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新课改问题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课改问题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新课改问题分析

一、新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1.一部分教师观念仍然滞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一部分老师还没有从应试教育的束缚中摆脱出来。不少教师和学校一切为了分数,而进行教育教学,无视课程的“育人”功能,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在课程实施中,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作用,忽视学生自主发展的要求,学生主体性严重缺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进行“填鸭式”的满堂灌,课堂成为教师的“单一声音”和“一言课堂”。学生丧失了参与教学过程的权利与机会,一切都听命于教师的安排,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被看做是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的机器。此种课堂教学,既无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又无视他们在课程实施中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更是一句空话。

3.课业负担依旧十分沉重。课业负担过重一直是制约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瓶颈。虽然教育部、各级教育行政机关三令五申进行减负,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为解决学生升学、就业等一系列问题,学校并未真正贯彻落实。学校下达给各班级升学指标,教师超负荷地给学生授课、补课和布置作业,使得学生长时间埋于“题海”之中,加班、开夜车,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身心极其疲惫,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4.师资力量仍然比较薄弱。教师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体,是推行新课程改革的关键。然而,目前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跟不上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在近几年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创新意识的欠缺也渐渐显露出来,他们原有的知识体系和教学理念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教学方式和手段也不能适应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此外,现阶段进行的教师培训注重知识方面,忽视了对教师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的相关培训和指导,因此很难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师资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二、对策

1.进一步转变观念,树立现代课程理念。人的活动受其思想支配,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可能产生什么样的行动。更新教育思想,转变课程观念,既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主导,又是今后课程改革的先导。要推进课程改革,必然要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坚定不移地推进素质教育,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和为了一切的学生”的现代课程理念。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地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突破了以往单纯以“知识与技能”为取向的片面性,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整合为一体,反映了“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课程理念。

2.打破单一,推进综合化的教学课程。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课程结构单一的局面,需合理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体现均衡性、选择性和综合性。根据教育部对基础教育课改的相关精神,课程内容应在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体现国家对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习的基本要求。因此,在课程结构上,要合理设置融合课程、综合课程、隐性课程、活动课程各学科内容的比重,使之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均衡、合理。所以,应建立由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组成的新的课程结构体系,积极稳妥地走向课程的综合化。只有这样,课程内容才能反映现代化与时展的要求,才能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才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新课改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淡化教师的权威和长官意识,在课程实施中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改变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并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我导向学习”和创新意识。针对我国学生主体意识薄弱、社会适应能力较差的缺陷,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加强与学生的沟通,通过探究过程和思考过程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合作的过程,并学会学习。其次,可以设计一些有实质性的针对农村的活动内容,包括主题鲜明且具有启发教育意义的班团活动、兴趣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实质性的活动,让学生增强主体意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特长。

4.落实“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的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既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导,又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实施基础教育改革所要考虑的关键。要推进基础教育改革,首先就要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树立“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的现代课程理念,并将其落实到实际教学中。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明确地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整合为一体,反映了“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代课程理念。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基础教育价值观,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活动开展、评价的实施等方面都将“以人为本”的观念落到实处。教育培养的是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人,基础教育应该为人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当然,在培养学生能力素质与精神素质的同时,绝对不能轻视知识技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