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对分课堂的数据库在线课程设计实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对分课堂的数据库在线课程设计实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对分课堂的数据库在线课程设计实践

摘要:在线开放课程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加灵活多样、高效的课程与学习机会,但在教学模式、课程设计、考评方式等方面还略有不足。以数据库在线开放课程为例,提出基于对分课堂思想、结合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和以“学”为中心的翻转课堂教学思想,提出了数据库在线开放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知识框架、资源结构、考评方案设计,构建了一个适用于多个专业群的数据库课程建设思路,并以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课程进行初步实践

关键词:对分课堂;翻转课堂;在线开放课程;数据库

引言

在线开放课程向学习者提供在线课程、考评、获取证书等系列教育服务,扩大了普通公民获取高等教育的机会,成为了信息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1]。对于高等教育机构、私人投资者来说,通过在线开放课程来建立品牌、进入教育市场也是一种新的商业和收益模式[2]。在线开放课程开发与实施存在的问题:教学模式创新不足。目前大部分的在线开放课程从教学法层面来讲,鲜见有实质性的突破[3]。课程建设过程中,视频制作表现形式精美,但课程内涵不足。考评形式与机制较单一。目前的在线开放课程基本采用客观题为主,通过系统自动评阅,或者依赖于同伴的参与和互评进行考评。但对于考试/测试的环境基本无法做到有效的管控。受众面较单一。在线开放课程的目的是共享课程,但目前较多的开放课程都是围绕某一个专业的培养体系而建,真正能够体现普适教育、个性化定制的课程极少。

1数据库在线开放课程设计原则

1.1教学相长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FacetoFace)。以讲授为主,重视教师的经验传递,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但因课堂受限于教师的“讲”,导致于教学效果过分地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内容完全来源于教师的课前准备及自身知识储备,所以不完全适应于目前的在线开放课程。翻转课堂(TheFlippedClassroom)。主要思想是以“学”为中心,将基础的知识、技能以课前自学资源的形式提供给学生,教师则以一个主持者、引领者的身份在课堂中根据学生自学情况进行问题引导、知识梳理、应用发散等。它非常依赖于学生的自学,依赖于学生的主动思考。而我国的普通大学生在经过9年义务教育、3年高中教育的传统教学熏陶下,基本已经适应了先听后做的学习节奏。所以对于前期的自学,显得动力有些不足。对分课堂(Bisectionclass)。反对课前预习/自学,认为课堂的核心要素是“教”与“学”,即讲授与讨论,且同等重要性。所以从时间上来说,对分课堂一半给了教师,一半给了学生。对分课堂结合了传统教学与翻转课堂的优势,通过“教”与“学”的循环中心化,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可它非常依赖于教师对学习模块的划分,学习节奏的控制,即是说“教”“学”的变化需要得到及时的反馈。这与在线开放课程这样的灵活、开放的形式有极大的差距,需要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根据课程性质及需求进行有机调整。

1.2模块化多耦合的知识体系

课程建设通常是被认为是一个整体由团队合作完成,但在实际情况下,却常常由于不同团队的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导致最终建设出的课程总是会有明显的偏向性。将课程的知识体系以模块化的形式进行管理,有利于分解较为庞大的课程体系,通过模块独立发展的方式,得到更有针对性的设计、实施方案。目前主流的综合性实验、开放性实验还是主要围绕着各个课程展开,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程基础上,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4]。所以,打破课程的独立性,以工程应用能力出发,分析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培养目标明确的课程群模块是必不可少的。

1.3多角度多层次的考评机制

数据库课程作为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成为了其他专业的基础课程。管理类专业对数据库的要求是会用即可,软件开发类专业要求必须熟悉从设计、开发再到管理的整个过程,信息管理类专业则要求侧重于数据库管理。所以在课程的考评机制设计上,需要多角度的,针对专业、岗位需求的进行提炼。根据一般学习规划或班级学习情况统计,不同的学生对数据库的接受程度也会有一定的区别,所以从整个课程设计上来说,需要设计多个层次的考评标准。

2数据库在线开放课程设计

2.1知识框架设计

数据库相关课程直接涉及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数据库原理、数据库管理、Oracle数据库等,结合实际情况,本课程融合形成了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开发、数据库管理三大模块。其中数据库设计模块分为:数据库设计基础、数据规范化、数据库设计应用三个子模块;数据库开发模块分为:数据库开发基础、数据库功能开发、数据库编程应用、应用系统开发四个子模块;数据库管理模块分为:数据安全管理、性能优化、oracle体系管理三个子模块。

2.2资源结构设计

对分课堂的在线开放课程注重学员与学员之间的相互学习,注重知识内化与同化的过程。每一个模块内部被拆分为多个专题,每个专题按以下的结构进行资源开发并。精讲(线上):微视频(8~10分钟),以课程理论体系架构为主线,帮助学生形成课程模块的整体认识,明确知识内涵。留白(线上):以知识链路图的方式让学生明确完整知识体系,明确已知与未解内容。独学:以作业、任务的形式,辅助以有针对性、精炼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内化训练。避免受到来自教师或其他同学的提示,逐步养成主动思考意识。讨论(线下/线上):以线上/线下小组讨论的方式,重视学习团队的形成,以督促的形式,强化小组讨论。对话(线下/线上):以直播或者线下课堂的形式,通过师生对话,针对高层次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及办法。总结(线下/线上):以测试/考试或模块学习报告的形式,对知识体系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以完善课程及课程运维模式。

2.3考评方案设计

数据库在线开放课程的使用有多种方式,如纯线上、线上+线下,使用的专业也有多种,如计算机类专业、管理类专业。所以,其考评方案也根据使用者在学习资源模块上的选择进行相应变化:线上考评。以成果导向,分阶段进行多方位的测评。其中,视频学习后测试占20%,独学作业占30%,讨论占20%(参与平台讨论话题等占15%,小组讨论占5%),测试/考试占30%。线下考评。以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贡献度、收获度为主,结合具体班级、专业开展情况进行考评。其中,小组讨论占30%,师生对话占30%,项目任务占40%。

3课程运行情况

数据库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提炼的过程。数据库技术及应用作为其中的基础部分课程,已在重庆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并运行,来自重庆市13所高校共985名学生选修该课程。

参考文献:

[1]翟雪松,袁婧.MOOC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35(10):97-102,109.

[2]袁莉,斯蒂芬•鲍威尔,马红亮.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国际现状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03):56-62,84.

[3]郝丹.国内MOOC研究现状的文献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1):42-50.

[4]米洁,黄民.基于模块化知识体系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4,(09):37-40.

作者:杨倩 单位:重庆工程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