大。胸前装饰的璎珞、串珠,雕刻得也极为精美细腻,在服饰上突显华贵高雅。莲座底沿部分明显向外撇,莲瓣规整扁平,一般只围大半,不全部包住莲座,具时代特色。度母眼线为一波三折式,间距较宽,是清乾隆造像特点。冠叶呈平板状,不做镂空处理,制作较粗率。藏传佛造像,佛陀头顶高肉髻,菩萨头戴花冠或三叶冠。佛与菩萨造像在面部都显方中带圆,颧骨突出,躯体粗壮,肩宽腰细,高乳大臀,姿势呈三折姿势,衣着背光在处理上则显得简洁。寺庙作为供养神明的地方,在构筑精美建筑的同时,造像的好坏也是尤为重要的。好的造像结合建筑空间的所用会引发人对“神”的不同情感。就造像而言,一般情况下,参拜者会产生对佛的“尊敬”,对菩萨的“亲近”,对力士、天王的“畏惧”等情感。而失败的造像,不但不会产生这些情感,反倒会产生不好情感。所以在修复过程中,除了要保护和修复建筑,也要对这些造像以及装饰性的图案等进行合理的保护和修复。同时,不仅在形象上要复原原造像或者重塑与同时期造像相符合的造像,在技术和材料上也要尽可能地模仿传统的制作方式。最大程度上还原建筑内部原有的状态。使建筑以真正的姿态展现给世人。总体而言,该地区的建筑风格与建筑内装饰艺术与同时期基本相同,在细节的处理上有更多的随意性和该地区的独到之处。通过这些既可以看出蒙、汉、回三族在该地区艺术间的相互影响与融合,同时也可以看出南北地域在艺术上的不同与借鉴。包容是这个地区最大的特点。

四、寺庙宗教活动特点

这一地区的多民族杂居造就了文化、艺术的融合,在宗教活动中也是如此。宗教,通常是具有较强的排他性的。历史上,众多战争的起因都是宗教信仰的不同所造成的。但在中国却很少出现这一现象,至少在这一地区,不同宗教可以一同举办宗教活动。如喀左天成观皇庙会,庙会的表演活动中有普通百姓,有道士,也有喇嘛。这种不同宗教人士一同进行的表演活动,在其他地区是难得一见的。此外,如守性寺,寺庙建筑是由儒释道合建而成,寺庙中除佛教以外还有孔圣殿和眼神殿。其中眼神殿供养的是道教神仙。所谓眼神,是道教依据人体器官分别命名的各类神仙,眼神就是用五官中的眼睛命名的神仙。宗教之间各方面在该地区的相互融合颇为罕见。由此可见,该地区在建筑上所呈现出的各民族宗教间在艺术上的融合可见一斑,并且在这种融合下初步形成了该区域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体系。通过这些也可以分析出以下两点。第一,汉族文化对当时社会地位高的蒙古族人包括该地区其他民族,有很强的吸引力。第二,宗教在传播时,为了扩大在一定地区的影响力,会根据当地自然情况与人文情况对建筑进行调整。在喀左、凌源、建平三地依旧保有如皇庙会、黄河会等这样的大型汉族传统庆典表演活动。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这一地区在这类活动中也包容了其他民族的特色。同时蒙古族人也完整地保留了蒙古族的传统节日和表演形式。所以在这一地区,可以同时感受到汉蒙两种不同的民族风情。喀左、凌源、建平三地在建筑以及其他艺术上最大的特色就是不同民族艺术相互间的融合,并在当时主流艺术的基础上大胆融入了北方少数民族艺术中所有的粗犷与豪放的元素。

五、喀左、凌源、建平的清代寺庙建筑及文化遗产资源优势

喀左、凌源、建平区域内宗教种类与现存清代寺庙建筑数量较大,该区域内有藏传佛教、汉传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等。笔者通过对该区域宗教以及清时期宗教建筑研究,对清代对蒙政策、经济发展、文化等更全面了解。由于满、蒙、汉、回的民族文化在此地融合形成了该区域现今独特的地域文化,在保护开发活动中该区域的总体优势体现在以下几点。1.历史遗迹、遗址数量大,利于保护的整合以及开发的多样性。该区域历史悠久,现已发现的遗迹、遗址有鸽子洞古人类遗址、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殷商时期墓葬、战国时期墓葬、汉代白狼城、辽金佛塔、清代寺庙建筑等。区域内遗址、遗迹历史脉络清晰,对人类历史文化的研究意义重大。清代建筑数量众多,可以在保护活动中提供更多的可参考案例,更好地保护建筑的地域性。同时在开发中,特别是将其转化为旅游产品时,形成产品数量的可能性增加。2.该区域内民众的宗教基础较深,在对宗教建筑的保护与开发时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实地考察中发现该区域的宗教建筑分布广泛,几乎每个规模较大的村子都会有一个寺庙。而且宗教信徒的数量也较比其他地区更大。这就更加利于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宗教建筑的保护与开发活动。3.区域内多民族融合,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地域性文化旅游的发展会为该区域内清代寺庙建筑的保护与开发注入新的血液。这一区域内主要民族有汉、蒙、满、回。经过历史的长河,各民族在这一地区慢慢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在这里可以看到不同民族的艺术、习俗、美食等。例如蒙古族的敖包节、汉族的黄河会、蒙古族的剪纸等。独特的地域文化增加了开发活动更多的可能性。经分析,各县、市具体优势如下:1.喀左县,是清时期在该地区喀喇沁左翼蒙古族定居地之一,也是该部族管理机构所在地。除了第一章提到的几所寺庙建筑以外,还有辽金时期的精严禅寺佛塔、鸽子洞等遗址遗迹和天成观黄庙会、皮影等表演,加上近年来开发的自然景区和紫砂产业,以及蒙古族特色习俗。喀左县拥有的旅游资源相当丰富。2.建平市,拥有7处古村落,已经开始了对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另与喀左、凌源相同,都拥有皮影表演和剪纸艺术。十王会、(辽西)朱碌科镇黄河会、(辽西)朱碌科镇撒灯、灰陶等非物质文化。建平的牛河梁遗址出土的精美玉器驰名中外。除了清代寺庙建筑,还有王子坟、辽金石塔、老长城等。3.凌源,有皮影、渝州鼓乐、评戏等戏剧表演形式,同时也有剪纸艺术,并且凌源的皮影在开发上更为突出。已有较具规模的演出和完善的宣传。凌云寺、清真寺规模宏大。位于大凌河源头自然风景优美。

结语

2014年8月文化部《关于与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结合各地自身特色文化资源和区域功能定位,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构建有鲜明区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辽西境内历史文化遗存资源众多,这就要求我们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要对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进行有力的保护、传承与发掘。同时对本土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深入了解和研究也是对文化产业相关的内容的补充与丰富。

参考文献:

1.张晓东.辽代砖塔建筑形制初步研究.吉林大学,2011

2.李勤璞.凌源喇嘛寺院大法寺的建筑装饰表现.美苑,2006.3

3.白玉双.清代喀喇沁蒙古人的北迁及其影响.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作者:吕美 郝燕 孙东宇 单位:沈阳建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