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急诊医学理论病例导入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急诊医学理论病例导入教学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急诊医学理论病例导入教学

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从理论到理论,学生的参与感不强,不利于培养急诊思维方式。急诊患者发病急,病情复杂、进展快,往往在短时间内出现危及患者生命的重大病情变化,需要医生在短时间内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由学生向急诊医生的角色转换,需要找到适合急诊医学特色的教学方法。本教研室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采用病例导入教学方法,采用真实的病例直接将学生置入直观而又现实的情景模式中,让学生以临床医生的身份直接参与到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讨论和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于急症患者的分析能力,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

1教学方法

1.1搜集病例

课前由教师搜集典型的、特别是教师亲身经历的病例。要求选择病例时,必须紧紧围绕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病例要求诊断明确,病种单纯,病例内容完整,包括相应的影像学检查图像,要有适当的复杂性,适于学生讨论和推理,有助于其理清疾病的诊治思路,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1]。

1.2课前集体备课,统一教学方法

授课前行全体教师的集体备课,讨论教学内容,逐一筛选病例,对入选的病例进行分析、讨论,最终选出最适合的病例。针对入选病例,设计能突出重点和难点的问题,确定课堂讨论方案[2]。

2教学实施

2.1课前引入典型病例

课堂教学以病例为引导,采用启发式课堂教学方法,提出本节讲授内容和重点,开始即引入典型病例并提出相关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例如讲有机磷农药中毒,首先引入真实病例:男性,23岁,在家里被发现昏迷,口吐白沫,身边有呕吐物和敌敌畏药瓶。由急救车送入急诊科。既往健康,1天前曾与家人争吵。查体:T35℃,P120次/分,R26次/分,BP160/105mmHg。昏迷,皮肤湿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4mm,对光反射迟钝。口唇发绀。颈软,无抵抗。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多量湿性啰音。心率120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平坦,无肠型及蠕动波,肝脾肋下未及。四肢无畸形,双下肢无水肿,双侧病理征阴性。配合一些图片、化验单、心电图等。介绍完病例后引出本章内容。

2.2病例分析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结合病例,讲授本章节知识,将病例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引导学生通过真实病例,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和临床诊疗思路。例如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病例,和学生一起讨论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有哪些,如果是中毒,可能是什么中毒,哪些临床资料提示该中毒,哪些资料不支持诊断。例如该患者瞳孔4mm,与有机磷中毒的小瞳孔不符,引导学生仔细追问病史,了解到急救车医生曾给予阿托品治疗。然后再由教师系统讲解有机磷中毒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再次组织讨论,为明确诊断,该患者应做哪些检查,需要和哪些疾病鉴别、如何急救。对于口服农药中毒患者,首要的是洗胃,这时由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昏迷患者洗胃时应注意什么,怎样判断洗胃是否合适,洗胃后还要做什么。药物治疗方面如何达到阿托品化,观察病情应该注意什么。最后教师就本节知识进行梳理,就急诊特色讲解这样的急危重症患者,临床医生如何边诊断边抢救,边稳定患者生命体征边寻找更多支持诊断的证据——这才是临床医生实际工作的状态。培养学生在面对危急重症患者冷静处理,忙而不乱,这样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学生到医生的角色转变。

2.3及时总结归纳

教师在课程过程中要及时总结归纳,分析讲解教学重点、难点,对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难点问题进行重点解答,以帮助学生理清这部分知识内容,理解性记忆。课程最后可以向学生介绍本章节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鼓励学生在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查阅,从而调动学生的研究兴趣,加深对本节内容的理解[3]。

2.4课后再次思考讨论

通过本章的学习,课后由学生对病例进行再次分析,如有疑惑或不理解及时提出,由老师和同学通过讨论,得出结论,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理论和实践知识全面提高[4]。

3病例导入式教学法的思考

3.1掌握好理论和病例的平衡关系

结合教学大纲,重视重要的理论知识的讲授,不能过于偏重临床而忽略重要理论和重要概念,必须兼顾理论与病例讲授。掌握好理论和临床病例的平衡。

3.2认真选择熟悉的典型病例

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深刻理解与掌握,对选择的病例熟悉,最好是亲身经历的病例,能够引导学生对疾病本身及疾病背后隐含的知识进行思考。

3.3有一定的课堂掌控能力

要求教师有一定的课堂掌控能力,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把握课堂节奏,控制好课堂教学时间,把握好问题讨论的具体环节和进度,合理引导学生,能够在预计的时间内完成授课内容。

3.4及时总结归纳

教师对教学内容要注意及时总结归纳,强调本节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掌握本节重点内容,理解难点内容,及时消化课堂知识。

3.5师生互动,注重临床思维的培养

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课堂讨论可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活跃课堂气氛,可以在讨论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5]。

4结语

病例导入教学法是通过引入典型病例,由教师主导、学生共同参与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真实感,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为医学生到临床医生的角色转换打好基础。但病例导入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师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能很好地把握教学重点,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掌握课程进度。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探索、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为临床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

作者:张丽英 张红 倪诤 尚少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