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急性心力衰竭急诊患者预见性护理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急性心力衰竭急诊患者预见性护理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急性心力衰竭急诊患者预见性护理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力衰竭急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急诊患者中,选取5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A组与B组,分别接受了常规护理和预见性护理,各26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和满意度。结果:B组的抢救时间短于A组(P<0.05),且抢救成功率和满意度均高于A组(P<0.05)。结论:在急性心力衰竭急诊患者中实施预见性护理,能明显缩短抢救时间,促进抢救成功率的提升,进一步提升了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急性心力衰竭;急诊护理;应用效果

急性心衰是指因为心脏出现急性病变导致心排血量急剧降低,引起组织器官灌注不足。该疾病病情危重,一旦发病,将危及到患者生命安全[1]。因此,该疾病的急诊和救治就是在与时间赛跑,提高急诊速度对快速、有效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2]。护理作为急诊重要的配合直接影响着急诊的效果。本文将对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力衰竭急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展开研究分析,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急诊患者中,选取5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A组与B组,分别接受了常规护理和预见性护理,各26例患者。A组:男性10例,女性16例,年龄52~73岁,平均年龄(62.85±5.46)岁。B组:男性12例,女性14例,年龄51~72岁,平均年龄(62.36±5.12)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一步展开比较。

1.2方法

A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急救仪器准备、准备相关手术器械、配合医生进行救治、检测生命体征等。B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患者整体护理。患者入院后,立即为其安排急诊室和抢救室,并根据其病情、既往病史、年龄、性别等进行护理评估。如果患者处于意识不清状态,需控制患者躯体,避免出现不良动作;如果患者意识清楚,立即安抚患者情绪,指导患者呼吸得以放松,待其情绪稳定后,告知其配合急诊、救治的重要性。保持急诊室、抢救室内安静,密切配合医生操作[3]。对患者在救治过程中的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以便及时将患者异常状况向医生报告而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在抢救完成后,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给予其酸碱、水电解质改善,做好不良症状预防工作。若患者处于清醒状态,及时告知患者病情控制情况、后续治疗方式,同时给予患者心理安抚,以稳定其情绪[4]。随后,向患者家属说明患者情况,给予患者家属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告知其相关注意事项,鼓励患者家属给予患者充足的情感支持。减少探视,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时间[5]。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和成功例数。满意度:采用自制问卷表,≥90分为满意,80~89分为一般,<80分为不满意。满意和一般均计入总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1.0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c2检验,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结果

结果显示,A组与的抢救时间分别是(65.75±13.39)min、(51.27±11.68)min;抢救成功率分别是96.15%(25例)、88.46%(23例);总满意度分别是92.31%(24例)、80.77%(21例)。B组的抢救时间短于A组(t=4.155,P<0.05),且抢救成功率和满意度均高于A组(c2=4.167、c2=5.714,P<0.05)。详见表1。

3讨论

预见性护理是用于急诊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护理模式,通过对患者进行评估,能够判断出患者已经存在或者潜在的问题,根据此制定护理方案,不仅能帮助医生采取有效治疗方案,并且有利于后续主要护理中对病情恶化的控制和对并发症的预防[6-7]。预见性护理为救治赢得了有利时机,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抢救成功率的提升。此外,根据多年临床护理经验,急性心衰发病急,病情危重,患者缺乏相应心理准备,往往心理状态较差。不良的心理状态可能造成患者心衰病情的加重,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对治疗的抵抗行为,均对急诊和救治造成不利影响[8-9]。因此,预见性护理中,在患者入院后便及时进行心理安抚,避免患者出现过大的情绪波动,在抢救后依然重视患者的心理状态。在本次研究中,与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相比,接受预见性护理的患者,其抢救时间更短,成功率和满意度更高。综上所述,在急性心力衰竭急诊患者中实施预见性护理,能明显缩短抢救时间,促进抢救成功率的提升,进一步提升了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雷秋月.分析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急性期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4):266-267.

[3]原俊玲.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急诊救治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8,37(24):40-42.

作者:韦静 单位: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