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改革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改革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改革论文

1国内外大学体育课程现状

1.1国外大学体育现状

世界范围内的大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开始进行全面改革。美国转变了传统的军国主义思想,开始教育大学生关注体育生活教育,传播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想。生活化体育要求同学们在实际的生活中加强体育锻炼,将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课程相结合,以学校的体育教育为主,社区体育和俱乐部体育为辅,相互协调的体育发展模式。实现了家庭、学校、社区体育一体化的目标,将生活化体育融入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美国的这项改革,极大的调动了同学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并且通过权威机构调查研究表明生活化体育对于帮助大学生体育运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日本也在体育改革方面做出了重大的举措。日本教育部首先形成一系列文件,要求大学重视体育课程的锻炼。这次改革只选定了体操和体育保健理论两门课程是必修课,其余的课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不限学时,同学自由选择。前苏联直接就把体育课程作为学校的重点课程,学校的重点放在学生的体育锻炼上,并且把生活化体育介绍给同学们,积极鼓励他们自由进行体育锻炼。俄罗斯的大学可以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在五种大纲中自由选择,这五种大纲是专门健身大纲、农村小学大纲、竞技性大纲、形成性大纲、综合体育大纲。通过以上国家对于体育生活化的重视,我们不难看出世界大学的体育正在逐步发生深刻变革,强调以人为本,实现大学体育个性化、本土化、多样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1.2我国体育改革现状

由于多种原因的共同影响,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缓慢,在解放后才得到了重大的突破,但是与国际先进性的大学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近些年来,我国教育部强调提高学生体育能力和身体素质的目标,各个学校也做出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学生的体质也得到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我们继续改进。

2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的基本内容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学校基础体育教育和课外体育运动的加强。课内外一体化强调以学生为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在打破原来的老师教学学生被动进行体育锻炼的模式,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潜能,让学生自觉地融入到体育锻炼之中。课程的设计也有很大的改变,致力于学生通过体育运动课程的学习,提高对于社会的适应能力和改造能力。课程的设计更加人性化。除了要求学生进行必要的体育课程学习以外,开设各种各样的选修课程,一般采用的模式是大学一年级学生学习必修课大学二年级学生选修课,能够根据学生自身的条件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强调学生能够将学校教育和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除了参加学校的课程之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积极的参加体育运动。

3课内外一体化模式改革措施

3.1课内外一体化指导思想

课内外一体化注重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思想,不断提高体育水平和身体素质水平。能够掌握一定的体育锻炼基础能力,养成全面发展的好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增强体质。通过体育锻炼的培养,积极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面对生活保持乐观的心态,能够很好的适应社会。

3.2学校改革

学校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对体育课程进行改革。学校体育教育着眼未来,讲究实效、注重实际,保持身心健康和提高运动技能。优化教师团队,对体育教师进行专业培训,灌输体育老师生活化教育的观念,培养老师在体育运动中的引导能力,帮助同学们能够快速转变思想,向生活化体育运动靠拢。并且,学校要定期开展生活化体育教育一体化专题讲座,将教育观念深入学生心中,让他们自觉地参与到学校开展的生活化体育教育的基础学习中。

3.3课外体育俱乐部

生活化强调课堂之外的锻炼,课外体育俱乐部就是很好的机会。有的学校直接将课外体育俱乐部活动放在了学校日常体育锻炼的进度中,鼓励同学们参加课外体育俱乐部。并且,课外体育俱乐部也会占据体育课程的一部分分数,主要强调学生是否能够参与到课外俱乐部的学习中。课外俱乐部是课内外一体化体育的重要举措,直接就将学校课程教育与生活接轨,拓宽了学生的运动空间和时间,打破了场地的限制,帮助同学们进入到生活化运动的过程中来。3.4体育课程的改革我国现在大学采取不同的体育课程模式,有的学校采用一年级必修课二年级选修课模式,还有一些学校一二年级必修课,随后的时间任选一个以上的选修课进行体育课程的基本学习。两节必修课配合一节选修课的学习方式能够实现选修课和必修课的互补,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体育课程设备的改革也是重要的环节,体育设备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因此学校应该大力提高本校的基础体育课程设备设施,建立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配备专业的教师进行专门的指导工作,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安全问题。

3.5体育竞技模式

竞技体育的应用大大的提高了同学们参加体育运动的热情,通过竞技体育的举办,可以让同学了解各种各样的竞技体育,并且见识到竞技体育的魅力,从而自发的进入到生活化体育的构建当中。

4课内外一体化模式存在的问题

4.1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体育课程学习

学校实行网络化管理,集中开放时间让同学们统一进行选课。同学由于对各种体育活动认识不多,倾向于选择各种小球,例如乒乓球、网球、篮球、排球等,这些项目师资力量有限,采取额满为止的原则,很多学生无法选上课,不能进行系统的学习。并且学生在选课之后,才能进行相关课程的学习,对于很多课程无法得到提前了解,不能依据自己的真实兴趣选课。尤其是一些新开设的或者是偏僻的课程,不能被学生接受,导致选不上来人的结果。

4.2选课方案不够完善

学生能够学习什么课程,受到学校本身的限制。有的高校师资力量雄厚,能够保证常见课程以及热门课程的开设,而一些学校因为自身师资力量的限制,无法开设所有的课程,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

4.3课外活动考核体制不完善

目前,大多学校采取签名签到的方式来确定学生的出勤率。也有一些高校采用先进的方式例如“电子感应卡”“盖章”“指纹感应”等方式确保学生的上课出勤率。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很多的漏洞,学生使用很多手段逃避体育课程的现象屡见不鲜,课程考核体制不完善,考核结果并不能作为真实的数据。

4.4教育资源利用和配置需要整合优化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教育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配置,因为学校人力物力财力的缺乏,现有的体育设施无法满足正常的教学需要,不同课程对于场地的渴望愈加强烈,在场地使用上发生纠纷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也制约了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有的学校还存在体育场地不对外开放的现象,主要是学校的资源不够丰富,无法满足正常的开放所需要的费用支持,所以干脆闲置。

5课内外一体化教育的建议

5.1继续深化体育课程改革

高校的体育教育要紧跟时代的潮流,顺应时代的发展。学校要牢固的树立科学教育的发展观,深入了解一体化课程模式的内涵,深刻执行课内外一体化教育的要求,建立健全教学资源,积极完善相关课程,提高任课教师的素质。

5.2体现“四个化”和“四原则”改革

“四个化”主要是指教学内容弹性化、教材乡土化、竞技运动教学化、教学内容健康化。“四原则”是指时效性和科学性原则、世界性与民族性原则、灵活性与统一性原则、文化性和健身性原则。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着眼未来、面向社会、立足现实。课程的设计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养成积极运动的好习惯,在实践中自我评估、自我学习、自我肯定,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5.3培养理论知识意识

理论教学是体育课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水平,能够掌握相应的方式方法,熟练器械的使用,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讲究多种方式方法的运用,多媒体模式是常见的工具。给学生配备时效性和针对性的教材,清楚易懂有吸引力。理论知识的养成能够帮助同学们理顺体育课程的思路,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

5.4完善选课制度

体育工作要致力于让大学生掌握两门以上的体育运动方法,体育部门加强对学生感兴趣体育课程的研究,及时开设有吸引力的体育课程。同时还要完善选课系统,让所有的学生都能选到自己感兴趣的体育课程。选课系统要求学校完善信息化管理,升级系统软件,帮助同学们具有更多的选择性。

5.5优化资源配置

结合高校自身情况,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完善资源配置。科学合理的建设体育场所,公开开放体育馆,协调各个部门使用情况,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到实际的运动中来,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推动课内外一体化的发展。

6总结

课内外一体化要求高校依据自身的情况尽可能多的开设种类丰富的体育课程,建立健全各项管理机制,合理利用资源,平衡各个部门的关系,真正帮助同学们学到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强力的锻炼能力。并且在实际生活中得到运用,提升自身体育素质,增强对社会的感应能力,为未来的社会建设作出巨大贡献。

作者:杨永华 单位:怀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