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全程护理对急诊危重患者抢救的影响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全程护理模式对急诊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急诊危重患者78例,按照抢救护理模式分组,对照组(n=38)采用常规抢救流程,观察组(n=40)采用全程护理模式。比较2组抢救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5.0%,护理满意度为97.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和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判断生命体征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心肺复苏时间、吸痰及吸氧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抢救流程,全程护理模式对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与满意度更高,更具推广价值。
【关键词】急诊危重患者常规抢救流程全程护理模式抢救成功率满意度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急诊科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急诊危重患者,共78例,按照抢救护理模式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23岁~75岁,平均年龄(48.2±9.6)岁;疾病类型:8例脑血管意外,5例消化道出血,11例多发性创伤,5例心肌梗死,5例中毒,4例其他。观察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21岁~74岁,平均年龄(47.2±8.5)岁;疾病类型:7例脑血管意外,6例消化道出血,13例多发性创伤,4例心肌梗死,4例中毒,6例其他。2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抢救流程,患者入院后尽快建立静脉通路,行多功能监护仪监护,给予吸氧,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全程护理模式抢救,具体如下:
1.2.1120接诊处理
120接诊后医护人员在出车时即刻与患者或家属沟通,对患者发病诱因、既往病史等情况予以了解,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要冷静,不可随意挪动患者。医护人员抵达现场后需即刻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结合体征、病史初步诊断病情并评估危险程度,行必要的药物处理、提供生命支持并开展基础护理。若患者难以呼吸则应用简易呼吸皮囊辅助呼吸;若呼吸或心搏骤停则开展心肺复苏;若创伤出血即刻压迫包扎止血;若骨折则包扎固定肢体等。回医院时医护人员要继续深入了解与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同时及时与医院联系以做好人力、物品及器械等准备,营造充足条件便于及时开展抢救,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时间。
1.2.2准确快速分诊
急诊分诊工作由工作时间超过5年的护师担任,分诊护士收到信息后即刻进行接诊准备,将抢救床、转运滑板、专职护送推车及氧气等准备好并出迎,接到患者时要告知这是××医院急诊科,会竭力抢救。护士快速对患者客观与主观资料予以收集,应用SOAPIE评估病情轻重缓急,其中S为主诉,O为客观资料,A代表分析,P代表计划,Ⅰ代表实施,E代表评价;若为Ⅰ、Ⅱ类患者即刻安排至抢救室中实施紧急抢救[4]。其中Ⅰ类为危急症患者,有极不稳定的生命体征,若未及时救治会危及生命安全,一般指大面积烧伤、急性重度中毒、严重呼吸困难、呼吸心搏骤停、大出血及休克等患者;Ⅱ类为急重症患者,潜在风险高,病情可快速恶化,需严密观察与紧急处理,一般指外科危重急腹症、严重创伤、心肌梗死、严重骨折、烧伤及突发剧烈头痛等患者。
1.2.3分诊后及时抢救
护士要与急诊医师密切配合开展救治工作,确保能够准确、及时、有效地执行各项救治医嘱,营造更多有利条件以抢救患者。如及时建立可靠的静脉通道,呼吸困难者及时将呼吸道开放并予以氧气支持,心电监护仪对患者心率、血氧饱和度及血压等体征予以密切监测,对意识状态及瞳孔等予以密切观察等。准确及时遵医嘱用药,确保各类管道处于通畅状态,将各类抢救数据及时记录下来,做好交接工作。
1.2.4后续基础护理
患者生命体征基本稳定后护士仍要开展基础护理,如定期对各类管道畅通状况予以观察,避免渗液、漏液及管道脱落或受压等,持续监护并将心率、体温、瞳孔、意识状况及血氧饱和度等的变化情况记录下来,及时通知医生紧急处理各项异常。病房内严格消毒,医护人员要严格做好手卫生工作,防止医院感染。结合患者病情开展针对性饮食指导,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类食物,多补充蛋白与维生素,并定量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避免大便干结或便秘。动态观察患者及其家属情绪变化,多沟通交流,开展针对性心理疏导,鼓励并重视患者主诉,多使用正性暗示语言,使患者保持情绪平和及乐观。
1.2.5全程陪护并细致交接
护士要全程陪伴患者接诊、辅助检查及进出病房等,陪护期间不仅要确保各类管道的通畅,做好维护工作,还要准备好抢救药物与器械,如氧气瓶、药物、简易呼吸皮囊及便携式吸痰机等,以便随时使用。同时要对患者意识等的变化予以密切观察,防止贻误病情。将患者转入病房前要先联系病房护士,做好接诊准备后将患者送至病房,并细致与病房护士交接,包括药物使用情况、基本病情及管道情况等,交接完毕后双方均要签字。
1.3观察指标
统计2组抢救成功率,参照急诊抢救脱险标准,实施抢救后各项生命体征处于稳定状态,并向相关科室安全转运即代表抢救成功[5]。应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患者护理满意度,包括服务态度、抢救及时性、效果、操作技术等内容,总分为100分,>80分代表满意。记录2组患者判断生命体征时间、心肺复苏时间、吸痰、吸氧时间及气管插管时间。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与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5.0%,护理满意度为97.5%,均高于对照组的81.6%,71.1%,差异明显(P<0.05).
2.22组患者各项抢救操作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判断生命体征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心肺复苏时间、吸痰及吸氧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
3讨论
常规抢救流程中接诊急诊危重患者比较被动,要等急诊医生先处理后才通知专科医生,导致宝贵的抢救时间被浪费;不同部门间沟通合作与有效联系缺乏,导致患者产生不安全与不信任感,不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6]。而全程护理模式抢救中医院急诊科与120急救中心密切联系,患者未到达医院前医护人员已经基本了解患者情况,专科医生联合急诊科医生共同救治,有利于缩短抢救时间。患者到达急诊后由治疗护士与抢救护士开展抢救、检查、治疗及住院等工作,有利于严密、连续观察患者病情并开展救治工作;在转运期间高度重视患者安全,转运前科学评估患者病情,准备好急救物品,电话联系工作,转运期间密切观察病情,转运后严格细致交接等,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本文观察组各项抢救操作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全程护理模式以患者作为中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尊重患者知情权,并保护其隐私,对患者合理需求予以尽量满足。抢救护士在抢救同时也要按照基础护理质量标准开展各项操作,如口腔护理、修剪指甲、身体清洁等,为避免压疮还配合使用海绵气垫等。危重患者情绪较差,进入抢救室后十分害怕、紧张及恐惧等,缺乏配合,护士此时开展心理护理,或在操作时对操作原因予以解释,有利于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医护人员还要实行“心理换位”,对于患者及其家属的过激行为表示谅解,尽量使患者及其家属保持情绪平和与稳定,快速适应急诊环境,有利于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进而更加配合,确保各项抢救措施的顺利实施,患者满意度也得以明显提升[7,8]。本文观察护理满意度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相较于常规抢救流程,全程护理模式抢救急诊危重患者的成功率与满意度更高,更具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钱琼.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5):1433-1434.
[2]吴志娟.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研究,2016,24(8):105-106.
[3]马丹珍.探讨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2):284-285.
[4]张志珍.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5):175-176.
[5]魏正琴.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医药前沿,2017,7(19):54-55.
[6]丁玉珍.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9):4545-4546.
[7]王学蕾,贾巧丽.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5):225-226.
[8]张晓旭,杨紫燕.全程护理用于急诊危重患者抢救69例分析[J].医药前沿,2016,6(10):237-238.
作者:黄丽 王杨 单位:德阳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