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工程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现在的教育体系下高校的工程教育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分析工程教育的现状,对高校工程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提出建议:培养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构建全面综合化的高校工程教育体系。
关键词:工程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人才培养
21世纪的今天,全球化日益发展,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竞争。深化高校工程教育改革,推进工程教育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现高校工程教育发展进步的切实步骤。教育是推动人类不断社会进步的重要措施,高校工程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让培养出的工程专业人才能工作,更是要让他们推动社会进步。高校工程教育课程改革能够让学生更加适应社会的需要,推动社会的进步,提升国家的综合竞争力。
1社会对工程技术人才需求情况
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状况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不断变化的。我国积极参与到世界的竞争,这就包括了人才的竞争和教育的竞争。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各个领域对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就要求高校对现在的工程教育体系进行改革,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在一项工程进展中,不同环节的技术工作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不同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此外还有一些研究方面的学术型人才。由于社会分工不同,技术工作的种类不同,对人的要求结构就不同。普通的、低级技工,不需要培养,在平时的操作实践中就可以掌握相应技术;再高级一点的技工,普通职业技术学校就可以培养;高校对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才是培养高层次的技术人才。
2高校工程教育的差距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虽然已经出现了很长时间,但真正发展的时间并不长。虽然在发展中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能基本上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但不得不说现行的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着不少问题。现行教育制度基本上是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工程教育专业毕业生专业素质并不高,大部分专业人才毕业后并不能从事对口专业。调查显示,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激增,但是社会上还是缺少专业人才。这就表明工程教育体系不合理,教学内容与实际不相符,在教学中没有加入新兴的学科或者本学科新出现的理论成果。国家层面也没出台相应的规范措施加强工程基础教育,再加上不重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思想僵化,参加工作时面对出现的变化反应不灵敏,缺乏竞争能力。高校工程教育并没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综合以上因素,只有对高校工程教育改革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水平。
3高校工程教育改革的措施
(1)培养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在现代化的条件下,高等工程教育必须进行改革才能适应发展的需求。现在的教育体系下过分强调专业,学生只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基本上不学习相关专业的知识,从长远来看,这种情况对社会的进步、专业人才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国的产业结构会大幅度地调整,作为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高校工程教育专业必须培养有创新意识的技术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2)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人才培养的系统性,高等工程教育应该坚持培养高层次的工程专业人才。高等教育的发展,使得教育更加大众化,大众化的教育会培养大量的普通实用型人才,但是在竞争中我国的精英人才极度缺乏。大众性教育并不排挤精英教育,相反,应该把精英教育同大众教育结合起来,还要重视精英教育的发展。高校在教学资源上占据优势,就应该重视社会精英的培养,争取把每个学生培养成精英,在精英教育的理念下提升“大众化”的水平。
(3)构建全面综合化的高校工程教育体系。综合考虑开展课程的时代背景、发展趋势,自己学校开展相应课程的优势,教师团队的质量水平,学习该门课程学生的状况,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这些分析要综合地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综合的教育体系强调实践能力、整体思维能力和职业道德,培养目标还要与课程体系综合,然而综合并不是没有限制的,要综合就要对综合体系制定基本规范,不能一切课程都由学生选。
4结语
因为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在中国受到很多情况的限制,改革不能充分进行,所以在校期间,就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工程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其创新精神,让他们接受基本的训练,为将来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虽然,上述想法在中国实行起来有些困难,但是在一些工程教育发达的国家已经证明了上述措施的可行性。因此高校工程化教育改革虽然迫在眉睫,但在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陶岩平.发达国家高等教育B类培养目标的比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4).
[2]雷庆.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D].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王蓓 单位:齐齐哈尔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