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课程资源建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课程资源建设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课程资源建设

摘要: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围绕建筑业需求岗位群设置组成,在教学课程体系中,具有共同的专业课程基础,可以共用实训和实践基地。通过持续推进课证融通,打造共享型专业群资源示范中心。通过完善专业群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构建模块化课程资源,开发活页式实践教材,推进“互联网+教学”改革,融入课程思政,构建职业培训教育资源等措施一体化推进专业群课程资源建设。

关键词:专业群;课证融通;模块化课程;活页式教材;职业培训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围绕建筑业需求岗位群设置组成,各专业在建筑业技术领域具有相近工程对象。在教学课程体系中,具有共同的专业课程基础,可以共用实训和实践基地[1]。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近20年的办学中,依托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积累了土建类师资专业团队,逐步形成工程造价、建设工程管理、市政工程技术等专业。学院是浙江省建筑业院校产学研联盟理事单位,学院积极对接湖州市建筑业产业布局,根据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设置专业培养方向,围绕优势专业发展,形成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呈现出鲜明的建筑业特色。学院联合建设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区域骨干企业成立了湖州市建筑业产教联盟,下设建筑工程、造价工程、市政工程等专业委员会,通过健全推进机制、创新工作举措,全力推进学院专业群协同发展。专业群课程资源建设是专业群建设的重点,直接关系到专业群人才培养,对探索高职土建类专业群课程资源建设具有现实意义。在专业群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主要通过持续推进课证融通,打造共享型专业群资源示范中心,充分体现专业群课程资源共享优势。专业群建设例如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力学、建筑材料与检测等课程全套教学资源库,包括教学标准、教学课件、习题库等。在重点建设省精品在线课程的基础上,重点培育建筑工程预算、BIM技术基础应用等校级在线精品课程。开发手册式、活页式教材等校企合作教材,开发基于“1+X”证书的课程资源模块,开发育训一体的课程资源。

1完善“平台课+核心课+岗位课”的专业群课程体系

围绕核心岗位群和职业核心能力,建立平台+核心+岗位的课程体系(图1),确立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建筑施工技术、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等核心课程,逐步优化课程教学标准,在选用国家规划教材和优秀教材的基础上,逐渐完善教材体系。建立完善的课程准入及退出机制;构建规范、完整、高质量、能满足学院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的课程体系;课程的设置要符合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并加强对精品课程建设的支持。

2制定专业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师授课计划的制定依据,需明确课程定位和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明确课程的目标,注重课程总体设计,明确课程素质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明确授课内容;明确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明确课程授课保障措施。以“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为例:建筑识图能力是高职土建类学生从事建筑业专业岗位的基本能力,无论是施工还是造价,图纸是工程师交流沟通的语言。该课程在众多课程中具有专业基础性,是学好后续建筑结构、建筑施工组织等课程的基础。本课程设计思路是依托施工员、质量安全员岗位能力需求,以实际工程项目图纸为载体,结合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将装配式建筑结构等融入教学模块。以真实工程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驱动,不同专业图纸学习阶段结合不同的国家标准规范、标准图集,认真学习图纸,读懂悟透图纸含义。

3基于“1+X”证书的构建模块化课程资源

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融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和职业技术专业教学标准,进行“课证融合”的教材开发。加强BIM等级证书、装配式建筑证书教学资源建设,开发BIM建模模块、BIM技术与项目管理模块、预制装配式工程技术、现场施工安装等模块培训所需要的试题库、视频、音频等教学资源。根据社会、市场和学生技能考证需要,按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整合成不同的在线开放课程模块,方便专业群不同专业有针对性开展教学、职业技能考证工作;按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要求将内容设置为不同的教学模块,每个模块设定为不同的学分。模块化资源建设完成后,教师可以结合自身教学和实践工作经历选择教授某个模块,对不同模块可以采取不同授课方式授课,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4重视手册式、活页式实践实训教材开发

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现有实训教材通用性弱,基于工作任务分析的活页式、新型工作手册式教材是适合产教融合新形势下教学的教材形式。根据专业群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质量与安全管理、预算软件应用等实训的实训内容,从建筑企业岗位出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材开发思路,以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通过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形成系统化的职业能力清单,并以各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学习单元,实现教材活页化,将职业能力落实在操作过程中,实现手册化。新型教材在内容上由若干学习任务组成,每个学习任务包含若干学习活动,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引导性的学习问题,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引导性问题完成该学习活动。

5推进“互联网+教学”改革

为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互联网+”教学改革,在学院现有省级精品在线课程的基础上继续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力度,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材形态,开发专业课的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材,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以嵌入二维码的纸质教材为载体,嵌入视频、音频、作业、试卷、拓展资源、主题讨论等数字资源,将教材、课堂、教学资源三者融合。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新形态教材在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方面的作用,不断提高课堂和课程教学质量。

6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融入建筑行业特色的课程思政

在教学中突出价值引领,在课堂教学上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近三十年以来,我国在建筑工程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和突破,对学生进行主人翁意识教育,树立民族自豪感;在教学方法上,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将时代的、社会的正能量内容引入课堂,充分挖掘蕴含在相关知识中的教育因素,激励学生成长成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校外实训基地,磨练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建筑类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一线工作岗位,工作条件相对较差,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就业岗位,通过实训课程让其有思想准备,逐渐磨练其吃苦耐劳的品质。

7育训并举,构建职业培训教育资源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特色鲜明的职业属性,作为和产业对接紧密的建筑业,要积极开展培训为地方建筑企业员工进行技能提升。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夯实“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根基。依托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实训基地开发适合不同层次需求的多种形式培训项目,制定职业技能培训标准,全面开展建造师培训,企业员工培训、职业继续教育,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提升产业工人的“工匠精神”和建筑工业化技术技能,为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服务。

8结论

在专业群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持续推进课证融通,打造共享型专业群资源示范中心。通过完善“平台课+核心课+岗位课”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基于“1+X”证书的构建模块化课程资源、开发手册式、活页式实践实训教材、推进“互联网+教学”改革、融入建筑行业特色的课程思政、构建职业培训教育资源等措施一体化推进专业群课程资源建设。

参考文献

[1]胡计虎.“双高”专业群建设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融合发展[J].教育与职业,2020(13):51-56.

作者:陈宇峰 汪洋 谢瑞峰 郁乐乐 单位: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