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整体护理干预对急诊颅脑外伤疗效的影响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整体护理干预对急诊颅脑外伤疗效的影响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整体护理干预对急诊颅脑外伤疗效的影响分析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的增加,创伤类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对于颅脑损伤患者,其病情危急、病情发展迅速,且致残率、死亡率高[1]。为此本院予以患者整体护理干预,并获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60例颅脑创伤急诊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女比为15:15,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35.5±10.8)岁;受伤因素:13例车祸,12例摔伤,5例砸伤或者击伤;研究组男女比为14:16,年龄19~69岁,平均年龄(38.6±10.1)岁;受伤因素:14例车祸,11例摔伤,5例砸伤或者击伤。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入院指导、帮助检查等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予以整体护理干预,包括:①调动医院急救系统并配备经验丰富医护人员,观察患者瞳孔、颅内压、瞳孔变化,并严密监测体征变化,若出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②及时彻底的清除患者口腔和呼吸道的分泌物、呕吐物和血液等,并根据病情变化予以吸氧和气管插管;③医护人员立即建立起有效的静脉通路,输入配对血液,必要时进行加压输血,保证患者循环系统正常;④在转运过程中注意保护好患者的损伤部位,并由有经验的医护人员进行包扎;⑤详细记录患者的受伤原因和时间,并作初步诊断,记录途中的病情及处理情况。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抢救效果和死亡情况。

1.4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15d后患者神志恢复清醒,临床症状均消失,可自由活动为痊愈;患者神经功能有所恢复,临床症状缓解,生活可以自理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无好转甚至加重为无效,包括死亡。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抢救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者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抢救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痊愈14例(46.67%),有效13例(43.33%);对照组痊愈8例(26.67%),有效9例(3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颅脑外伤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该病的病情危重且变化迅速,因此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患者必须得到及时有效治疗,而急救前的护理工作对后续的治疗以及成功率也具重要影响。为提高抢救成功率,本院予以收治的颅脑外伤急诊患者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并与常规护理进行比较,从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和抢救效果方面探究整体护理干预对急诊颅脑外伤患者疗效影响。整体护理干预是一种涉及临床医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知识的新型护理模式,针对颅脑外伤患者,需要从观察意识、瞳孔、体征等方面变化,获得患者具体病情,再针对性的进行处理[2]。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痊愈14例(46.67%)、有效13例(43.33%)明显优于对照组痊愈8例(26.67%)、有效9例(30.00%);研究组死亡率为6.67%小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整体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急诊颅脑外伤临床疗效,提高抢救成功率,该结果与饶海冰等[3]的文献研究结果相类似,再次表明整体护理干预在急诊颅脑外伤治疗中的积极性、有效性。分析原因可能在于医护人员立即观察患者意识、瞳孔、颅内压等变化可以立即掌握患者病情,实时监测患者体征变化可以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从而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4]。由于颅脑外伤患者经常出现休克情况,因此在无意识情况下彻底清除分泌物,再根据病情予以患者吸氧和气管插管,可以保整患者呼吸道的通畅,避免病情加重[5]。由于颅脑外伤患者出血量通常较多,机体能量损耗的也较多,因此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可以及时增强血液循环,保证机体血液及能量的供应[6]。另外在转运过程中注意保护创伤部位,避免二次损伤,再由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进行包扎并予以有效处理,详细记录病情的发展,均是为后续治疗做好准备,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综上所述,整体护理干预对急诊颅脑外伤疗效的影响良好且显著,可缩短患者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还可以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