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探析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训练联合脑功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104例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2例。两组患者采取脑卒中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脑功能障碍治疗仪,评估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生存质量、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1)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总体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O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日常生活量表(ADL)及ET-1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康复训练联合脑功能障碍治疗仪能有效减轻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改善预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康复训练;脑功能障碍治疗仪;生活质量;脑卒中;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脑卒中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具有起病急骤、病情变化快、致残率与致死率高等特点[1]。认知功能障碍是该病常见并发症,指发生轻度记忆受损或认知功能障碍,该病介于痴呆及正常老化之间,若得不到及时救治,易引发血管性痴呆[2]。药物及康复训练等非药物措施是目前临床治疗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手段,药物疗法虽然对认知功能障碍具有一定效果,但长期服用易引发多种不良反应。临床研究证实,康复训练、物理治疗等非药物干预在治疗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面得到一些临床学者的认可[3]。本研究将脑功能障碍治疗仪联合康复训练用于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获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104例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2例。对照组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46~73)岁,平均年龄(58.88±3.62)岁;研究组中男32例,女20例,年龄(44~74)岁,平均年龄(58.68±3.82)岁。两组一般资料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患者诊断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年)》[4],经影像学检查确诊,均合并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5](MoCA)评分<26分。排除标准:合并脑出血、脑肿瘤、脑部创伤史者,患有造血系统疾病、消化道疾病、心衰及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者,存在严重言语、听力及视力功能障碍者,有脑电磁禁忌证者。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康复训练,包括①阅读训练:指导患者进行阅读训练,如阅读报纸、书本等,每天约300字,并针对阅读的内容予以分析评价;②计算力训练:指导患者通过计算100内加减法或购买生活用品等方式进行计算力训练;③定向力训练:通过让患者回答所居住社区、街道、楼层或房号以及当前年月日时间等方式完成定向力练习。上述训练均由患者独立完成,每天1次。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脑功能障碍治疗仪治疗。患者取半卧位,待患者平静时予以配戴脑功能障碍治疗仪,分别于双侧枕叶、颞叶和额叶所对应的头皮投影区域放置治疗体,治疗仪频率设置为50Hz、磁场强度设置为17mT,每次0.5h,每天一次。14d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6个疗程,各疗程间间隔3d。

1.3观察指标

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6]评估两组认知功能,内容主要为计算力、记忆力、定向力、视空间运用力等,满分30分。根据MMSE量表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疗效指数=(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显效指疗效指数不低于20%,好转指疗效指数12%~20%,无效指疗效指数<12%。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两组患者预后生存质量,量表内容共14项,以4级评分法评分,总分56分。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患者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1)水平。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经SPSS20.0处理,计量资料用sx±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总体治疗有效率(94.23%)显著高于对照组(8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记忆力、定向力、语言能力、计算力、视空间运用能力及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记忆力、定向力、语言能力、计算力、视空间运用能力及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治疗前后ADL、NO及ET-1比较

治疗前,两组NO水平、ADL及ET-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O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ADL及ET-1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脑卒中病灶大小、位置及血液循环障碍均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特别是颞叶、额叶等部位受损会直接引发认知功能降低。随着脑卒中患者脑白质病变、神经递质受损程度的增加,其认知功能障碍程度也越高[7]。此外,脑卒中患者血液循环受阻可引发炎症级联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并导致神经细胞缺血坏死,认知功能进一步受损。研究发现,康复训练有助于促进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定向功能及代偿记忆能力的提升[8]。有研究报道,综合认知训练能有效改善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部分认知领域[9]。虽然康复训练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获得一定认可,但缺乏规范且统一的量化标准,加之部分患者依从性较差,特别是对训练时间与频率把握难度大,致使临床治疗效果存在分歧。近几年,无创颅脑治疗技术的广泛使用,不仅能改善人体运动功能,还能调节其记忆力、理解力及语言功能。脑功能障碍治疗仪通过时变磁场在患者机体诱发感应电流,借此刺激机体内的神经组织,进而为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运动功能受损提供积极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案。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体治疗有效率、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程度均优于照组(P<0.05)。究其原因为脑功能障碍治疗仪通过经颅刺激不仅可促进脑供血及脑代谢改善,提升神经组织对缺血的耐受性,加速白质修复与生长,还能调节多种蛋白、受体及神经元兴奋性,最终促进神经功能与认知功能改善。综上所述,联合康复训练与脑功能障碍治疗仪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提高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赵美英 单位: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