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雨课堂混合式教学下的大学物理课程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雨课堂混合式教学下的大学物理课程设计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雨课堂混合式教学下的大学物理课程设计

摘要:根据作者实际授课经验,基于雨课堂信息化教学手段对我校大学物理课程进行设计,提出了新型评价体制和混合教学模式,多方位、多角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大学物理课堂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其中提出的新型评价体制只适用于小班教学,而雨课堂及混合式教学对于100人以上的大班仍然适用,教学效果良好。

关键词:大学物理;雨课堂;混合式教学

2015年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自此掀起了一场基于互联网的大变革,各行各业致力于与网络联系在一起,到目前为止,人们的衣食住行已经离不开互联网了。这给传统教育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新型智慧教学平台不断涌现,网易公开课、MOOC、学堂在线等各大学习平台给学习者注入了新的学习动力。这些平台内的短视频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知识碎片化且时间控制恰到好处,学习者可以自由选择想要了解的知识点,并且通过观看视频可以快速掌握。除了教学平台之外,还有一些辅助教学工具正在以闪电般的速度迅速占领各大院校的课堂,例如清华大学开发的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将PC端与手机端相结合,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管理模式,学生通过手机端就可以实现预习、测试、反馈、复习等环节[1]。从2016年到2019年,雨课堂已经被几十万高校教师所使用,覆盖各个学科,如英语课[2]、思政课[3]、管理学[4]、C语言程序设计[5]、财务分析[6]和高等数学[7]等,不仅适用于理论教学,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也正在被广泛研究和探索,如大学计算机实验[8]、大学物理实验[9]等。

1传统教学模式及雨课堂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1传统教学模式

大学物理课程是工科院校学生的必修基础课,致力于培养工科院校学生的科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物理课程在中学就被公认为是最难的课程,刚从中学走出来的大一学生们对物理本身就有排斥心理,外加大学物理中几乎所有的问题都需要使用高等数学中的微积分,这就更增加了学习的难度。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注重公式的推导和习题的讲解,忽视了介绍科学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及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学生的兴趣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根本点。

1.2雨课堂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雨课堂是一款基于PPT和微信的智慧教学工具,轻量易用,操作便捷。雨课堂的使用可以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3个阶段。以“刚体中的转动惯量”这节课为例,课前在电脑端新建手机课件,插入慕课中“生活中的物理学”这门课程中的“惯性与惯性质量”微课,并留下预习思考题,准备好后上传到课件库中,设置好班级及时间,预习课件就准备好了。教学课件中可以插入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和主观题等多种题型,并且每题都可设置分值,由于大学物理中的公式非常多,而雨课堂提供的填空题是无法识别公式的,可以将所有的填空题改写成选择题,在主观题的出题形式上,可以是计算题,还可以是问答题或讨论题,如果是计算题,可以以小组的形式作答到纸上,并以照片的形式上传,上课期间教师迅速挑选出有代表性的答案进行投屏,并给出评论。如果是问答题或讨论题,教师可打开弹幕,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讨论时间,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教师的课件在上课过程中是同步到学生手机端,并且在课后学生仍可以随时查阅。每次课程结束后,教师和学生都会收到课后小结,学期末教师可以从电脑端下载学生的学习数据作为平时成绩的参考。课后将课上讲解的重点知识整理在手机课件上,将时间设置为下课时间即可,并将复习课件作为下次课上课前提问的参考资料。

2新型评价机制及混合式教学模式

2.1新型评价机制

以2018级水利水电工程专业1、2班为例,共69人,学生们自由结成3队,每队选出一名队长,每队再以4~6人为单位自由结组,学生们的平时成绩分成5个部分,分别是基础分、期中考试分、作业及测试分、团队分和个人表现分,各部分具体内容见表1。考虑到课堂时间有限,加上班级人数较多,无法提问到每一个学生,其中的个人表现分不容易得到,因此每次课前5min是学生演讲时间,每个团队有15个名额,上台演讲者统一加5分。队长承担着组织、管理和记录本团队成员个人表现的任务。

2.2混合式教学模式

2.2.1课前演讲课前留出5min的时间给两名提前准备好的学生做演讲,演讲形式不限,但是内容必须和物理有关,教师将学生的演讲录成视频并到网上,以督促学生积极准备,演讲结束教师现场利用雨课堂投票,满分5分并作为个人表现分。课后利用公告演讲视频。实践表明,学生对于演讲的积极性很高,演讲内容多以物理前沿为主,动画视频丰富多样,演讲时间控制在3min以内,不仅不会耽误上课时间,而且还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活跃了课堂气氛。

2.2.2作业题录制微课习题课采用课前录制视频、课上学生自己讲解的教学方法。习题课前一周,教师将每一道作业题录制成10min以内的短视频,并上传到优酷等雨课堂支持的第三方视频软件上,再将每道题的视频网址整理到手机课件上,在习题课前两天将手机课件给学生。这样不仅可以解决题多、题难讲不完的问题,减轻教师的负担,而且对于课上没有掌握的学生,课下可以反复观看视频,查漏补缺。

2.2.3课后题做成试卷习题课上,将每章课后题中的选择题、填空题(其中填空题改成选择题)都做成试卷,利用课上时间进行小测验,考试时间设为1h,截止时间教师可以随意设定,但是教师在试卷前,应先告知学生试卷一旦打开必须在1h内完成,否则无法重做,因此学生应先把课后题做完之后再打开试卷。如果课上时间紧张,也可以让学生课下完成,设置好截止时间即可。实践表明,大部分学生通常不能够按时完成不用上交的作业,而对于大学物理而言,其课后的选择题、填空题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做成试卷的方式,不仅有效提高了学生对课后题的重视程度,而且通过习题巩固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2.2.4学生批改部分作业学生将作业上交之后,教师只批改两个团队的作业,习题课前一天将其中一个团队的学生集合在一起共同批改第三个团队的作业,并在作业中留下姓名和评语。实践表明,学生在批改他人作业的同时也在改正自己的错误,并且了解了评分细则,达到让学生走进教学的目的。批改结束后,团队中出一名学生对批改情况进行详细的总结,并在习题课上展示给大家。

2.2.5利用调查问卷合理安排习题课习题课上利用雨课堂的随机点名功能选定每题的负责小组,留出相应的讨论和准备时间,小组派代表上台讲解。根据题量的大小和题的难易程度进行调整,例如:第二章质点动力学,课后题简单且不是重点,而第三章刚体力学中的课后题又多又难,且重点较多,那么在第二章的习题课上,让同学们同时完成第二章和第三章的选择填空题,并讲解,实践证明,正好需要2个学时。第三章作业题有7道,每道都需要大量时间讲解,因此做了份调查问卷,在第三章的习题课上,当场发给学生,让学生投票选出较难的题目,由教师讲解,将剩余的简单、重要但又容易犯错的题交给学生去讲解。同样第九章习题课也使用了同样的方法做了调查问卷。利用习题课实现了“翻转课堂”,效果显著。

3结语

本文将雨课堂应用到大学物理理论课的教学中,并实施了一种全新的评价机制和混合教学模式,评价机制只适用于小班教学,而雨课堂及混合式教学对于100人以上的大班仍然适用,教学效果良好,并得到了学生较好的评价。

参考文献

[1]王帅国.雨课堂: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教学工具[J].现代教育技术,2017(5):26-32.

[2]曹野.基于雨课堂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9,33(3):320-322.

[3]赵丽梅,陈晓军.雨课堂应用于高职院校思政课理论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1(2):40-43.

[4]刘芳.基于雨课堂的管理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科技资讯,2016,14(36):184.

[5]张翠平,赵晖.基于雨课堂混合式学习的c语言课程教学设计[J].计算机教育,2019(3):85-88.

[6]于永华.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初探:以五年制高职《财务分析》课程为例[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8):272-273.

[7]陈曦.基于雨课堂的高等数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7(8):431.

[8]卢行伟,田茂毅,李庆.基于微课和雨课堂的大学计算机混合实验教学模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6):203-206.

[9]沈洋.基于“雨课堂”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J].智库时代,2019(15):225-226.

作者:孙楠楠 赵福伟 赵志超 单位: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