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课程设计与课堂教学组织探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课程设计与课堂教学组织探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课程设计与课堂教学组织探讨

[摘要]为了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2017年末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如何贯彻落实意见,真正做到产教融合,值得每位高职教育从业者思考。从微观角度出发,以连锁企业配送实务课程为例,提出了如何根据产业的运营情况,组织课程的教学内容,以期同学们所学知识能够和产业运营一致,满足产业的要求。以点带面,使整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都来源于产业需求,才能初步做到产教融合。

[关键词]产教融合;供给侧;需求侧;互助学习

一、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一)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高职院校学生源质量的变化

经过多年扩招后,高考录取率年已经大大提高。许多省份如果考虑没有参加高考(如出国上大学)的情况,实际的录取率已接近100%。特别是近几年有些省份(如江苏)的高考报名人数逐年减少,招生数和报名数出现了倒挂。一旦上了高中就基本上能上大学,因此生源质量出现了明显下滑。

2.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的不同

正由于生源质量下降导致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较差,对学习缺乏热情,也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除了学习不好这一缺点外,他们也有许多优点如思维活跃,喜欢表现自己,动手能力较强等。此外现在的学生是生活在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各种技术及运用层出不穷,特别是智能手机应用的普及化,学生人人一部智能手机,几乎机不离手。

3.高职的夹心层处境

按照国家教育层次高职是介于中职和本科之间的一个层次。从目前来看中职着重于动手能力,而本科着重于理论,不过随着一批本科院校转向应用性本科,本科也开始注重学生的技能。理论上高职生是应该掌握一定的技能知识和理论知识,但实际情况是高职生是既无扎实的理论也无可靠的操作技能,处境比较尴尬。这也迫使高职教育不得不改革,适应环境的变化要求。

(二)课程教学改革的可能性

1.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涌现

时代的大变迁,给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大发展,促进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涌现,如微课、慕课及翻转课堂,如何将这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到课程教学中并发挥更大作用值得思考和尝试。

2.产业需求侧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现在产业需求侧需要的人才不仅是掌握一定理论基础,更要有较强实践操作技能,这样的人才炙手可热。面对产业需求侧的需求变化,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职业院校,必须突出实践教学,加大课程改革力度,降低理论知识要求,提高实践技能要求,满足产业需求侧的需要。

二、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

(一)课程设计

为了更好地做好课程改革,必须掌握产业的现状,根据产业的情况对课程进行改革。由于我校与顺丰、京东等建立了长期校企合作关系,并实行了现代学徒制,建立了专门的订单班。因此得以有机会深入这几家产业内规模较大企业的内部,了解这些企业的运营过程,特别是它们的配送中心的运营方式,通过一段时间深入实际,掌握这些企业的运营过程,提炼它们的共同特征,依此形成该产业配送中心的运作过程,即“采购储存分货送货”等。为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课程的内容,围绕这种运作过程,进行课程设计,组织《连锁企业配送实务》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其基本思路是按照“物流配送配送中心配送中心作业”这一主线设计教学内容,课程教学内容重点在于配送中心作业流程“备货进货储存堆码订单处理拣选配货送货”等作业环节,以期与产业中的运作过程基本一致。

(二)教学实施

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基本情况,在教学实施时,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课堂上将“以教师为主的授课”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自学”,教学内容以基本理论够用为准,强调实践能力,因而分为两个部分: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

1.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实施的思路

首先针对本次课的内容列举几个(3~5)关键问题,让同学们根据问题看书或借助其他手段找出问题的答案,并将答案记录在笔记中。由此在课堂上让同学们既可以动动脑筋思考,又可以让他们动动手,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其次针对关键问题组织同学们讨论,通过让同学们积极参与,使同学们对知识有更好的了解;最后老师对这几个问题总结并对其它一些内容作讲解,在讲解过程中,要求同学们对笔记中出现的问题作调整,完善笔记的内容;最后在本次课结束前,让同学们拿出手机登录网络教学平台,完成本次课相关内容的学习,从而进一步深化对本次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下一次课时,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复习上次课的内容,使同学们温故而知新。

2.实践操作的教学实施的思路

在一个阶段基本理论知识完成后,让同学们去校内仓储与配送实训室,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完成实践操作,确保同学们能够动手。实践操作是以组为单位,每组三到五人。下面以堆码作业为例说明教学实施。

3.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实施

教师在课前对“堆码作业”的内容准备归结四个关键问题和知识点:为何堆码;堆码的形式;堆垛的形式;堆垛的操作要求。第一步:同学们自助学习,并做笔记(用时30至40分钟,教师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裁量)。同学们参考课本或者利用其他方式获取四个问题和知识点的内容,并将看到的内容记录在笔记里。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堂中不停巡视,指导同学们从什么方面完成,督促同学们自助学习,并检查同学们完成情况。在与同学们交流过程中发现同学们存在的问题,在后面的讲授中讲解。第二步:同学们互助学习(用时10到15分钟)。将同学们按照三到四人一组,以组为单位开展互助学习。对四个问题相互之间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长处,相互借鉴,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第三步:教师讲授(用时20到25分钟)。由于前期同学们对四个关键问题和知识点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讲授时针对同学们存在的不足之处讲解,并且讲授和这四个有关的内容,何为堆码;不同物品堆码有什么要求;不同堆垛有什么特点;堆码作业操作流程:选定垛型,确定货垛的参数和确定货垛五距,垫垛,堆码方式,苫盖。第四步:网络平台学习(用时5分钟)。让同学们利用手机登陆网络教学平台,进入堆码,完成练习。

4.实践操作的教学实施

通过上述四个环节完成有关堆码基础知识的学习,同学们对本次内容的基本理论知识有了基本理解,这只是对内容的初步掌握。在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完成货物堆码的实践操作,才能说明对本次内容的掌握。在实训室的现场,要根据货物选择货位和堆码方式及工具,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完成堆码作业,再总结堆码作业的注意事项和要求,到此整个堆码作业教学才算完成。

三、教学结果的检验

(一)考核的内容

将课程内容教学完成后,如何确认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在考核上如果按照以前针对理论课的考核方式采用笔试的形式,不仅考核形式过于简单,而且也无法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更无法调动现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除考核理论知识外,还要考核操作能力,根据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操作情况及团队协作给小组评分,小组内同学也要互评,最终根据小组得分和互评得分确定每个同学的成绩。这样既能保证公平性充分发挥同学们的个性,也能培养他们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根据课程设计的内容将本课程实践操作分为组托、入库上架、堆码、订单处理、拣选、配装、盘点、消防等八个项目,构成操作成绩。期末最终成绩中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各占50%。

(二)教学改革的效果

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来看,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兴趣和参与程度明显提高,小组的团队合作密切,对遇到的问题相互之间能够共同探讨,团队协作精神得到了提升。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利用手机借助网络获取相关知识,发挥了手机的积极作用。从方案实施的过程来看,同学们对基本操作技能如叉车、组托、堆码、WMS系统、RF、消防器材等掌握娴熟,实际操作技能有了大幅度增长。考核内容既涵盖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又考验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这样的考核,很好地满足现在学生的特性,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他们学做合一,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有效地结合起来,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而且提高了实践技能,而且综合素养得到了培养,为今后走向社会、适应企业的要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改革的反思

从上述课堂教学实施可以看出,要想完成教学内容,对教师而言课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不仅对教学内容非常熟悉,而且能从中提炼出若干关键问题和知识点,在教授时能将内容串联起来。在此基础上要让同学们明白各项内容之间的联系,理顺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知其然而知所以然,而不仅仅只能照葫芦画瓢,不明事理。对于实践操作环节,要求教师只有自己能够独立动手完成相应操作,才能掌握要点,只有如此才能更好指导学生学习。这对于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教师需要掌握理论知识,更需要掌握实践操作技能。促使教师不得不深入企业一线,掌握相应操作技能。对于院校而言,要有计划有目的安排教师去企业学习。在教学实施中也会遇到一些以往教学中没有遇到的问题,对教师也是不断学习进步、不断吸收新知识的过程。此外在课堂上鼓励同学们采取自助学习、互助学习,容许同学们利用手机查找资料和在网络平台学习,这样充分发挥同学们的自身优势和好动的个性,调动同学们的参与热情,提高同学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结语

产教融合为推动高职教育改革的发展、提升高职教育质量水平,提供了契机。但是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必须紧密和产业相联系,才能从中获取有用的知识。通过连锁企业配送实务这门课程设计,通过正常的教学过程,让全体同学积极参与,掌握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徐缓缓.基于职业技能竞赛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8):74-77.

[2]陈高锋,何国荣.充分发挥技能竞赛对高职学生培养的促进作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9):43-45.

[3]白有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理性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9):47-49.

[4]薛叙明,贺新.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与人才培养融合途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1(23):5-8

[5]陈卫华.以技能竞赛推动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实践与研究[J].职教论坛,2013(23):41-43.

作者:吉亮 钟茂林 单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