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标准操作流程对急诊科护理的作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标准操作流程对急诊科护理的作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标准操作流程对急诊科护理的作用

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标准操作流程管理对急诊科护理质量的管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的30名急诊科护士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1月起实施标准操作流程管理,2017年7~12月为实施前,2018年1~6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的急救处理、病区管理、患者接待、护理文书书写等方面的急诊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日均退换号、日均分诊准确率、就诊至处置时间、救治及时率等,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施后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标准操作流程管理对急诊科护理管理质量的提升作用明显,同时提高急诊护理质量和流程管理质量水平,提升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标准操作流程管理;急诊科;护理质量;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医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的30名急诊科护士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1月起实施标准操作流程管理,2017年7~12月为实施前,2018年1~6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护理人员无显著变化(P>0.05),可以进行比较。纳入标准:为医院急诊科护士;签署知情同意书之后,纳入研究并同意配合完成随访。

1.2方法

实施前行常规护理管理。实施后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叠加标准操作流程管理。(1)人员管理标准化:①开展工作小组的责任制:分设3个临床工作组,实行“老带新”,保证每组患者人数和护士人数相对均衡,以方便在固定时间段内统一管理患者。②每个工作小组分配一个责任组长,由组长根据护理资源、患者人数和患者病情将患者护理落实到人。③采取多人“听班制”。1人担任主班,负责核对、安排床位、处理医嘱、联系其他科室。1人担任后勤班,负责药品的请领、摆药、分发和补充。责任班则负责患者的急诊抢救、病情观察、对症疗护、住院管理和健康教育。(2)优化护理流程:①急诊预检分级制度。“1级”为存在生命危险、生命体征不理想,需立即急救或干预。“2级”为潜在生命危险、病情危重的患者。“3级”为急症患者。“4级”为可候诊的病情稳定患者。将急诊就诊区域划分成红、黄、蓝三区:一区为观察室,供4级患者使用。二区为抢救室,供“1级”和“2级”患者使用。三区为治疗室,供“3级”患者使用。③优化工作程序。合理分配护理资源,弹性排班。对急、危、重症患者应重点关注、重点交代,落实预防性护理。对操作风险较大的护理服务,应正确评估患者状态,按规开展。④统一管理标准。制定急诊宣教手册,落实专科宣教质量。制定急诊陪伴标准,保证病区施行有序的人性化管理。明确护理操作标准,全程标准化操作。

1.3观察指标

(1)急诊管理质量和流程管理质量:由护士长和护理部主任共同负责考核,满分为100分。急诊护理质量主要包括急救处理、病区管理、患者接待、护理文书书写等方面。流程管理质量主要包括日均退换号、日均分诊准确率、就诊至处置时间、救治及时率等方面。(2)患者满意度:有责任护士负责,对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关于护理满意度的问卷调查,满分为100分;90~100分为非常满意,70~89分为满意,70分以下为不满意;患者满意度=非常满意比+基本满意比。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l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选用卡方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结果显示,实施后护理人员在急救处理、病区管理、患者接待、护理文书书写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

2.2实施前后的流程管理质量比较

结果显示,实施后在日均退换号管理、日均分诊准确性、就诊至处置时间有效性、救治及时性等方面的流程管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

2.3实施前后患者的满意度比较

结果显示,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

3讨论

急诊科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第一线,需护理人员及时有效地采取科学护理方案,来提高抢救效率[3,4]。为提高急救专科护理质量,本次研究即主要围绕标准操作流程管理对急诊科护理管理质量的管理而展开。标准化管理是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临床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为目标的新型管理模式,凭借着良好的管理效果而受到临床管理人员的推崇[5,6]。标准化质量管理流程要求全员参与、结合临床实际、保证“有据可查、有章可循、专人负责”。本次研究中,较之接受常规管理的实施前,标准操作流程管理实施后,护理人员在日均退换号、日均分诊准确率、就诊至处置时间、救治及时率等方面的流程管理质量评分明显提升,且在急救处理、病区管理、患者接待、护理文书书写等方面的急诊基础护理质量方面也改善明显。值得注意的是,规范全面的临床护理直接保证了护理质量,保障了患者权益,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符合临床发展趋势[7,8]。本次研究中,实施后的患者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实施前,进一步体现了标准操作流程管理的管理效果,易于受到临床患者的认可。综上所述,标准操作流程管理对急诊科护理管理质量的提升作用明显,同时提高急诊护理质量和流程管理质量水平,提升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周君妹.急诊科实施护士分级管理后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6,6(34):36-37.

[2]付爱琴.急诊科实施护士分级管理后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8):218-219.

[3]杨晶.团队管理模式应用于急诊护理管理效果分析[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4(14):102-103.

作者:阮赛枝 单位:台州市立医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