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人体与动物造型比较的衍生模型课程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人体与动物造型比较的衍生模型课程设计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人体与动物造型比较的衍生模型课程设计

【内容摘要】文章以传统技艺为基础,融合数字技术,在人体动物立体造型艺术比较的基础上开展动物衍生模型创意课程研究,通过梳理二者在造型技术、美学价值以及社会意义等方面的异同关系,旨在构建高等美术院校动物造型艺术衍生模型课程体系,从而构建人体与动物造型艺术相互依存、相生相伴、融合统一的审美价值取向。

【关键词】人体与动物造型;动物衍生模型;课程设计

21世纪以来,科技的全球化发展与艺术的不断繁荣成为当下社会发展的特色,两者的有效结合使众多艺术与科技融合的设计作品不断涌现。新时代艺术与科技的融会贯通已然成为较明确的发展趋势。艺术与科技融合实现的新领域研究成果,促使高等院校课程教育改革不断进步,在美术专业教学资源中融入科技要素成为当下高等美术院校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一、课程设计基础和背景

国外美术教育注重将科技创意思维的拓展与美术专业技能进行融合训练,以实现在基础美术教育中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统一。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通过《美国教育法》将艺术、科学等纳入基础教育以培养科技与艺术的跨领域人才,欧洲及日本等国也通过政策在教育中重点培养这类人才。在中国的美术教育中,台湾地区台北艺术大学于20世纪90年代通过成立科技艺术研究中心,以进行艺术与科技结合的研究和人才培养。相对而言,大陆美术高校中大多引入了包豪斯设计学院“艺术与技术融合”理念,对设计人才的培养研究较多,而较少通过美育与科技融合的实验性基础美术教育课程设置及改革实践提升学生审美情趣,也较少以美术基础课程为载体提升学生的科技与美学素养,使科技美学融入高等美术院校基础课教育,促进高校艺术教育与科技的融合,推动高校教学中艺术创新成果向艺术衍生与文创产品转化的课程改革研究较少。长期以来,中国的高等美术教育中的基础造型训练基本上是围绕着“人”这一主题进行,人体结构、人体写生、人物创作等课程在主流美术院校基础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造成学生在自己的艺术生涯中会较多关注以人为核心的命题。然而,几十年的工业化进程不仅对中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同时也割裂了人与动物的生态联系,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概念已经无法回避。艺术教育对生态、动物、植物的关注与日俱增,相关自然生态命题也是造型艺术关注的焦点,对动物的关注是极其重要的艺术课题。“如今在国内,很多领域的古动物复原都是一片空白,几乎没有从动物复原的角度进行模型的创建。”①基于生态自然教育的动物造型教学长期缺位,使得以动物为主题的艺术创作难觅踪迹,诸如动物角色明星、动物影视动漫作品及其衍生品。总之,国内艺术教育体系中涉及到自然和生态命题的造型艺术教育和创作实践研究比较薄弱和匮乏。从当前的艺术衍生品市场不难发现,衍生创意品是文化艺术消费的主要形式和内容。作为艺术教育而言,衍生创意能力的培养要基于学生艺术基础造型能力的升华和提高,是艺术创造力融合商业创意的集中表现。然而,与作为朝阳产业的艺术衍生品的日渐繁荣相比,在负责相关人才培养和输出的国内艺术类高校中,却较少开设艺术衍生品专业方向(国内八大美院中仅有四川美术学院和广州美术学院开设了相关专业),相关的师资建设、教学资源缺乏,尤其是教学体系构建显得较为薄弱,其中的主要表现是动物造型及创意衍生教学体系的空缺。

二、人与动物造型比较及衍生模型创意课程

(一)课程研究内容

“动物的机体,其构造原理几与人类相若,其中不唯部件构成,位置序列与人体构造基本一致,就连解割名称亦与人体小异大同。因此,只要懂得人体的结构,届时了不得屈尊爬一爬,作番模拟,比照,一切便不难推导。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自然也可以作逆向反祖的回溯。”②以人体立体造型艺术为依据和参照,以动物分类学、动物考古学等学科为支撑,梳理出动物造型艺术的基本特点,在传统技艺结合数字技术的背景下探讨人体与动物立体模型的制作和输出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彰显动物造型艺术的审美价值和社会学意义。基础课程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两类。一是基于科技美学的人与动物(特别是脊索动物门)形态相似性的基础造型课程设计。人与动物具有高度关联性和类似度,以人物与动物的结构对比作为课程切入点,教师可由传统的人体结构介入庞杂的动物结构教学引导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课程在尊重和依据动物考古学的基础上,根据人与动物在生物亲缘性和造型进化规律上的相似性,梳理人体与动物立体造型艺术对比研究的技术路径,在传统塑造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数字模型塑造技术构建研究的方式方法;引导和激发学生关于绝灭动物造型的想象空间和艺术感受,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展现已绝灭动物复原艺术融入科技的可能性和审美魅力。二是围绕科技美学的人体与动物对照创意造型实践及创意作品输出。本课程通过多种数字技术方式的组合和优化,以Maya、3Dmax为基本技术平台,辅以多种其他技术方式,如Madbox、Zbrush等,尤其是融合Photoshop等二维技术,使二、三维技术彼此支撑,可实现数字多技术混成和动物解剖及形体结构的教学互动,较大提升学生对动物结构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以及课程教学效率。在此基础上,利用三维立体成型技术将成熟的动物数字造型,如绝灭动物、现存动物、未来科幻色彩的人与动物造型、动漫化人与动物造型等,转化输出为具有市场销售可能性的艺术衍生品。

(二)课程研究目标

该课程在艺术融合科技方面的实践,可打通美育教学中艺术与科技间的屏障,使美术院校基础课教育符合当代科技人文环境下高校大学生群体的审美情趣,开阔学生审美视野,提升审美素养、审美情趣,有助于美术基础课教育中艺术与科技成果融合及艺术教学衍生文创成果的社会转化。

(三)解决教学问题

该课程改变了传统美术基础教育课程中单一的美育及造型培养模式,顺应生态美学的艺术潮流,试图改变当代美术教育和创作长期以来固有,以人为中心的立体造型艺术实践。在传统造型技艺融合数字化造型技术的基础上,该课程将人体与动物立体造型艺术进行对比研究,一方面开拓了动物造型艺术教育和创作的新局面,另一方面促进了人体与动物立体造型艺术的协调共生,最终实现审美教育链接产业跨领域的融合和学生的艺术创意衍生及产品转化能力的拓展。该课程还有利于转变美术基础教育培养中艺术与科技相互孤立、彼此割裂,“重艺术美、轻科技美”,艺术教育成果与科技成果间不能互相融汇转化等问题;转变美术基础教育培养中跨界融合意识不强造成的学生创意兴趣低下,教学针对性不强,学生创作缺乏创造意识、科学态度、科学思维和科技美学的眼光,作品千篇一律无创意的现状。

(四)课题研究方法

课题研究方法分为三种。第一种,对比比较的研究方法。该方法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将人体与动物的研究主题并置,采用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研究方式,以人体立体造型艺术的基本规律为切入点,梳理出人体造型与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性动物种类的造型特点之间的共通处,同时结合对不同类别动物造型功能性进化成因的分析和掌握,并以此为契机,将二者独有的造型特点通过传统技艺和数字化模型的融合进行分门别类的规律性总结,以便师生在教学和创作研究时以小见大、触类旁通地掌握各种复杂的动物门类的造型方法和技巧。第二种,跨学科研究法。将人与动物艺术造型与生物分类学、动物解剖学等学科进行比较研究,广泛对照国内艺术与科技融合教学实践在设计学、理工学科的异同与特色,以扬长避短,摸索艺术与科技跨学科研究的基本规律和互补性。第三种,教学个案分析与综合法。该方法梳理总结实验课程主体部分,包括感觉与想象、形态相似性下生态比较造型实践(人体与动物造型结构规律异同整合)、科技美学中人与动物对照创意造型实践,以及创意作品输出个案,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实验课程教学的共性和一般规律。

(五)预期效果与具体成果

通过该课题的建设和研究,填补美术院校基础教育课程中艺术与科技融汇教学的研究空白,实现科普教育与美术基础专业学科教学的资源整合,探索培养美术类专业复合创意人才的基础教学模式。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呈现。一是形成基于科技美学的人体与动物(特别是脊索动物门)形态相似性的课程设计,基于科技美学的技术植入与衍生基础造型创意整合(以多媒体科技复原成果《中国古生物复原生态图集》《绝灭动物复原生态图集》作为衍生创意造型课程拓展内容)课程设计。二是实现科技美学中人与动物对照创意造型实践及创意作品输出,研究开发出系统的人与动物模型(以绝灭动物、科幻动物为主)产品序列,并连接产业市场,实现作品产品化的产学研教学实践目标。三是形成美术院校艺术融入科技的基础课实验教学研究方案;使绝灭动物复原融合多个学科内容,包括美术学、软件运用技术、动物解剖学、动物分类学等相关知识和技术。本实验教学研究立足于美术,依托于我国考古和动物学相关科学理论和成果,借助于计算机数字技术手段和表现语言展开复原方式研究。美术基础课程教育改革应引入科技美学的实践教学课程,依托带有实物模型的课程体系开展数字化人与动物模型的教学实践,并将数字模型教学成果以教学结课汇报展的形式进行教学经验交流。

结语

总之,基于绝灭动物复原技术研究的人体与动物衍生模型课程建设,一方面将数字技术、动物考古学等科学技术融入动物造型艺术创作中,体现了艺术与科技的有机互动和融合;另一方面,有机地链接了传统的人体造型主题与动物艺术造型资源,丰富并拓展了高等美术学院教育体系的研究内涵和意义外延。本研究课题体现了专业高等美术院校建构自然主义的造型艺术理论探索,针对传统造型艺术研究对象单一和狭隘的现状,通过创作理论的拓展和创新,并融合数字科技模型技术,来实现人体与动物立体造型艺术在造型技术和理论研究以及衍生创意等多方面的并重发展。

注释:

1.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45.

2.傅维安.动物雕塑教学提要[J].浙江工艺美术,1999(2):38.

作者:张伟鹏 单位:四川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