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职人体解剖学课程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职人体解剖学课程设计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中职人体解剖学课程设计

摘要:对中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课程进行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改革,以“肺”为例,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中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课程设计方案,探索信息技术与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途径。

关键词:信息技术;人体解剖学;课程设计

1学情分析

1.1学生特点

理论学习兴趣不高,动手能力较强,主动探究与团队协作意识较弱,喜欢生动直观、互动性强的学习方式。

1.2认知水平

学生对呼吸系统的基本构造已有所了解,但对肺的复杂结构认识不足,有一定的学习兴趣及学习需要,但主动探究意识较弱,教学中宜采用任务驱动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动机。

1.3能力水平

学生对电子产品及网络兴趣浓厚,能使用手机、电脑搜索和查询。

2教学设计思路

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呼吸系统的内容,普遍存在较强的好奇心。本部分教学内容抽象,若采用传统教学法,学生很难理解。可以利用肺脏模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教师创设信息化学习环境,利用“雨课堂”、3Dbody仿真软件,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形式,实现做中学、做中教。

3教材分析

3.1教材地位

人体解剖学是中职护理专业一年级上学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以王之一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解剖学基础》作为教材。本教材编排遵循满足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要求、为医学课程提供必要理论知识的原则,全书分为13章,本次课选自第五章第二节“肺”。肺是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具有气体交换功能,学习该章节内容对于学生掌握肺脏疾病护理操作具有重要意义,计划1课时。

3.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出肺的位置及形态。(2)能力目标:指出肺的位置,在模型上辨别肺的形态结构。(3)情感目标:体会肺结构的精巧之美,养成爱护肺脏的好习惯,能对肺脏疾病患者进行健康宣教。

3.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肺的位置,肺的形态。教学难点:肺的微细结构。

4教学方法与策略

4.1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学生在学习该部分内容前已经掌握了细胞、组织等基本概念,对人体分部已有初步认识,但对各系统器官还很陌生,存在畏难情绪,主动探究与团队协作意识较弱,宜采用任务驱动法激发学习动机。(2)直观教学法:学生对纯理论的学习兴趣不高,但动手能力较强,将教学地点设在实验室,可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4.2教学策略

分析学情及教学重难点,将课堂教学分为课前资源整合、课中知识内化、课后拓展延伸3个环节。课前资源整合:将微课、视频资源、学习任务单等学习资源上传至“雨课堂”平台,供学生下载学习,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计划。学生上网了解肺的位置形态及疾病相关知识。课中知识内化:首先,利用视频引出主题,导入新课。学生针对课前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模型拆解安装、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分析解决问题。其次,根据教学目标拓展保持肺脏健康的相关知识。最后,通过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课堂表现。课后拓展延伸:要求学生制作肺脏健康宣教材料。

5教学过程

5.1前置学习

“呼吸之间———肺脏探秘”微课,发放课前学习任务单,对学生任务单完成情况进行统计。

5.2创设情境

教师提出问题:肺的位置在哪里?肺的形态是什么样的?对比气球和肺的异同点。要求学生观看“呼吸时肺的运动”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5.3任务引领,学做合一

(1)任务1:在人体半身模型上指认肺的位置。展示人体半身模型与肺脏标本,引导学生将模型放于胸前肺的相应位置。学生观察模型,在人体半身模型上拆解安装肺脏模型,完成任务,并在自己身上找到肺的位置。通过在人体半身模型上拆解安装肺脏模型以及在自己身上寻找肺位置的方式,加深学生感性认识,实现知识迁移,有利于其对肺位置的掌握。(2)任务2:观察肺的形态并指认相关结构。教师利用人体肺脏塑胶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左右肺的区别。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肺的形态,并指认相关结构,观察左右肺的差别。通过指认结构及区分左右肺的方式加深对肺形态特征的理解,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任务3:拼接肺的微观结构。教师展示肺实质各部的卡片,引导学生按顺序拼接。播放内窥镜下吸烟者肺部的影像视频,引导学生讨论吸烟对健康的影响。学生观看气体吸入的动画,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肺内气道的拼接任务。通过肺内气道的拼接,加深对肺微细结构的认识,锻炼了动手能力,增强了职业自豪感。

5.43D演示,课堂反馈

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手机3Dbody软件观察肺的位置、形态特征,完成自测题。学生利用手机3Dbody软件,查看肺的位置、形态特征,并进行自评、小组互评。

5.5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以“关爱肺脏”为主题,要求各组制作健康宣教资料。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将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拓展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6教学反思

肺形态复杂,用模型很难一次性展示全部结构,本次课将文本、图片、动画视频等教学资源有机结合,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提升学习的趣味性与效能,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初步培养了学生临床思维与团队协作意识。同时,将教学内容整合为学习任务及相应的活动,使知识与技能学习融入具体任务之中,并与生活、临床联系,突显职教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好奇心。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3个环节。巧妙运用“雨课堂”平台,实现课前有料可学,课中有平台可用,课后有迹可循。微课的应用,将课堂学习前移,提高了学习效率。课前教师布置任务,微课、课前任务单等资源使学习变得更加有效,大量视频动画的运用使复杂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增加了学习趣味性。通过问题引导、任务驱动解决学生自学时遇到的问题,利用课中的练习和评价完成知识内化,课后知识拓展则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人体解剖学是中职护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中等卫生职业教育中起着关键作用。该课程内容多、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基础较薄弱的中职生学习起来有很大难度。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课程整合,利用微课、虚拟软件以及直观教学、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具有重要的教学指导意义[3-4]。

作者:王朴 王燕虹 袁云霞 单位:桂林市卫生学校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