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教师校本培训一体化课程改革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2009年,人社部在全国30所技工院校开展了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作为试点院校之一,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经过多年来的大胆探索与尝试,构建完成了17个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并推行实施,成效显著。随着课改的深入实践,发现虽然学院在一体化课程开发及其配套的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库建设上取得一定成果,但目前面临着如何使大面积的一体化课程任课教师快速掌握新课程教学策略、如何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二次开发等问题,而教师校本培训是促进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校本培训的设计与实施
(一)培训目标。通过内容丰富的培训,教师更新观念,树立现代教育理念,突出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素养,培养各专业一体化教师的职业能力和授课技巧,为全面推动一体化课程教学打下坚实的师资基础。
(二)培训对象。培训对象为学院的全体教师,他们已具备一定的一体化课程相关理论知识,曾参与课程及教学资源的开发工作,并在教学实践中开展过一体化课程教学。
(三)培训形式与学时。培训形式包括集体讲座、分组讲座、成果展示等,每个讲座为4学时。邀请校外的相关领域专家、教师担任培训师。每次讲座后,均安排各教学系分组进行评价反馈,交流学习收获,对讲座进行评价。
(四)培训内容。培训转化指的是受训者将培训中所学知识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在培训转化理论中,“同因素理论”认为,培训转化只有在受训者所从事的工作与培训期间所学内容相互吻合时才会发生;能否达到最大限度的转换,取决于培训内容、方式等。根据教师的实际工作需要,选取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技能竞赛辅导、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学材(工作页)编写等方面的主题作为此次培训的内容,具体安排如下。其中,主题1~3面向全体教师,主题4针对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和骨干教师,主题5面向普通教师。
【主题1】对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的思考(4学时)目的:通过对低效教学各种表现的分析,共同探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更好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主题2】职业素质在技能大赛当中的重要作用(4学时)目的:通过介绍世界技能大赛及其竞赛特点,以职业素质在技能大赛中的作用,拓宽教师的国际视野,找出国内竞赛与世界竞赛的差距,认识职业素养道德品质在实现人才有效性培养中的重要性,从一定程度上促进学院世界技能人才的培养。
【主题3】职业培训数字化资源建设(4学时)目的:通过介绍教学资源包的内涵建设过程,学习项目管理的规划,统筹协调运作的科学性,并反思什么是新理念、新课程以及新教学;通过阐述新课程的教学资源包的运用实现新课程的有效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时,从中领悟职业教育教师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
【主题4】教师编写工作页技巧(4学时)目的:从出版角度,以案例方式,介绍一体化课程改革教材整体性把握与布局、搭建及完善措施,帮助教师了解教材编写的关键点,提升教师编写教材的技巧,提高对一体化教材的整体把握性。
【主题5】校外优秀教学设计展示(说课)(4学时)目的:通过观看优秀教学设计,提高教师的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的能力,掌握说课技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二、校本培训的成效分析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在成效分析部分,旨在了解接受培训的教师对此次培训的满意度,收集开展后续培训的建议,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包括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在教师接受培训后,实施调查。
(二)评价工具。本研究使用的《教师培训项目培训效果跟踪调查问卷》是借鉴石大维设计的问卷改编而成的,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培训满意度量表,利用李克特五点量表计分法,由7项组成,教师需按照实际情况选择与题意相符合的程度,每项所得分数越高表明教师所持态度越积极;第二部分是开放性题目,收集教师对开展校本培训的建议。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30份,回收问卷123份。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量表的同质性信度与相关性结构效度进行分析,信度检验:α=0.917,故信度良好,且若各项目被删除后由其它项目组成的α系数均小于原量表的总系数0.917,说明各项目均符合要求;效度检验:由于每个项目与总量表之间相关性均非常显著(相伴概率P<0.001),即效度良好。以《教师培训项目培训效果跟踪调查问卷》中量表得分作为衡量教师对培训项目的主观感觉和满意程度,衡量教师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方面的态度。
1.教师对培训课程的评估。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各调查项目的平均分均大于3,说明参加校本培训的教师对此次培训整体上比较满意。绝大多数参加培训的教师对培训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对继续参加与项目相关的培训充满期待。说明此次校本培训基本上达到预期目标。从培训内容看,超过70%的教师认为“培训内容量适中”;六成以上教师认为“培训内容符合教师教学实践需求”,能与一体化课程教学、世界技能大赛选手培养等工作紧密结合;对“培训理念新颖,符合教学改革需要”表示“同意”和“非常同意”的教师达70%。总的来说,培训内容得到了教师的充分肯定。培训采取集体讲座、分组讲座、观摩成果展示、培训反思等形式开展,教师们普遍认为这种培训方式适合教师学习,切合教师的认知特点。但相对于其它调查项目,“培训活动设计能充分调动教师积极参与”的平均分略低,说明在培训方式上,需要继续改进。
2.教师对校本培训的建议。根据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的结果,发现教师对校本培训的建议集中在以下几点:第一,希望培训前先收集教师意见,多了解教师的培训需求,从而更好地安排培训内容;第二,培训的针对性需进一步加强,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安排不同的培训,分层分段培训;第三,培训形式可以更丰富,增加互动环节,加强师生交流。
三、对开展下一阶段教师校本培训的建议
(一)关注教师的培训需求。为了保证下一阶段教师校本培训的有效性,不但要借鉴本次调查的结果,而且要在下一阶段培训前开展有效的培训需求调研和分析。对教师进行分层分类的调查,掌握教师的培训需求,明确培训目标,选择更合适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进而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
(二)增强培训课程的针对性。此次教师校本培训初步考虑了教师职务的不同,进行分组培训,具有一定成效。但对于教师的教龄、专业等方面的差异性,并未作深入考虑。在设计下一阶段培训时,要根据教师的不同特点,更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课程,关注教师的差异性,制定能够满足教师培训需求的培训课程,让教师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在开展通用教育教学能力培训的同时,针对各专业的特点开展相应的专业性培训,让教师既了解到教育教学的“共性”,又掌握专业学科的“特性”。
(三)丰富培训形式。教师校本培训在培训方式的选择上,要根据教师的特点尽量采取多样化的培训方式,满足教师不同的培训需求。据了解,讲座式培训并不能很好地激发教师的学习兴趣,接受培训的教师普遍喜欢与培训师进行交流和互动,他们认为这种形式更能解决实际问题,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更有帮助。所以在培训中可以多采用互动的培训方式来调动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石大维.教师培训项目的效果评估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
[2]秦磊.农村教师培训实效性评价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3]张慕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网络培训效果评估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
作者:彭豪 单位: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 教研室、世界技能人才培养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