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医临床教学中的医学人文素质培养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中医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中华民族众多优秀的人文思想和哲学思考。通过对学生医学人文素养的积极培养,可以有效提高中医临床教学质量,确保医学院在学生毕业后的实习和实践岗位上能够更好地承担艰难繁重的医疗工作。文章就如何加强中医临床教学医学人文素质做了以下研究。
关键词:中医;教学;人文素质;培养;措施;综合能力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中,《易经》有云:“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医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几千年自然科学知识的延伸,也是丰富人文知识的积累。在发展的过程中,融合了历史、文学、哲学等多领域文化,作为中医临床教学,在实际的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仁心”“仁术”,更好地将学生培养成能力强、素质高、有医德的医学人才。
一、医学人文素质的内涵
教养和人性的有机结合就是人文,人文素质是融入人骨子里的一种对生活、对生命的精神和态度。人类文化最为核心的精神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素质的重点在于发扬个人自由思想、个性解放和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基础。在医学医疗实践中对于人文素质的体现主要来源于医生对于患者的权利的尊重,主要包括患者的对于生命和健康的要求、患者尊严和人格的关心、患者隐私和要求和尊重。在医疗服务领域,要注重以人为本,将病人放到医疗服务的主体地位,实现医疗实践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这不仅能够很好地满足患者的需要,更是医学发展的需要,还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在中医临床教学中培养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1.保证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无论是何种教育,对于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永远是其次的,更重要的是对综合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在过往传统的教育背景下,强调考试成绩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通过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有着综合能力不高、缺乏人文素质等问题。在医生诊治过程中,医为仁术是中医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要素,通过中医临床教学中加强对人文素质的培养,很好地保证了素质教育的教学成果,不但让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知识技能得到了提高,也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加强。在中医临床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可以很好地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人文精神中本就提倡对于人的个性和思想的尊重,通过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将学习活动化被动为主动,这也是现代中医临床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作为一个高风险、高压力、高要求的职业,需要医生有着很好的自我调节能力,遵循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人才培养的自然规律和必然选择。
3.改善医患关系,促使和谐社会生成。随着现代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对于医疗质量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医患关系不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重点,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在医疗行业中往往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良风气,不良风气的产生往往是因为不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医疗管理制度不完善等等原因。这些不良风气的产生直接导致了医患关系的紧张和医疗冲突的发生。通过提高医生的人文素养,加强医生的人文精神,可以有效地改善医患关系,促使和谐社会的生成。
三、中医临床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和不足
我国中医药学校对于人文素质的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实行,经过三十年的发展,现在还处于不够完善的阶段。很多中医专业的学生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评判标准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缺失。学生往往更重视专业知识和分数,忽略了对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导致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师资人文素养还需完善。很多中医院校的师资自身就缺乏人文素养和对人文素养培养的能力,直接导致了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中医人文特色,学生在实践中不但不能很好地通过中医诊断思维来解除患者的病痛,也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同时很多中医的人文类教师大多毕业于师范大学或综合性大学,教师本身对中医药专业的知识就比较匮乏,这也间接反映了师资力量的不足,从而导致了中医临床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缓慢。
2.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缺乏。目前中医专业的教学为了提高中医专业的专业性,还加入了很多现化知识,所以在招生中往往大多为理科招生。在课程体系中,“重视专业,忽视人文”成了大多中医药学校的普遍问题。据相关统计,我国中医院校平均设置41门课程,其中中医专业课、医学基础课、西医课程占到总课时的87%,而人文类的课程只占总课时的8%,与中国相比较,大部分欧美发达国家医学专业中人文类课程在总课时的比例往往达到20%—25%,对于中医这一门富含中华传统美德和哲学思想的学科,在人文课程的开设上明显反映出不足。即使在少量的人文课程的体系中,对于人文素质培养的实效性和专业性也非常缺乏,导致课程教学的质量得不到提高。
3.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思想认识不够深刻。有一些学生错误地将人文类课程比作“思想课”,认为教学内容都是一些空洞、过时的说法。甚至觉得平常医学知识课程比较繁重,人文课程是休息、调剂的时间,学不学都无所谓。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社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学生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的思想认识不够深刻,这极大地影响了中医院校人文教育的培养。
四、中医临床教学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
1.提升教师人文素质带动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要想有效提高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首先就要求中医临床教师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在带领学生接触患者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不但要注重对于知识技能的吸收,还要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以便更好地将自身的人格和道德魅力渗透到中医临床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还要充分展现对于患者生命和需求的尊重,为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2.加强对经典著作的学习和研究。中医经典著作在中医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就算是科技发达的现在,很多中医经典著作依然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例如《黄帝内经》有云:“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又例如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张介宾在《类经序》里把《内经》分为十二类:“夫人之大事,莫若死生,能葆其真,合乎天矣。故首日摄生类。”从以上著作中能看出古代医学家都非常注重生命的可贵和重要性。通过学习中医经典著作,品味古人的人文精神和道德风尚,将“以人为本,医疗保健,健康服务,促进和谐”的医学理念根植于心。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多学习中医经典著作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3.开展多元化医德教育,帮助学生建立社会责任感。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有部分医生将拿回扣、收红包作为增加收入的来源,从根本上忽视了医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医德。作为一名好的医生,光是有高超的医术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在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建立上多下功夫。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那些医生中的正面典型,对其进行榜样教育,对于那些违规违法的医务人员要开展警示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医德培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五、总结
在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要始终贯彻对人文素质的培养,在学习中医临床知识的同时,注重和开拓人文素质的培养。作为教师,首先要在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做到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进取心、同情心和人文情怀,提升学生的个人价值,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孙晓生,谢波.中医药文化精髓与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J].中国当代医药,2016,(31):64-65.
[2]李艳.医学生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的培养路径探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13):230.
[3]詹碧华.知识经济时代下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4,(21):166-167.
作者:虎志辉 金玲芬 单位:昆明卫生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