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AMI患者抢救中急诊护理路径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AMI患者抢救中急诊护理路径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AMI患者抢救中急诊护理路径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干预评价。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2月由120急救送至天津市人民医院的8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护理措施,观察组按照急诊护理路径开展护理工作,分析比较两组的急诊停留、急救、分诊评估、球囊扩张时间,急救效果和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AMI患者急诊停留、急救、分诊评估和球囊扩张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MI患者抢救总有效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MI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应用于AMI患者抢救中可缩短患者急救时间,提高抢救效率,改善抢救效果,并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急诊护理路径

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具有起病急、进展迅速等特点,如果不及时有效救治极易致残或死亡。而能否得到及时急救和急救效果是关乎AMI患者生命健康的关键,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关键在于最佳救治时间内能否接受再灌注治疗[1-2]。使AMI患者在发病后尽早接受再灌注治疗成为急救医学及护理研究的重点。为节约患者宝贵的抢救时间,缩短发病到接受有效治疗的时间差,提高急救质量,改善预后,合理有效的护理模式显得尤为重要[3]。急诊护理路径在循证医学指导下有针对性地制订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案,尽量缩短患者转运、诊治时间,优化急救程序,尽最大努力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4]。为研究急诊护理路径在AMI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干预评价的影响,对120急救送至我院的82例AMI患者进行治疗观察,选取41例AMI患者按照急诊护理路径开展护理工作,最终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2月由120急救送至我院的AMI患者共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20例;年龄36~78岁,平均(52.82±3.69)岁;梗死部位:间壁15例,广泛前壁15例,下后壁7例,高侧壁4例。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龄35~79岁,平均(53.41±3.47)岁;梗死部位:间壁15例,广泛前壁14例,下后壁9例,高侧壁3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纳入与排除标准入选标准:参考《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5]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确诊为AMI;持续胸痛时间<24h;患者及其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研究已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入组前近期接受过手术治疗者;合并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者;合并结缔组织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肿瘤、肺梗死、外周血管血栓形成、血液疾病者;病历资料不齐全或信息缺失者;配合性差者。

1.3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措施,患者经预检分诊后进入抢救室,给予患者氧气支持,严密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及时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药,做好扩张冠脉、溶栓、镇痛等对症处理工作。观察组实施急诊护理路径干预:(1)成立急诊护理路径小组。由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组员均为有急诊护理工作经验的护理人员。组长带领组员征询科内医师意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订急诊护理路径内容和护理路径表,并在护理前对小组成员进行护理路径表内容的相关培训,使其熟练掌握相关护理技能,经考核合格的组员方能上岗。(2)急诊护理路径的实施内容。从接到急诊电话到出诊的响应时间应在5min以内,医护人员应尽快赶赴急救现场,为患者争分夺秒。到达急救现场前,护理人员可以通过电话对在场人员进行指导,安慰患者,使患者保持清醒和稳定的情绪,患者应处于舒适体位,可先进行吸氧治疗。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对患者实施急救,缓解胸痛症状,同时尽快开放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静脉输液治疗,及时对伴有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到达医院后,对患者进行分诊评估并检查,开放绿色通道。分诊评估后,进行“定时、定人、定责、定位”抢救,贯彻落实“危急值”报告制度,2min内给氧,3min内测量血氧饱和度和血压,5min内建立静脉通路、连接生命体征监测仪,10min内采集血液标本。遵医嘱给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合理选择镇痛剂。抢救前,手术室应提前做好准,观察患者有无休克、心律失常、心衰等症状出现。术前对患者进行碘过敏试验,给予500mg阿司匹林和300mg氯吡格雷,右腹股沟备皮。抢救结束后,护理人员将患者送入手术室。

1.4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记录分析两组患者的急救、急诊停留、分诊评估、球囊扩张时间。评价比较两组的急救效果,其中患者经过抢救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明显缓解,心率恢复正常,心功能恢复至I级评为显效;经过抢救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有所减轻,心率恢复正常,心功能恢复至II级评为有效;经过抢救患者各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评为无效[6-7]。抢救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采用自制问卷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满分100分,按照≥90为非常满意,70~89分为满意,<7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5统计学处理

数据收录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以x±s表示计量数据,组间或组内差异行t检验;用n(%)表示抢救效果、护理满意率,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在急诊停留等时间方面比较

观察组AMI患者急诊停留、急救、分诊评估和球囊扩张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抢救效果比较

观察组AMI患者抢救总有效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AMI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AMI患者的冠状动脉长期心肌缺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AMI发病率和致残率高,发病急,病情复杂,进程迅速。AMI临床表现为突发性胸骨后或心前压榨性疼痛、上腹绞痛,严重的还会发热、心律失常、神志障碍、休克等,诱因主要为工作压力大、睡眠不足、情绪波动大、饮食不规律等。如果不采取及时有效措施,极易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患者冠状动脉闭塞超过18min后心肌细胞就会因缺氧、缺血导致坏死,超过3h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坏死区域则会增加至心肌全层的2/3,4~6h会造成穿壁或穿壁性坏死[8-10]。如果AMI患者在冠状动脉闭塞40min后进行再灌注治疗大概挽救60%~70%缺血区域,闭塞3h后进行再灌注治疗仅挽救60%~70%梗死面积。因此,抢救AMI患者的关键是尽早并持续开通梗死血管,改善心肌功能。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大大提高抢救工作效率和成功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满意率。本研究在AMI患者急救过程中采取急诊护理路径,对提高急救成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积极促进作用。根据相关研究[11-12]表明,急诊护理路径能明显提升急救的工作效果,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效果。急诊护理路径能使AMI患者急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护理人员根据急诊护理路径流程细致且有针对性地护理患者,防止在急救过程中发生错误和遗漏。急诊护理路径可有效的提高了护理效率,明显缩短抢救时间。本次研究中采用急诊护理路径的观察组急诊停留、急救、分诊评估和球囊扩张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说明急诊护理路径应用于AMI患者抢救中可明显缩短患者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效率。观察组患者抢救总有效率和护理总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急诊护理路径应用于AMI患者抢救中,提高了抢救效果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作者:高君睿 单位:天津市人民医院急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