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重构探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重构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重构探究

摘要:“1+X”证书推行是中国职业教育转型的重要内容,高职院的课程体系是完成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为深化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重构课程体系是紧要任务。根据“1+X”证书试点内容,探索课证融合方式、课程体系重构方法和路径、模块化课程改革思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1+X”证书;课证融合;课程体系重构;模块化课程

2019-01,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下简称“职教20条”),提出要“推进资历框架建设,探索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X”证书制度是“职教20条”的重要改革部署,也是重大转型升级。2019-04,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随后,首批启动的6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中包括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领域的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019-10,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10个证书试点院校,12月,公布的第三批77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第三批中包括建筑工程专业领域的装配式建筑构件制作与安装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本文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探索如何将“X”证书内容模块化融入专业课程。

1“1+X”证书制度试点实施的意义

“1+X”证书制度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中国现代化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因此,“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1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国家深化职业教育改革,“1+X”证书制度是其中的重要举措,实施“1+X”证书制度有利于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健全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促进人才培养国际化,对中国职业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1+X”证书制度的实施,学生在获得“1”学历证书的同时,可以有机会取得“X”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X”个技能等级证书代表学生具备了多个职业技能,打破了专业的界限,是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方式。该制度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1.3推动三教改革

通过“1+X”证书试点建设,高职院校探索符合人才培养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X”证书内容的融入,推动了课程体系重构,课程内容模块化改革,针对课程内容开发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同时对教师职业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师资培训提高教师能力,推动教师创新团队建设。

1.4增强高职院校社会培训能力

“职教20条”中明确提出,“落实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通过“1+X”证书试点建设,丰富教学资源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增强对社会提高高质量培训的能力。

1.5推动实训基地建设

“X”证书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训基地是人才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场所,通过“1+X”证书试点,加强高水平实训基地的建设。

2“X”证书内容融入专业课程的思路

对于“1+X”证书的实施,专业课程体系在原有的基础上要融入“X”证书的内容,可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把证书内容以模块化形式划分到专业课程中,通过学习这些课程的模块,根据课程开设顺序,学完内容后,可以考取相应证书;另一种方式是在基本课程体系中根据需要,满足总课时要求的情况下增加专门培训提高类的课程。两种方式相结合,将“X”证书内容落地,重构课程体系,对于课程的设置、开设顺序、课程内容等作出调整,既保证“1”学历证书的取得,又保证可以获取相应的“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X”证书的课程融合是将“X”证书内容以模块化形式划分到对应的专业课中,专业课程中如果没有此内容,直接增加该内容作为新模块;如果已有此内容,整合为课程模块。但不要忽略“1”的内容,课程内容要大于“X”证书的内容。同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从初级、中级、高级以及多个证书方向考虑,将全部内容都融入到课程体系中,为不同层次的人才根据能力获取不同等级、方向的证书提供课程支撑,可以通过课程模块的自选、组合考取相应证书,也为开展社会培训提供课程资源。

3“X”证书内容融入专业课程的方法

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建筑工程信息模型(BIM)和建筑工程识图试点的两个证书为例,依据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将内容、技能标准划分到相关专业课程中,以模块型式融入课程。根据职业技能证书的多样性和等级化,搭建复合化、层次化的课程体系框架,完成“1+X”专业课程体系重构和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以BIM证书的中级结构方向为例,模块划分如图1所示。其他证书按照相同方法,将证书内容和标准划分到相应课程中,有些模块是多个证书共同需要的内容,不需要重复划分。

4课程体系的搭建

在原有课程体系中,根据“X”证书融入的内容,调整课程开设顺序,共同需要的基础课程先开设,同时对职业技能培养整体作出规划,对应考取的证书也做整体的时间规划,既要符合专业知识学习的客观规律,也兼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获取。在总课时允许的情况下,可单独开设职业技能证书培训课程。课程体系搭建考虑专业群建设如表1所示。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第一学期结束,学生可以考取建筑工程识图初级证书;第二学期结束,可以考取建筑信息模型(BIM)初级证书;第三、四学期结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考取建筑识图中级某个方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者获取建筑信息模型(BIM)中级某个方向的等级证书;第五、六学期,可以根据兴趣和能力选择考虑建筑工程识图和BIM高级证书。

5结语

实行“1+X证书”制度是搭建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桥梁,是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大创新举措,是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的重要机制,也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制度保障。“1+X”证书的实施,需要职业教学院校不断的创新和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是“1+X”证书落地的根本保证,职业教育在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方面还有很长的路,全国职业院校要共同努力,早日完成转型,为国家培养更多复合型高技术技能人才,助力中国民族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刘骞,沈言锦,黎修良.“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重构研究[J].成人教育,2020,40(5):74-78.

[2]李晓嵩.浅析高等职业教育“1+X”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20(18):361-362.

[3]田立臣,杨玉光,祁丽丽,等.以职业能力为中心构建建筑类职业院校“1+X”模块式课程结构体系研究[J].居业,2020(2):158-159.

作者:郭宇 单位: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