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多发性骨折患者的急诊救治与护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多发性骨折患者的急诊救治与护理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多发性骨折患者的急诊救治与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多发性骨折患者的有效急诊救治护理措施。方法80例多发性骨折患者,采用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急诊救治和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系统化急诊救治和护理措施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及院内急诊救治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27例,好转10例,无效3例,急救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者治愈10例,好转15例,无效15例,急救总有效率为62.5%。观察组患者急救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院内急诊救治时间为(36.8±3.7)min,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52.9±4.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多发性骨折患者实施系统化的急诊救治和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救治效果,并缩短院内急诊救治时间。

【关键词】多发性骨折;急诊救治;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12月以急诊方式入院治疗的80例多发性骨折患者,采用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57.8±6.9)岁;2处骨折患者21例,3处骨折患者12例,4处骨折患者7例;其中交通事故致伤23例,高处坠落致伤8例,压砸伤9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40~79岁,平均年龄(58.5±7.0)岁;2处骨折患者20例,3处骨折患者14例,4处骨折患者6例;其中交通事故致伤24例,高处坠落致伤9例,压砸伤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在立项前上报并经过了伦理委员会的同意和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急诊救治和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系统化急诊救治和护理措施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系统化急诊救治处理

①首先观察患者意识情况、受伤部位和出血情况。在此基础上立即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路,及时遵医嘱进行输液和输出处理,保证患者的血容量。②帮助患者将头偏向一侧,检查患者是否有呼吸道分泌物,并及时给予清除,保证呼吸道通畅。同时给予吸氧治疗,并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情况,考虑是否实施气管插管。③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急救处理,对于开放性骨折患者,首先给予积极地加压止血处理,对于四肢出血患者则使用止血带进行暂时性的止血处理,对于存在大面积创伤患者使用纱布进行包扎加压止血,并将患者的患肢抬高。④妥善止血之后,对患者的骨折处进行加固,避免发生位移造成紧急救治搬动过程中损伤到血管、神经、软组织和内脏器官等。

1.2.2系统化护理干预

①护理人员接到患者之后,立即松开患者衣领,使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保持呼吸通畅和供养良好,并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②做好患者的输液和输血工作,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尿量等情况,协助医生做好不同骨折类型患者的止血工作。③对于颅脑或胸腔发生骨折的患者,处理过程中要格外注意,首先确保骨折不会对患者大脑或内脏产生损伤,对于肢体骨折的患者要进行妥善固定,避免进一步引起其他部位损伤。④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做好手术准备,协助患者进行各项常规检查,并做好手术过程中所使用的药物皮试,做好备皮备血工作。⑤加强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多发性骨折患者由于发病突然,加之病情较重,患者会出现较为剧烈的疼痛感,突然之间会导致患者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从而表现为紧张、恐惧、焦虑、躁动等情绪。因此,急诊护理人员不仅要关注患者的生理护理,同时还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并给予及时的安慰和鼓励,告知患者病情情况,并简单介绍治疗流程,安慰患者的不安情绪。同时告知患者临床治疗技术的先进性,让患者不要担心;使患者明白积极地配合临床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救治效果。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急诊救治效果,治愈:患者救治后6个月内多发骨折患处愈合,且康复出院;好转:患者救治后6个月内存活,部分骨折患处愈合,但存在并发症、后遗症;无效:患者救治后6个月内多发骨折患处愈合不良,且存在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后遗症而致残或致死[4]。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患者的院内急诊救治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急诊救治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愈27例,好转10例,无效3例,急救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者治愈10例,好转15例,无效15例,急救总有效率为62.5%。观察组患者急救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院内急诊救治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院内急诊救治时间为(36.8±3.7)min,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52.9±4.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多发性骨折是一种比较严重的骨折疾病,患者的身体同时出现多处骨折,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5]。导致多发性骨折的主要原因是各种意外伤害,尤其是交通事故。随着当前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导致多发性骨折的发生率显著升高[2]。系统化的急诊救治和护理干预,与常规处理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不仅关注患者的生理状况,同时还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关注和干预,从而促使患者能够以较为良好的身心状态接受临床救治,对于提升急诊救治效率和效果均具有显著的意义[6-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急救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院内急诊救治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证实了系统化的急诊救治和护理干预对于提升急诊救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多发性骨折患者实施系统化的急诊救治和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救治效果,并缩短院内急诊救治时间。

参考文献

[1]蔡小花,陈色雁.180例多发性骨折患者的急诊救治与护理措施分析.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6(3):94-95.

[2]邵凤娣,香群英,肖海怡,等.多发性骨折患者的急诊救治与护理措施分析.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16):2599-2600.

[3]常青.探讨多发性骨折患者的急诊救治与护理措施.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6):3370.

[4]李翔云.探讨多发性骨折患者应用急诊救治和护理措施的效果.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6,16(1):214.

作者:许红波 单位:大连市金州区中医医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精选范文推荐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