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职导游业务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导游业务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职导游业务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摘要:旅游业发展与从业人员尤其是导游的职业精神与技能提升息息相关。在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中,只有做到对学生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的培养双到位,才能为旅游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文章对导游业务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通过采用贴近岗位开发课程内容、一体化实践教学设计、改革考核评价方式等方法,来提升其教学效果。

关键词:职业精神;导游业务;课程改革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其中高素质不仅要求培养的人才具备较好的职业技能,还要具备较强的职业精神。职业精神培养不同于职业技能培养,无法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且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对专业学生目标培养岗位所需要的职业精神教育目标不清晰、内容不明确、标准不统一,造成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重视普遍弱化。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为我国旅游业输送人才,而旅游业的整体发展对于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国家旅游形象的宣传意义深远,其中,导游在旅游业中具有文化、审美和政治等方面的意义,具有高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的导游可以使游客在旅途中感受到景点的文化蕴涵,向游客传递审美信息,满足游客的审美需求,引导游客“美”的行为,进而达到宣传景点的作用,为旅游业发展助力。基于导游职业精神和技能提升的需要,笔者就高职导游业务课程改革展开了研究,为导游职业素养的提升提出参考性建议。

一、概述

2014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将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要让受教育者牢固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1],以专业课程教学为载体,做到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培养并重,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当前,旅游服务业中屡屡出现导游职业行为失范,缺乏导游职业道德与素养的现象,这使得旅游企业在用人需求方面更加强调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精神的重要性,而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普遍感受到在高职学生群体特征变化背景下,在课程中开展基于导游职业精神与技能培养有机融合的课程改革非常必要。

二、高职导游业务课程改革的策略

导游业务课程是旅游专业的核心课程,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导游接待服务能力,具备适应导游工作岗位的技能,培养学生导游职业精神[2]。据此,笔者作为该课程的授课教师,近年来,在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选取、学生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改革和有益的探索,收效明显,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以岗位工作内容为依据,改革教学内容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的课程教学目标除了知识和技能目标之外,还有素质目标。其中,素质目标中职业精神的培养是关键。为了全面达成课程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深刻认识到进入岗位应该具备的职业精神,课程的教学内容就有必要依据岗位进行再开发。在导游业务课程教学中,笔者将原有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根据导游岗位类型分别创设了6个学习情境:①以导游职业认知为载体,选择景点景区导游服务;②以校园导游为载体,选择地陪导游服务;③以标准团为载体、全陪导游服务;④以老年团为载体,选择领队导游服务;⑤以商务团为载体,选择散客导游服务;⑥以亲子团为载体。这些学习情境的创设均与导游工作实际相贴近,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系统地认识到作为导游在开展导游服务时应该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尤其是能更深入地体会到导游职业精神的内涵。

(二)以真实工作场景为载体,进行一体化实践教学设计

在对德国等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发现,这些国家在开展职业教育、打造学生职业精神方面特别注重对学生在真实工作岗位的锻炼。因此,在导游业务的课程教学中,笔者加大了课时中实训学时的比例,进行了“课堂理论教学+课堂实训项目+职业认识实践+真实岗位实操”的一体化教学设计。其中,课堂实训项目即在每单元设计若干个实训项目。如在认知导游情境单元教学中,设计了导游仪容仪表、导游服务规范、导游与游客交往技巧等实训项目。在地陪导游服务情境单元教学中,设计了接待计划的研究及落实、物质与形象准备、认找旅游团、首次导游服务等实训项目。在职业认知实践环节,则是通过邀请行业企业知名导游开展专题讲座,以他们的切身经历教育学生,用他们的敬业精神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当然,以上实训是在仿真环境和他人讲述的条件下来初步实现学生对职业精神的认识和理解的,真正能让学生对导游职业精神有切身感受仍然离不开真实环境下的体验。笔者在课程教学中,设计了一周的教学实训环节,安排学生前往景点景区,让学生作为导游人员带领教师和班级其他学生游览参观,在此过程中真实体会导游的日常工作状态,感悟岗位工作过程和作为导游应该具备的职业精神[3]。

(三)注重课堂教学设计,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职业精神的培养应该贯穿于课程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授课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重视对学生进行课程本身知识点的灌输和技能点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为什么要学好这门课程的引导,忽视对学生从事导游职业的理想信念教育。因此,此次课程改革中,笔者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导游职业、旅游事业的热爱之情,在整个学期的课堂教学中设计了课前3分钟“旅游新闻早知道”的环节,即将每堂课的前3分钟时间留给一名学生向大家介绍旅游业的动态新闻,同时发表自己对新闻的认识和看法。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极大地加深了学生对旅游业发展情况的了解程度,增强了学生在该行业从业的热情,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使他们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

(四)改革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提升职业精神培养实效

良好的导游服务能让旅游者有更好的旅游体验。作为旅游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是其职业精神的核心。因此,以游客需要为先应该是导游岗位工作人员永恒的追求。而为了有效提升导游的职业精神,就需要在导游业务课程教学中,改革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在导游业务课程的期末考核中,教师除设计了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卷面考核之外,还增加了导游服务案例情景模拟的现场考试,学生只有运用换位思考的方式,站在游客想得到怎样的服务的角度来思考如何解决导游服务中出现的问题,才能圆满地完成考核。另外,遵纪守法是导游职业精神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学生的成绩评定过程中,除了将平时作业的成果质量作为衡量标准之外,还应将学生的日常课堂考勤情况、课堂纪律遵守情况、提交作业遵守情况、小组活动贡献程度等作为学生课程成绩评定的指标。通过这样的考核评价体系设计,学生能够在课程中感受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学生职业精神养成的自觉性。

三、结语

传统理念认为,职业技能的培养是专业课程教学的完成,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则是以思想政治、德育课程为主要途径。不可否认,思政、德育课程在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中确实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专业课程也应该成为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与塑造的主阵地,因为专业课程的学习贯穿学生整个高职阶段,而职业精神的养成又是一个循序渐进、隐性长期的过程,只有将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培养有机地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才能真正达成对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4]。而通过以上基于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融合培养的教学改革,使学生对导游业务课程的认可度与满意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对未来从事导游职业的自信心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而且企业对于实习学生的满意度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亚茹.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6(16):20.

[2]伍强瑞,刘慧,余慧娟,等.关于职业精神内涵构成的调查研究:以上海市旅游业导游岗位为例[J].职教通讯,2015(31):41-44.

[3]葛志亮.论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三个维度[J].继续教育研究,2014(4):18-19.

[4]魏锡坤.高职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现状与对策探析[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5,24(1):19-22.

作者:张芬 单位: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合作分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