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业财融合下科研经费管理探索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自2016年7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16〕50号)实施以来,为科研人员简除烦苛、松绑减负成为科研项目单位财务管理部门的重任。科研领域“放管服”政策旨在给予科研人员更多的自主权,激发科研创新活力。在新时代“放管服”政策改革的背景下,针对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沟通衔接不畅、数据反馈不及时、系统不对接等问题,江西交通××技术学院研究运用以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为核心,找到业务的最前端,建立科研经费全生命周期管理及统一决策支持系统,达到放管服与数据共享更高效。通过业财融合,决策支持,实现各级管理和使用者效率、管控、体验的一体化。
一、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和需求分析
1998年以前科研经费使用包干制,1992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财务管理办法》项目结余经费可提取40%的劳务酬金用于发放科研奖励。从1998年到2016年,这段时间科研经费管理实行预算制。特别是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公务卡、政府采购等多项财政改革政策出台后,科研经费使用审核比较严格。2016年,《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16〕50号)实施以来,简化预算编制、扩大预算调剂权限、改进结余资金处理方式等一系列“放管服”举措陆续落地,使科研经费管理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科研经费管理仍存在不少问题。[1]
(一)对“放”、“管”的政策涵义没有平衡好
因对对“放”、“管”的政策涵义理解不够,过度权利下放而忽略了过程监管,科研项目管理和科研经费管理过程监管需要加强。
(二)科研项目管理与科研经费管理脱节
在财税体制改革和技术进步的大环境下,财务面临的最大风险是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脱节,是业务数据替代财务数据。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信息化手段不够,对科研经费整个使用过程监管有限;二是业务与财务的信息化没有深度融合,沟通与数据反馈不及时,存在各干各的情况。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1.科研经费收入方面的问题收入确认方面:经费分次到账何时确认收入;收入来源方面:来源渠道多,有拨款、企业、自筹,如何分类登记?如何编制、调整收入预算的问题;合同方面:合同是否统一登记、管理的问题,;开票方面:开票借票流程的问题,到账金额由谁录入和核对的问题,在哪个系统录入的问题,到账、开票谁通知,应如何设置和确认通知流程、催款流程。2.科研经费使用方面的问题项目管理方向:项目库建立和数据共享。项目支出方面:预算分项控制。支出明细账:支出经济分类明细账、经费项目明细账。项目经费决算方面:项目预决算表(包含预算数、到账数、使用数、结余数)、经费决算报告。3.科研系统和财务系统对接的问题数据生成方面:立项、项目数据、总预算、结题数据在科研系统,总预算、明细预算、到账数、使用数、结余数在财务系统。数据推送方面:科研向财务推送,财务向科研推送。数据共享:需要做到数据对接及时、一致、全面,达到数据共享。
(三)科研经费使用效益问题,缺乏绩效评价机制
科研管理主要关注科研项目的立项、经费使用、项目验收结题相关问题,对于科研项目设定的技术经济目标是否完成、质量是否达到相关的要求和对单位或课程专业的发展贡献度等方面的绩效评价不够具体。[2]
二、科研经费管理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一)新思路
1.以财务系统建设为核心和出发点,找到业务的最前端。从专业化、标准化、流程化、自动化、智能化五维度开启系统建设(1)专业化。项目、预算、核算、决算四大体系的衔接与处理规则。(2)标准化。以财务数据为核心的多维数据统一标准。(3)流程化。跨部门、跨层级业务流程与财务流程的整合。(4)自动化。实现业务办理与账务处理的零接触和无纸化。(5)智能化。智能采集、智能识别智能审核智能分析。2.建立科研经费全生命周期管理财务系统与科研管理系统对接,实现立项、预算、到账和收入确认、支出、决算、结题等科研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协同管理。(1)科研处:科研管理系统,经办人填写科研项目基本信息、项目预算表、指定银行来款记录;(2)科研处:科研管理系统,进行科研申报、立项审批、结题管理。(3)财务处:项目管理系统,读入项目基本信息、项目预算表,自动创建财务项目并设置项目预算;(4)财务处:账务核算系统,读入项目对应银行来款信息,为项目做收入入账,为项目做支出报销、绩效管理;(5)财务处:项目管理系统,向科研管理系统推送项目预算执行情况。3.建立统一决策支持系统(1)科研管理。在科研业务系统中申报、立项、分配工作量、登记科研成果、结题等业务。(2)经费管理。中财务信息化系统中形成项目库、预算、到账(收入、合同)、使用、绩效、决算等项目资金数据。(3)科研与财务:系统数据对接形成业财融合,达到放管服与数据共享。
(二)新方法
1.对接项目库项目实行开放式管理,不定期申报,定期评审入库,预算安排从项目库中挑选,并健全项目退出机制。2.对接预算根据项目库的科研项目,录入项目收入类型、支出类型,预算控制额度、预算明细,并同步数据到科研系统。科研人员可以在财务报销系统、科研管理系统查询项目预算数据。3.对接收入(到账金额)在项目立项业务处理模块,登记科研到账信息,与项目库登记的指定来款单位、来款银行信息比对,自动生成科研收入数据、到账金额,并同步到科研系统。科研人员可以核对、查询本项目到账情况。同时,在这个模块中,有个人借发票管理,可以进行开票、借款、冲销等信息登记和业务处理。4.(对接)支出在财务网报系统中完成科研经费报销、余额查询、自动生成会计凭证等操作。预算额度、是否借支等特殊事项同步控制。生成项目明细账、项目余额表。按照流程设计要求,支出数据、余额数据应同步到科研管理系统,科研人员可以查询、核对支出数据。科研管理部门可以根据支出进度比对科研项目进度、科研成果,进行过程管控。5.(对接)预(决)算表在项目完成提交验收材料时,需要提交绩效报告、预(决)算审核表、经费使用报告。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表格和要求。按照流程设计,提交的表、报告模板内置在科研系统中,自动提取预算数据、支出数据生成报表和报告。再不用科员人员上传资料、手工填写数据,财务查账审核等环节。以规范的财务核算为基础,提升财务的横向管控能力。向决策端延伸,参与规划、计划、决策,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向业务端延伸,事前调研、事中控制、事后监督考核,提供精细的服务支持。与业务在过程上融合、系统上对接、数据上共享,建立标准化、流程化、系统化的统一规范,进行全员、全过程、全覆盖的控制,提供自动化、精准化、个性化服务,达到创造价值、做出贡献、实现发展的目标。
三、科研经费管理的成效和启示
(一)成效
通过科研管理和财务管理系统的对接,实现四个治理,全面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1.实现科研数据治理,发挥科研数据价值。提供数据支持、数据共享、数据监控(1)科研管理:学校和部门科研收入、分配、管理费、支出、结余等情况;(2)财务管理:收入构成、资金安排、使用情况、结余等情况。2.实现科研流程治理,优化科研业务管控(1)科研业务流程的优化和再造。通过梳理流程,重设项目、预算、收入、支出、决算等业务节点,对一些关键节点重点关注,完成科研流程再造。(2)实行闭环管理。财务、科研两个系统,科研人员、科研管理人员、财务人员三种角色,主体是科研人员,服务好协调好,要让科研人员满意。3.实现科研组织治理,优化科研和管理人员配置(1)构建灵活可变的组织架构,更加“柔性”、“可变”,由“层级式”变为“矩阵式”或“网络式”。(2)优化人员配置。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管理的人做管理的事,信息的人做信息的事。4.实现科研体验治理,提升科研服务质量(1)提高业务办理效率,科研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减少低附加值、重复的劳动,节省科研人员时间,提高效率。(2)增强决策支持、信息公开。管理人员随时可查、可看、可分析,实现信息决策支持。科研人员随时可查、可看、可分析,实现信息公开。(3)提升服务质量,运用大数据,向科研人员、业务部门推送精准化、个性化服务。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数据多跑路,科研人员少跑腿。一次不用跑,最多跑一次。在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数据治理是基础,流程治理是核心,服务治理是要求,组织治理是保障。我们需要坚守财务工作初心,依法理财,科学管理,精准服务。
(二)启示
业财融合投入精力多,协调困难,难得到理解和支持,单位领导需要高度重视,财务与各业务部门需要协同合作,才能高效高质量的业财融合。1.建立“四维时空”的系统思维(1)要有高度:管理上要讲究人文化、精细化、规范化,业务上讲究战略、战术、操作。(2)要有广度:从管理上要注重生态圈、外部、内部,从业务上要关注“不相关业务”、上下游业务、关联业务。(3)要有深度:从管理上要管事管人管人心。从业务上要抓住表面、里面、核心。(4)要有时间轴:从管理上要看短期中期长期,业务上要看事前事中事后。2.建立专业人才库培养专业型、复合型、全面型人才的团队。
参考文献
[1]王海妮.“放管服”背景下高校科研经费内部控制管理对策[J].中国高校科技,2020(12).
[2]晋荣敏.“放管服”背景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探讨[J].纳税,2020(2).
作者:周小花 单位: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