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效语文课堂营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效语文课堂营造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效语文课堂营造

目前,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大环境下,语文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许多教师都在探索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佳模式,也提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建议,进行了很多实验性的改革。究竟如何创设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笔者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

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是杂乱无章的,也是低效的。如何提高四十分钟课堂教学的效率,充分的课前准备至关重要。在备课时,笔者经常向组内的其他教师学习,除了请教知识上的细节之外,也询问教师在讲解某道题目时学生会有的疑惑,做到未雨绸缪。事实证明,这种方法的确很有效果,上课时,学生刚提出来的问题,笔者就已经想好了应对策略,节省了宝贵的课堂时间。此外,教师还要明确每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不用面面俱到,胡子眉毛一把抓,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突破重点,再加上合理的讲练,以确保高效地完成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不仅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学生更需要如此。现在的学生缺乏自理能力,习惯了丢三落四,前一秒发的试题,下一秒就不翼而飞了。然后上课时,由于没有试题,学生基本上就坐着发呆,连笔都不动一下,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听课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严格要求学生,不能对没有做好课前准备的学生视而不见,一定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实践证明,学生的可塑性非常强,只要教师严格要求,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就会养成提前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

二、充实的教学过程

1.优化的提问

用提问来指导学生学习,是当前语文教学的普遍方法。课堂上问与不问、问什么、怎样问,都关系到教学的成败,提问的时机和方式得当,能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活跃课堂气氛;如果提问的时机和方式不当,也可能会弄巧成拙,破坏课堂氛围。因此,教师的提问应掌握火候,选准时机,巧设疑难。在处理课堂提问时,笔者遵循了四个原则:第一,设问的难度因人而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水平,确定设问的难度。对于基础好、反应快的学生,教师可适当地设置拔高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应尽量降低设问的难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提问的随机性。上课时,学生基本上摸不清笔者会提问哪个知识点,也不知道笔者会提问谁。这样一来,他们只能时刻保持警觉性,集中注意力;第三,提问方式的多样性。只要能调动学生的思维,笔者应想方设法地丰富提问的方式。如可以让学生回答,让学生板演,也可以让学生提出疑问;第四,设问的全面性。在设问时,教师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等全体学生都思考了之后再提问。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机地让学生进行补充或点评。这样会避免某位学生在其他学生回答问题时“开小差”。

2.个性的教风

要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师不仅要具备渊博的知识,还应掌握高超的课堂艺术。其实,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教师必须用自身的文化内涵打造属于自己个性的课堂。有个性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有“语文味”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应该温文儒雅、博学多才,语言富有个性,要么慷慨激昂、豪放洒脱,要么引经据典、妙语连珠,要么循循善诱,要么幽默风趣……不管教师的心情如何,只要走上讲台,就必须以饱满、斗志昂扬的精神状态面对学生,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言简意赅,用激情去打动和感染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也拿出百倍的精神。

3.灵活的教学

教师必须突出教学重点,敢于取舍,因为泛泛而谈的课堂是乏味的,是不符合学生思维逻辑和记忆习惯的。减负的大环境要求教师必须学会取舍,评略恰当,不能搞“一言堂”,还应留给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空间,采用讨论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己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于个性化的问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课后进行提问,然后针对学生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再进行精讲细练。语文课堂的合作探究固然重要,但教师不能一味地追求活跃而忽视了基础,不能过分地重视讨论探索而忽视了背诵的积累作用。自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气氛活跃”已成为评价课堂质量的标准。为了避免课堂冷场,教师纷纷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教师既要看课堂是否活跃,更要从基础知识入手。因为基础知识是语文的基石,没有积累,就没有运用,更无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也就失去了意义。高效课堂,重点应该在于积累。在课堂上,笔者比较注重学生的积累。如在教学文言文时,笔者会事先圈出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让学生先掌握这些重点字词的含义。等学生排除障碍之后,再放手让学生翻译,使学生在动态的知识中反复强化记忆。当然,为了检测学生的积累情况,笔者会定期安排一些小测验,如一周一测,利用10分钟的课前小考来检测学生这一周在课堂上的积累,不让积累成为形式主义。

三、有效的课后巩固和检测

每堂课后要布置选择性、有针对性的作业,教师布置作业的原则是少而精,且作业必须检查,必须反馈。反馈的过程,既是知识点的反馈过程,又是师生情感、价值的认同和交流过程。通过这一环节的查缺补漏,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为深化下堂课的内容做好准备。理科班的语文教师都知道,虽然语文科目的作业量是所有科目中最少的,但是当某一天作业较多,学生实在无法完成时,他们往往会选择放弃语文作业。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团结协作,为学生筛选出最合适的作业,以保证作业的精炼。即便如此,要想让学生认真完成作业,还需要教师孜孜不倦。虽然很多教师的备课量很大,每天时间都很紧张,但面对学生交上来的作业,教师还是必须认真检查和批改,然后用三言两语对作业进行点评,对完成作业质量较高的学生予以表扬,给予完成作业质量不高的学生以鼓励和督促。学生知道教师很关注自己的作业情况,以后他们一定会更加重视作业的完成质量。时间长了,即使教师有时不要求学生交作业,他们也能按时、认真地完成作业。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树木参天也非一日之功。笔者始终认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如课前准备的习惯、专心听讲的习惯、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但是学生一旦打好了基础,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就会容易很多。总而言之,教师必须讲求教学的艺术性,激活学生思维,师生互动,让课堂充满生机活力;必须讲求课堂的实效性,向四十分钟要效率,构建节约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体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体现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语文教学只有在务实中求活,在求活中务实,做到“实”而不“死”,“活”而不“虚”,才能从根本上走出高耗低效的怪圈,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作者:黄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