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工作过程系统化下的中职院校课程改革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工作过程系统化下的中职院校课程改革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工作过程系统化下的中职院校课程改革

摘要:中职院校肩负着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任,笔者认为课程设置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符合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按照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建设平台,整体优化课程内容,重组课程结构,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

一、引言

随着近年来中职院校的发展,中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和素养的培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重视。中职院校肩负着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还要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课程设置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符合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按照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建设平台,整体优化课程内容,重组课程结构,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构建

“工作过程系统化”是近年来中职院校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通过广泛对企业、行业进行调研和分析,对毕业生就业面向的岗位职责进行分解,确定专业的主要工作岗位,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出了行动领域,根据认知和职业能力的成长规律递进对工作任务进行组合优化,将行动领域转换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对形成的学习领域进行合理的排序构建专业课程体系。通过对行动领域的教学化处理,结合专业的职业能力的需求、企业实际的需求和个人发展的需求,根据学校现有教学条件,以提高学生能力为落脚点,进行行动领域的整合,进而解构原有课程体系,重构教学内容学习领域,并按照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序化学习领域,最终构建支撑学习领域的专业课程体系。

三、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设计中按照企业调研→岗位分析→工作任务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的提炼→学习领域的确定→学习情境的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的过程进行课程设计。课程内容的选取本着“理论以实践为基础,实践以理论为指导,理论与实践紧密衔接”的教学宗旨,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将职业标准和新技术纳入课程内容,将真实工作任务引入教学,课程内容的选取体现岗位需要,同时统筹兼顾后续课程内容。

第一,在课程建设伊始就要注重将相关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标准,通过与校内外行业技术人员充分研讨,按照行业相关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将职业、岗位工作标准职业标准融入教学内容中,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素质养成,保持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第二,以行动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职业岗位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将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引入到课程学习情境中,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任务中学习知识、强化技能、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

第三,以岗位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通过真实项目引出相关专业课程的知识,学生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自主学习。由于不同的工作任务所涉及的基础内容会有部分重复交叉,在学习中可通过重复学习加强理论知识的巩固。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改进

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针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不同特点,合理进行教学设计,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第一,注重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一致性。教学地点设在一体化实训室及企业现场,让学生感受真实的生产环境和企业文化氛围。将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相融合,实现了教学内容与生产一线技术的“零距离”培养,做到了学生学习与行业实践工作“零距离”接轨。

第二,在教学环节上,将课堂理论教学、企业现场教学、实训基地实际操作、仿真模拟实训、网络学习、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技术服务全部贯穿于教学之中,形成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互促进的全方位教学体系,构成一个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现代教学链,形成培养学生创新性和应用性的课程教学体系。

第三,课程要采用基于职业能力的过程评价与最终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以学习情境的工作任务为单元,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一改以往的“教师一次性”评价方式,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及互评,再结合教师评价一起确定学生的最终评定成绩。课程建设是中职学校教学工作的基础和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学校要将课程建设作为系统工程常抓不懈,通过整合改造课程打造精品课程,加强课改研究,推进课程标准建设、加强课程信息化建设及教材建设等途径,全方位推进课程建设。

作者:李纪东 单位:日照市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