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小议基础课程改革的英语教师培训需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小议基础课程改革的英语教师培训需求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小议基础课程改革的英语教师培训需求

一、教师基本情况

接受本次调查的176位英语教师受教育状况良好,89.8%的教师具有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86.4%的教师毕业于师范类院校,93.7%的教师具有教师资格证。另外,多数教师拥有繁重的工作量,47.2%的教师每周有10到15节课,31.8%的教师一周有超过15节课。在所有的参加调查的英语教师中,27.3%的教师任教班级有50到60名学生,602%的教师任教班级的学生人数超过60人。此外,每天英语教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批改学生上百份的作业,如此繁重的工作使他们很少有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和自我提高。

(一)教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了解情况

教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的了解程度的深浅将深刻影响新课改的实施。在这一部分主要对以下三个问题进行调查分析:1对《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的了解程度;2对高中英语教学目标的认识;3对各具体英语课程目标的关注情况。在176位参与本次调查的教师中,仅有5.1%的教师对《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有深入的了解,71%的教师了解其部分内容,21.6%对它有一点了解。这表明对河南省高中英语教师进行更多的有关新课标的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从教师的教学目标看,大部分(66.5%)的教师仍然认为教学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升学考试,他们的教学是以考试为指挥棒,考试怎么考,他们就怎么教,而不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31.8%的教师认为教学目标是为了使学生能够与外国人自由地进行交流,19.3%的教师把帮助学生了解国外文化放在第一位。从具体课程目标来看,语言知识(68.2%)最受教师们的青睐,其次是:语言技能(40.3%),自主学习能力(39.8%),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69%),情感、态度、价值观(347%),跨文化交际能力(273%),学习策略(216%),个性(148%)。这说明虽然大部分教师对《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认识和了解,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他们的教学思想、教学行为仍受传统教育理念的严重影响。面临高考和升学压力,教师的关注焦点依旧停留在“双基”上。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期望他们的孩子能够顺利通过高考进入高等学府深造,教师和学校也往往把教育教学的成败建立在考上大学尤其是重点大学的学生的数量上。因此,当务之急应加快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避免单一的语言知识的传授,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二)教师在职培训需求分析

优秀教师是保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之一,教师在职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在176位英语教师中,42%的教师没有参加过任何形式的教师进修或培训活动,只有16.5%和18.8%的教师分别参加过国家级和省级的教师培训。此外,一半以上(62.5%)的教师认为他们所参加过的教师进修培训完全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在自身知识结构方面,分别有20.5%、19.9%、15.9%、15.3%、14.2%的教师认为自己在教材教法、教育科研、英语语言教学理论、英语专业知识、跨文化交际知识等方面最欠缺。同时,在自身能力方面,30.7%的教师认为自己最欠缺的是科研能力。此外,分别有17.6%、16.5%、15.3%的教师认为自己最欠缺结合教学实际、灵活有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利用现代化设施进行教学的能力,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这表明河南省高中英语教师迫切需要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教科研水平。同时,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具有专业发展意识。根据调查,所有教师都认为进修培训是必要的。关于教师参加培训的方式,48.9%的教师愿意参加短期脱产培训,26.1%的教师青睐学历培训,15.9%的教师喜欢进行有指导性的研讨活动。而在回应“您在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的选项时,除了升学压力(55.1%)、班额过大(43.2%)、缺乏教学设备和教学条件(41.5%)等因素外,有364%的教师认为缺乏指导和培训,307%的教师认为自身对新课改实施准备不足。因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有必要尽一切努力创造良好的教师培训环境,为教师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

二、调研建议

本次调研反映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河南省教师在职培训的成绩,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培训模式单一、培训机会匮乏、培训内容空洞、缺乏连续性和针对性、培训质量低下等。为提高教学质量,迎接新型的、有时代特色的教育观提出的挑战,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有必要采取相应措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加强师范教育发展

师范类院校担负着培养有能力有素质的教师队伍的重大责任。一方面,师范类院校要加强相关课程的开发,尤其是对那些与训练专业技能、提高教师素质和培养新课标理念相关的课程的开发,如新课程理论、二语习得、课程设计、语言教学技能、课堂管理策略、教育评价技能、英语教学研究等。另一方面,师范类院校应增加在校学生的实习时间。一般情况下,我国大部分师范必要增加在校师范生在中学的实习时间,使他们有机会把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我国基础教育英语教学实际,以激发他们树立更明确的目标,努力提高自身能力。

(二)组织新任职教师进行职前培训

大多数新任职教师大学本科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任教充当一线骨干教师。虽然绝大多数都已持有教师资格证书,但这些英语专业毕业生职前在校教育显然不尽完整、系统。他们平日的学习主要只集中于课堂学习,很少涉及教学职业相关的其他活动,而真正的实习实践活动时间短,接触到的情境与正式的学校教育情境存在差异。因此,在新任职教师上岗前,学校领导应邀请一些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和新课改专家对他们进行指导,以激发他们的职业热情,帮助新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基本技巧、进行教学实践,形成终身教育理念。此外,任职前新教师还应充分熟悉新课改的实施背景以及新课标中的全新理念。

(三)重视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

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的最好途径就是开展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活动。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是一对孪生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不能分离。校本教研的过程就是校本培训的过程,校本培训需要采用校本教研的形式[。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能使所有教师都有可能参加到活动中。相对于脱产教师进修培训而言,校本培训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目标明确性、形式灵活多样性、组织管理独立性。校本培训可以以各种形式组织开展,如集中培训、分散培训(同侪观课、研究项目等)、教师间为解决教学实践中的疑难问题而进行的经验交流等。校本教研所研究的问题不再是来源于研究者或教授的课题,而是来自教师每天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难题。这样可以帮助教师更加关注教学实践以及新课程实施中的困难。教师相互间应定期听课、评课,对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讨论。应把来自不同学科、班级、学校的不同年龄段的教师组成研究小组,让他们能在同一个研究小组中相互交流教学经验。最重要的是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活动可以相互融合为一个基本的框架,即“教学———问题———研究———培训———再实践”。

(四)创建“以人为本”的合作型校园文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新课程理论为核心,构建以人为本的合作型校园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教师的文化修养以增强校园的文化价值。首先,为广大教师创建理想的工作环境和和谐的工作氛围。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应该加强教师间的合作,促进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培养团队精神。其次,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应该为教师间共同工作如开展多样的集体活动、同侪观课、协作教学、建立教研组、开展专题研讨会等提供平台。另外,教师间的合作不应该仅限于同一学校、同一年级、甚至是同一专业。再次,建立激励机制,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学校主管部门应将对教师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教师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以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最后,无论从资金上还是从培养教师能力上,各层次教育主管部门都应开拓渠道,加大投入,加强现代课程资源的开发,为教师教学、学习和研究提供良好的环境,并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提供行政支持。

三、建立多元化教师评价体系

教师评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根据教师的工作表现,确定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为教师提供培训或自我发展的目标。它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效能和科研水平,进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学校主管部门应该在对教师和学生进行相关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一套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师多元化评价体系,做到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内容灵活化、评价主体全面化、评价过程公开化。评价内容除了考试通过率、学生的成绩之外,还要包括对教师的科研、教改、班级管理等多方面的考核。教师评价可通过课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座谈法、查阅资料法等多种方式进行。

作者:董 菊 单位: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