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的护理体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的护理体会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治疗的全程护理体会。方法对56例因急性心肌梗死在我院行急诊PCI治疗的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等。结果5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效果显著,术后恢复较好,均康复出院。结论高质量的全程护理对于保证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手术安全,促进术后康复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心肌梗死;急诊PCI;全程护理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56例患者中,其中男性37例,女性19例,年龄35岁-83岁,平均(54.7±10.8)岁,发病时间2h-12h,平均(4.3±1.7)h。心肌梗死部位位于前壁27例、前间壁6例、广泛前壁9例、下壁9例、下壁合并右室3例;排除凝血功能异常、精神异常、拒绝PCI治疗的患者。

1.2结果

56例患者中术前室颤5例,术中室颤8例,经相应治疗后全部复律成功;窦性心动过缓与III度房室传导阻滞11例,予以药物与起搏器治疗后好转。56例中,经桡动脉路径53例,股动脉路径3例。5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狭窄血管得以扩张,缺血区心肌血运恢复良好,胸痛、胸闷得到改善,平均住院(9.6±2.3)d,未发生死亡病例。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突然,胸痛、胸闷症状明显,病情进展迅速,严重者出现濒死感,加之发病前接触相关心肌梗死的负面报道,导致患者产生心理负担与不良情绪,加重病情,不利于手术。患者家属对手术安全性、预期效果、高昂手术费用的担心,产生的不良情绪进一步感染患者,导致患者负面情绪加重。因此,护士因配合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心理状态、家庭经济状况、疾病的认知等予以解释、交流,加强沟通,详细介绍PCI手术的原理、效果、手术医生的资质、取得的成绩以及手术相关费用、医保报销政策等,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减轻其心理应激反应[4]。

2.1.2术前准备

协助患者完善术前检查,如血常规、心肌酶谱、肌钙蛋白I、凝血功能等检查,在检查前详细告知检查目的、注意事项,使患者配合执行。口服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300mg-600mg或替格瑞洛180mg,阿托伐他汀20mg或瑞舒伐他汀10mg。依据手术部位进行备皮,选择左侧肢体静脉建立静脉通路;联系导管室,依据急诊PCI流程开通绿色通道,在心电监护、吸氧状态下全程、安全护送患者至导管室;备足抢救药物与设备,如利多卡因、多巴胺、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阿托品与除颤仪、心脏起搏器、呼吸机等,出现突发事件时随时就地抢救患者[5]。

2.2术中护理

2.2.1重症监护

病人进入导管室后,讲解导管室的环境、设备,手术流程、注意事项及如何配合等,缓解患者紧张情绪,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快速、安全完成手术;常规吸氧、心电监护,监测呼吸、血压、有无心律失常等,随时做好抢救准备工作。

2.2.2病情观察

术中由医生进行介入手术操作、血管穿刺、冠状动脉造影、冠脉内给药、球囊扩展、血栓抽吸、支架植入等。护士严密监测患者心率、心律、血压、ST-T改变等,如出现血压降低、室性心律失常等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医生,并准确执行医嘱,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如本组中有8例(其中7例为右冠状动脉)病人PCI术后出现室颤,立即遵医嘱给予胺碘酮150mg溶于生理盐水15min内静脉滴注、非同步电除颤治疗后恢复窦性心律;11例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其中6例给予临时起搏器植入,5例经阿托品、缺血预适应处理后好转,均顺利完成手术。13例患者出现血压降低,经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处理后12例血压上升,顺利完成手术,1例在IABP支持下完成手术,术后第4天血压稳定,停用并拔出IABP。

2.2.3心理支持

术中病人因环境的陌生、术中医护人员讨论病情、操作时间较长等原因易产生恐惧、无助心理,尤其是电除颤后极易产生强烈的恐惧感。护士因及时告知手术进展情况,所采取治疗措施的原因,手术成功后及时让患者知晓,减轻患者恐惧感,降低患者因应急导致的身心变化。

2.2.4护理记录

准确记录手术过程、使用的药物与器械、抢救过程,患者术中的病情变化,如意识、心率、心律、血压、胸痛与胸闷症状、门-球时间等。

2.3术后护理

2.3.1术后监护

在监护下护送患者回冠心病监护病房,持续心电、血压、指脉氧监护,监测病人24h出入量,指导病人适量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

2.3.2穿刺部位护理

术后拔除桡动脉鞘后立即利用止血器充气12mL-15mL进行加压止血,2h放气2mL,如无渗血情况,1h-2h放气2mL,直至放完,12h-24h解除压迫。对于出血患者给予重新包扎止血,局部沙袋压迫6h,限制活动24h;前臂疼痛、肿胀、青紫患者给予硫酸镁湿敷。

2.3.3心功能不全护理

急诊PCI治疗术后易发生心功能不全,尤以前壁心肌梗死为著。因此PCI术后应观察病人有无咳嗽、呼吸困难、肺部湿性啰音、颈静脉怒张等心功能不全情况,如出现及时遵医嘱用药处理。本组5例出现心功能不全,经积极处理后好转。

2.3.4心律失常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患者,因不良情绪、病痛、术中使用大量造影剂、缺血心肌细胞再灌注等原因,术后易发生心率失常,加重病情,影响手术效果,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因此,术后要密切观察心率、心律变化情况,如果心电监护出现频发室性早搏、多源性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各种缓慢性心律失常等,要及时汇报主治医师,并遵医嘱及时处理。

2.3.5生活护理

指导病人合理膳食,如低盐低脂饮食、少食多餐、营养均衡;适度多饮水、多摄入粗纤维、维生素,预防便秘;便秘患者可给予聚乙二醇4000口服、开塞露灌肠等,避免排便时过分增加腹压;病房环境保持安静让患者充分休息,合理安排亲属探视时间,禁止上呼吸道感染亲属探视患者;对存在术后焦虑的患者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

2.3.6康复指导

患者病情稳定后,依据患者体质、心功能状况、兴趣爱好等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改善心功能,如步行、骑车、游泳等,逐步提升运动量;进行冠心病二级预防教育及用药、生活指导。

3小结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治疗,可以及时、有效地恢复缺血心肌血液供应,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阻断疾病进展,改善疾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由于急性期病情重、病情变化快、技术风险较高,对医护人员的技术及配合程度要求很高,对急诊PCI患者实施快速的术前准备、准确的术中配合、严密的术后观察、不断的心理支持等高质量的全程护理,可以保证手术成功,促进病人术后康复。

参考文献

[1]朱雪理.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绿色通道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9,21(6):92-94.

[2]赵青青,赵素玉,毛素芳,等.全程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治疗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2):137-140.

[3]陈爱娣.全程优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患者急诊时间、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8,7(2):306-307.

[4]罗锡慧,杨正波,韦丽,等.急诊PCI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全程护理分析[J].系统医学,2018,3(17):181-183.

[5]黄志庚,李冬欣.优化AMI患者急诊PCI术前护理管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30):158-159.

作者:宋青云 单位:淮安市淮阴医院心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