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急诊胸痛患者中多层螺旋CT的诊断效果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急诊胸痛患者中多层螺旋CT的诊断效果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急诊胸痛患者中多层螺旋CT的诊断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急诊胸痛中的诊断效果。方法120例急诊胸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实验组患者给予多层螺旋ct扫描。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心率水平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的急性主动脉夹层、冠状动脉狭窄和肺栓塞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后,实验组患者的心率(67.63±1.42)次/min低于对照组的(72.28±1.67)次/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0.0%,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和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对急诊胸痛患者的检出情况相似,但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不影响患者心率,且患者满意度高。

【关键词】多层螺旋CT;急诊;胸痛;诊断

胸痛属于临床急诊科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其在急诊常见病中占据的比例达到了40%,不仅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而且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研究发现,诱发胸痛的病因比较多[1],常见的病因有急性主动脉夹层、冠状动脉狭窄和肺栓塞[2]。胸痛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的特点,在基层实际工作中,容易产生误判[3],此时就需要临床医生给予及时、快速的诊断和治疗,以确保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改善。本次研究过程中,以本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120例急诊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多层螺旋CT扫描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120例急诊胸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临床表现为胸闷、胸痛、憋气、心前区不适、呼吸困难等,所有患者的检测指标均满足胸痛的临床诊断标准。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24岁,平均年龄(52.1±9.5)岁。实验组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22岁,平均年龄(52.4±10.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选择GE公司生产的数字血管减影机,型号为INNOVA2000,并借助Jud-kinS法来创建股动脉入路,分别实施左、右冠状动脉造影。同时,以造影导管直径为核心,对患者主要的血管内径及左右冠状动脉进行定量分析。

1.2.2实验组给予患者多层螺旋CT扫描:选择GE公司生产的64层螺旋CT,仪器型号为HD750。检查过程中,医护人员要指导患者取仰卧位,首先对患者进行平扫,其次借助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为患者实施增强CT扫描。在多层螺旋CT扫描过程中,扫描参数设置如下:扫描层厚为1mm,扫描电流250~400mA,扫描电压120kV,扫描时间为0.4s。从患者的主动脉弓开始进行扫描,直至膈肌下方处。再次,还需要对患者实施CT血管造影,选择碘普胺作为造影剂,剂量控制为350mg/ml,并借助双筒高压注射器注射,注射速度控制在4~5ml/s。与此同时,还需要以相同的速度跟踪注射生理盐水。选择出兴趣区域把CT值提高至100HU,继续进行扫描。

1.3诊断标准

急性主动脉夹层:观察到主动脉增宽,同时明确内膜瓣和真、假腔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管腔狭窄>50%;肺栓塞:在肺动脉管腔内检测出低密度的充盈缺损影,同时出现明确血栓栓子。

1.4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检查结果,包括急性主动脉夹层、冠状动脉狭窄和肺栓塞。②比较两组患者心率水平。③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非常满意:≥90分;比较满意:80~89分;满意:70~79分;不满意:<70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检查结果比较

两组患者的急性主动脉夹层、冠状动脉狭窄和肺栓塞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心率水平比较

检查后,实验组患者的心率(67.63±1.42)次/min低于对照组的(72.28±1.67)次/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3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0.0%,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胸痛是临床急诊科发病率比较高的疾病类型,而冠心病是诱发胸痛的主要病因,如果未对胸痛患者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将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4]。胸痛也是老年人就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5]。临床上一般为患者提供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且是诊断胸痛的“金标准”[6]。但是,常规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会对患者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创伤,在对其进行检查时,有可能导致患者死亡,且死亡率达到了0.15%,而且还有可能诱发大量的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因此大多数患者及家属不愿意接受这种方法[7]。临床上,对胸痛患者开展的最初评估内容包括病史、心电图、体格检查、心肌的生物标记等。病史评估主要是对胸痛的表现和危险因素进行评估,而心源性胸痛患者比较典型的症状为胸部沉重感或压榨性疼痛,且会逐渐放射至手臂和颈部;心电图(ECG)结果一般表现为正常,难免会出现比较典型的T波倒置或ST段提高,其会为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借鉴;体格检查结果同样表现为正常,但是也会存在与充血性心力衰竭相关的奔马律、杂音、肺部啰音等临床征象。大多数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存在的胸痛症状不典型[8],虽然一些患者最终会被诊断为心肌梗死,但是不会表现出比较明显的胸痛症状;大概10%的患者存在心肌梗死的可能性。在心肌梗死患者胸痛出现时间>6h后,血清生物标记物往往会表现出阳性。实际上,血清生物标记物对心肌梗死而言存在比较高的特异性,但是胸痛症状出现最初几小时内存在比较低的敏感性。急性胸痛患者主要包括下述三大类:①有起初的病史,而且心肌酶水平和心电图结果存在异常,需要立即对患者实施冠状动脉造影检查;②通过最初的治疗被诊断为良性病变后,且基本上痊愈;③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类型,这一类患者大概分布在40~60岁,很少存在危险因素,且胸痛症状并非典型的冠状动脉狭窄,而是刺痛或锐痛、不确定的,同时最初的心肌酶水平和心电图结果正常或不存在比较明显的特异性改变。实际上,第三类患者的治疗结局存在比较大的不确定性,有2%~4%患者会被急诊室漏诊,但是最终又被确诊为冠状动脉狭窄,耽误了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9-11]。近些年来,CT技术在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逐渐发展成为急诊胸痛的主要诊断手段[12-14]。多层螺旋CT扫描不仅能够呈现出比较丰富的影像学信息,而且也可以清晰的呈现出主动脉夹层、冠状动脉狭窄及肺动脉栓塞的图像,进而提高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15-17]。虽然核磁共振及超声造影是急诊胸痛比较常用的诊断手段,但是核磁共振所展现出来的空间分辨率要远远的低于多层螺旋CT,无法为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比较清晰的血流动力学资料。而超声造影更多的依赖于患者的临床表现,在实际检查过程中需要消耗比较长的时间,而且极易延误最佳诊断和治疗时机。多层螺旋CT的应用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其所存在的优势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①能够清晰的呈现患者的瘤壁血栓及钙化情况,而且通过多重重建的方式可以显示出低密度的附壁血栓,有效提高了图像显示质量;②可以根据管腔的走形来鉴别真腔与假腔,同时也可以结合血流速度的快慢来判断造影剂的浓度变化情况,为病情的诊断提供借鉴。在对急诊胸痛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时,可以有效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18-21],为后续治疗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综上所述,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和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对急诊胸痛患者的检出情况相似,但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不影响患者心率,且患者满意度高。

参考文献

[1]赵云华,刘凤奎.胸痛诊断思路.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7,45(7):21-23.

[2]储玉.急性胸痛的临床诊断思维.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3):418-420.

[3]李锋华,杨永明.胸痛套餐在诊断高危胸痛病人应用价值.医药前沿,2017,7(4):347-348.

[4]蔡飞跃,杨静,吴疆.胸痛的全科诊断思路.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114-118.

[5]江慧琳,李云妹,莫均荣,等.急诊老年胸痛患者临床特征和30天死亡危险因素研究.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7,36(7):780-783

[6]任海英.冠状动脉造影诊断急性胸痛的临床价值.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0):100-101.

[7]肖文良.急性高危胸痛的鉴别诊断.临床荟萃,2017,32(6):536.

[8]谷庆松.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不典型胸痛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2):150-151.

[9]莫与海.急性胸痛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中外医学研究,2018,16(3):183-185.

作者:郭晓睿 单位:菏泽市立医院放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