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急诊休克患者中高级创伤护理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急诊休克患者中高级创伤护理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急诊休克患者中高级创伤护理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高级创伤护理在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旨在为临床更好的护理相关患者提供依据。方法主要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本院急诊科室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共计1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分组原则进行分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的基础护理,试验组额外给予高级创伤护理措施,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有效抢救时间以及救治成功率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有效抢救时间(20.32±3.6)min短于对照组(29.32±4.1)min,试验组的抢救成功率(98%)高于对照组(84%),两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期间使用高级创伤护理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加强针对性护理措施,积极治疗抢救休克患者,保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服务,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关键词】创伤;急诊科;创伤性休克;致病原因;应用研究;效果分析

近几年急诊科创伤性休克临床发病率较高,且危险性较大,主要是创伤累及内脏造成主要脏器的损伤、大出血、剧烈疼痛、恐惧心理等多种因素作用下而导致的机体代偿失调综合征[1]。导致创伤性休克的常见原因主要有交通意外伤害、高空坠落、机器损伤、打击伤等等。近年来交通意外以及高空坠落引起的急诊创伤患者有增加趋势,一般患者伤势严重,甚至出现生命危险。治愈后也会对以后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也会给经纪上带来沉重的负担。一旦有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需要及时有效进行急诊救治,而急诊救治成功率的高低除了与治疗本身有关之外,护理干预措施是否得当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2]。本研究以本院接收的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使用高级创伤护理服务的干预措施,比较两种护理对抢救结局的影响情况,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研究对象的选择来自于我院急诊科2017年12月—2018年12月的创伤性休克患者100例,将入选对象均分为两组进行实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入选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37~75岁,平均年龄(49.38±15.27)岁。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48.27±16.0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经过院领导以及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两组入选研究对象排除混杂因素的影响。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主要有及时抗休克的治疗,并做好对患者常规生命体征的密切监测,实施心电监护,开放气道,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实施心肺复苏,建立静脉通道,并进行有效的止血处理[3]。

1.2.2试验组试验组患者额外给予高级创伤护理服务,保证患者在及时接受抗休克治疗的基础上提供良好的护理措施,主要内容如下:(1)抗休克护理。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要及时进行抗休克护理,建立至少2条静脉通路确保正常循环,越快建立静脉通路效果越好[4]。同时要做好保暖、止痛和止血护理。做好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工作,根据患者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及时根据测量情况予以补液。特别要注意的是,若患者合并颅脑损伤,在补液过程中要预防脑水肿,对输入低渗液量进行严格控制[5]。(2)多发伤护理。严重创伤性休克伤情严重,一般伴随多发骨折,患者入院后早期仍处于危险时期,病情危重未脱离生命危险,此时如果对多发骨折进行处理可能会加剧创伤情况。另外,患者通常伴随多器官损伤,如肝肾破裂等,临床需要手术探查,但为了避免加剧患者创伤,所以一定要谨慎对待,避免造成失血过多[6]。需对患者进行骨折固定,由于患者失血较多,身体进入应激状态,各项免疫防御机能受损,血液凝血功能减弱,从而造成身体极易发生感染,如果采用内固定方式,需切开复位,此时患者感染风险很大,因此在护理时采用简单的外固定和牵引是最佳方案,在不加剧创伤条件下避免继发损伤[7]。除多处骨折外,多处器官组织损伤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严重创伤性休克常见会阴撕裂,当伤口感染后会扩散感染至直肠和泌尿生殖器官,如此一来排泄物加重了感染情况,患者伤后的腹膜后血肿症状是细菌繁殖的温床,这就使得继发感染症状被放大。再加上患者身体抵抗力极低,抗感染能力较弱,所以必须及时预防和护理伤口感染,阻止其进一步扩散。在围手术期尽早应用甲硝唑和广谱抗生素,应用全胃肠外营养,减轻泌尿系统感染症状[8]。(3)伤口出血护理。受到严重创伤的患者都有伤口出血的临床表现,出血会导致休克等严重的并发症,所以及时进行止血的治疗是预防和治疗休克的重要措施[9]。严重创伤患者伤口出血症状较为复杂,护士一定要进行全面的止血措施,并且采用合理的止血方式进行止血,一般可以通过加压包扎或者止血钳进行止血的方法。用纱布填塞的方法在出血部位进行局部止血吸收出血,如果出血部位发生在一些隐蔽的内脏部位,那么要通过穿刺的方法进行止血部位的确诊[10]。只有确定了出血的部位,才能够进行下一步的手术治疗措施。如果患者的一些伤口创伤程度能够通过清创后Ⅱ期缝合进行治疗,就需要在充分止血后,3天后方可将纱布取出。(4)预防感染护理。急诊科室创伤性休克的患者临床症状比较严重,在治疗期间需要进行介入性插管治疗,建立静脉通路,保证身体正常体循环的畅通[11]。这就使患者罹患感染的几率大大增加。在此期间,要格外注意预防感染的护理操作,也是整个护理疗程最为关键的步骤。护理人员保证在治疗的各个环节做到所用器械均是无菌消毒后安全的前提下使用,医务人员进行抢救时做好手的消毒处理,手术室环境清洁无菌。在进行插管治疗时对导管做好消毒以及菌群的培养,及时更换不合格的导管,保证患者的治疗是在及其安全和周密的情况下进行的。

1.3评价指标

治疗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救治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主要包括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有效抢救时间,以及最终治疗的成功率两个指标。有效抢救时间为接到患者入院后术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至手术正式开始前的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为0.05,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验组有效抢救时间(20.32±3.6)min短于对照组(29.32±4.1)min,试验组的抢救成功率(98%)高于对照组(84%),两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结论

急性创伤性休克属于临床常见症状,其患者具有病情危重、死亡率高等特点,对患者身心健康乃至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且容易引起医患纠纷事件[12]。急诊严重性创伤休克患者的急救黄金时间为伤后10min,若能对其伤情予以有效治疗干预,则可降低急诊严重创伤患者死亡率。所以急诊一定要把握最佳治疗时机,这是救治的关键所在。一般患者出现休克症状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极易出现出血、神经损伤甚至死亡等症状,与此同时要加强基础护理措施的使用[13]。高级创伤护理主要以患者休克症状为中心制定一系列抢救护理操作,其主要是在落实护理人员职责的基础上,加强基础护理以达到提高护理服务水平的目的。高级创伤护理的应用可促使护理人员将从简单完成护理任务的护理模式,转变为全过程、全方位、无缝隙护理模式,从而全程参与患者急诊、抢救和送转过程,避免交接不清所致病情延误等不良事件,提升抢救成功率。近几年来,国内医疗技术水平大幅度提升,提升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时间为医疗发展综合需求,其中护理模式的选择至关重要。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过高级护理后,患者的治疗情况良好。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效抢救时间较短,试验组的治疗成功率达到98%,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要明显高出很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与李楠[14]的研究结果一致,主要是因为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时间很关键,时间就是生命,把握好关键的每分每秒,这对愈后患者的恢复有积极意义。使用高级创伤护理服务,重点培养护理人员对急诊科室的重视程度,在每一环节都要打起十分精神,在一般护理原则的基础上加深高级护理服务的意识。对休克患者及时调整体位,保证呼吸系统通畅,减少体内有毒物质的蓄积,为医务人员的抢救赢得更多的时间。综上所述,高级创伤护理在急性创伤性休克急诊治疗中应用效果良好,可以在有限的抢救时间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对于患者预后各项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徐静.急救护理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4):173-174.

[2]潘思英.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C].第十一届全国院前急救学术大会论文集,2015:612.

[3]马明丹.早期院前急诊护理干预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15):159.

[4]周小舟.严重创伤性休克病患实施急诊护理风险以及人文护理安全措施[J].心理医生,2018,24(33):190-191.

[5]钟柳梅.急诊科创伤性休克的护理干预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6):1117-1118.

[6]黄丽,王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21):2907-2909.

[7]马慧敏.急诊护理路径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乡村医药,2017,24(8):61-62.

[8]刘银霞,陈丹.探讨高级创伤护理在急诊严重创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浙江创伤外科,2016,21(2):405-406.

[9]沈黎文,魏薇萍.创伤评分及其组合评分对急诊创伤患者伤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作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24):1841-1844.

[10]袁牧玲.高级创伤护理在78例创伤急救中的应用效果[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6):123-124.

[11]高远.院前急诊护理对创伤性休克病人抢救成功率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6):12966,12968.

[12]孙立琴,杨萍,圣文娟,等.个体化的疼痛评估与干预在急诊严重创伤患者中的护理实践[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7,12(5):472-473.

[13]李静.优质护理在急性创伤性休克急诊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3):203.

[14]李楠.优质护理在急性创伤性休克急诊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4):188-189.

作者:何最 李王安 单位: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