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探索实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探索实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探索实践

摘要:论文对供热工程课程设计出现的设计时间难以保证,职业岗位能力及其职业素养培养不足及课程设计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反思,提出了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法及其措施,包括理论与实践教学同时进行、以任务为驱动、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方法及其考核方式突出职业能力目标考核、过程考核和外聘专家介入考核等科学的新型考核方式。实践表明,提高了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及其职业素养,对培养符合职业岗位需求的的应用型人才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职业岗位;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任务驱动;项目载体

一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教学现状

我校供热工程课程设计安排在第七学期期末进行,为期1.5周,在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以下问题,致使供热工程实践教学没有完全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一)课程设计时间利用效率低,难以保证设计质量

由于供热工程课程设计安排在第七学期期末进行,该学期我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有十多门课程,在课程设计期间,学生还需要准备其他课程的结业考试复习,同时根据大学教务处的安排,该时间段还要做好毕业设计的选题、撰写开题报告及其答辩的任务,加之大四学生在本学期面临毕业找工作、考研等任务[1]。面对如此繁重的任务,学生往往顾此失彼,根本无法集中精力进行课程设计,以至于课程设计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二)理论与实践课程独立进行,职业岗位能力及其职业素养培养不足

《供热工程》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专业课程。从教学方法来看,多采用单向的“灌输式”教学法,课堂疲软,效果不佳。在整个教学工程中,多以教材和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教师按早已确定好的教学大纲讲解概念、例题,学生则埋头记笔记,很少去主动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这类教学方法由于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之供热工程是我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色课程,是为了满足当地社会需要而开设的,该课程缺少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这就使学生对供热工程理论、技术知识的理解及其掌握感觉比较吃力,知识点消化困难,基础知识不牢固。同时理论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及其职业素养的培养,因此,培养的人才不能充分满足社会对人才知识与能力的需求。《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是针对建筑物进行供暖系统设计,需要综合利用《供热工程》中相关章节的理论及其技术知识,根据设计任务给定的建筑图纸、室外管线及当地的气象资料进行供暖系统设计[2]。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基础理论及其技术知识扎实,思路清晰,考验其设计思维、构建建筑物供暖系统的综合能力。由于供热工程课程理论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及其职业素养的培养,基本上没有安排工程实践设计案例进行基础理论及其技术巩固和提升,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无法快速建立建筑物供暖系统设计的概念。一旦进入到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没有教师指导,就会思路不清,茫然无措,不知从何下手。

(三)课程设计考核方式单一

学生需要提交的设计成果有:建筑物供暖系统设计说明及其计算书,含计算草图。CAD绘制的建筑物各楼层供暖平面图、供暖系统图及其大样图,供暖系统设计说明、设计图例、材料表及其设备明细表等[3]。由于课程设计期间学生面临繁重的任务,提交的成果质量普遍较低,抄袭的现象严重。考核方式包括设计平时表现、出勤、成果三项。其中平时表现及出勤占30%,成果占70%。由于采用CAD绘图,加之通常只有2个设计任务,抄袭现象比较严重,设计成果项成绩教师最终只能根据平时的印象以及学生提交的设计成果进行评判,考核方式单一,这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抄袭之风,没有达到课程设计教学目标的要求。

二教学反思与改革实践探索

传统的供热工程教学模式、方法及其教学组织形式,导致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质量不高,没有很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为改变这种现状,《供热工程》课程组进行了反思,针对以上供热工程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改革探索,力求更好地达到课程设计教学目标的要求。

(一)改革教学组织形式,理论与实践教学同时进行,保证课程设计时间

改变供热工程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方法及其教学组织形式。课程组全体教师认真研讨优化组合供热工程课程内容及其实践教学内容,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过程进行一体化设计,将课程设计所需理论和技术知识链接到相应章节中去,在进行理论课教学时,同时将课程设计任务书及其相关图纸下发给学生,让学生提前明确设计任务,提前收集课程设计所需资料。在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践交叉进行,边讲边设计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获取理论知识的同时,锻炼其工程实践技能,积累工作经验。理论教学完成后,课程设计大部分内容基本完成,到学期末时学生面对繁重的任务,就不会顾此失彼,课程设计质量得到充分保证。

(二)改革供热工程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方法,提高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及其职业素养

针对学生职业岗位职业岗位能力及其职业素养不强问题,对供热工程教学进行了改革。改革思路是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出发点,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课程教学始终学以致用的教学思路,教学内容设计上,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工程项目为载体,理论知识和职业岗位能力训练尽可能按一体化进行。采用边讲边设计的教学模式。课程组全体教师认真研讨优化组合供热工程课程内容及其实践教学内容,精心组织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联合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以任务为驱动、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动性,以课程设计的工程实践设计项目为主线,贯穿各个章节,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工程实践项目的设计,学生了解并掌握了建筑物供暖系统整个设计过程及每一环节的内容、方法,学生在获取理论知识的同时,锻炼了职业岗位技能,积累了工作经验。这样做既能够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又有助于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及其职业素养。

(三)改革课程设计要求及其考核方式

针对设计任务少导致的抄袭现象严重问题,课程组采用尽可能多给出工程实践任务,对同一建筑物,采用修改建设地点也就是修改气象条件或者修改室外管网条件等方式,对供暖系统形式的选择要求只要是现在规范允许采用的合理的系统形式均尽可能采用[4]。针对采用CAD绘制导致抄袭现象严重问题,修改课程设计成果要求,除供暖系统平面图采用CAD绘制外,供暖系统图必须采用手绘图制,设计说明及其计算书除计算表格及其计算草图外,要求采用手写,以此杜绝抄袭现象。针对考核方式单一问题,供热工程课程组对课程设计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采用传统方式与现代考核方式相结合的方式,尽量使考核方式公平公正。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考核是相对其目标而言的,考核方式突出职业能力目标考核、过程考核和外聘专家介入考核等科学的新型考核方式。为了保证教改质量,在课程设计实施前制定了考核主体应该体现多元化、阶段性评价和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评价内容应该多维度的考核原则。多元化评价由学生自评及指导教师评价组成。阶段性评价和与终结性评价由项目设计准备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设计成果及设计成果展示答辩四个评价维度组成。多维度的考核在不同设计阶段分别有若干个反应该阶段主要任务的评价指标[5]。在整个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过程中,每个阶段每完成一项任务学生、指导教师针对该阶段的评价指标进行评分,四个阶段各占总成绩的10%、20%、45%及25%,每个阶段学生、指导教师评分各占30%、70%。

三结语

供热工程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教学组织设计上,以培养职业岗位需求人才为抓手,集理论知识、能力训练和实践为一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设计上,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项目为载体、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相对接,教学情境与工作情景相对接。教学模式采用边讲边练、现场设计,理论和实践交互进行,使学生在获取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锻炼职业岗位技能,培养职业素养。考核内容与企业标准相对接。实践证明,既有助于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依据职业岗位设置课程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又有助于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彩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学反思与改革[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38(06):29-32.

[2]亓俊国.基于工程实践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探索[J].内燃机与配件,2018(09):253-254.

[3]黄瑶.对“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7,4(47):69-70.

[4]黄小龙,杨洋,刘相权.“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04):112-114.

[5]石永军.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32):55-56.

作者:江煜 唐艳娟 李靖 范文波 单位:新疆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