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面向开放教育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为使用学习分析技术对开放教育的混合式教学进行效果评估提供参考,该文采用文献分析及基于设计的研究等方法,提出了面向开放教育的基于评价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基于评价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课前、课中、课后的三个教学阶段以及线上、线下的两个教学层面进行有效结合。通过梳理相关研究成果并在该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估指标,并通过问卷调查对这套效果评估指标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开放教育;混合式教学模式;学习分析
一、面向开放教育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一)文献综述
对于混合式教学而言已有不少研究。史玉新和樊旭将混合式教学划分为“前期分析设计、网上学习、面授讨论和评价”四个阶段[1]。王建明和陈仕品设计了一种基于线上课程和工作室制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教学过程的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全程监控[2]。王鶄与杨倬设计了基于云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进行了教学实践[3]。余胜泉等认为,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与学主要有建构性学习环境设计、课堂教学、在线教学和发展性教学评价等四个主要环节[4]。陈声健对混合式学习互动方式进行了分析,包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材、学生与学生等三个方面[5]。林雪燕和潘菊素设计了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在线课前准备、在线学习(课前、课后)、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课堂)等三大部分[6]。结合上述研究,我们认为混合式教学具备以下特点:包括课堂教学和线上教学两大部分;有充分的线下和线上学习资源;包含混合式学习评价。混合式教学的发展趋势是:将在各种教育机构尤其是开放教育领域的机构中进行应用,并结合多种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和设备,在充分设计的教学模式基础上,将实体课堂与线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习工具进行结合,以支持更好的教学和学习。
(二)模式的来源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离不开学习环境的支撑。布兰思福特等提出,学习环境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知识中心环境、评价中心环境、共同体中心环境[7]。(1)知识中心环境就是要给学习者提供丰富的适合其学习的知识;(2)以评价为中心的学习环境要为学习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此种反馈既可以给予学习者个体,也可以给予学习者群体。通过及时的反馈,学习者能够弥补学习的不足,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效;(3)共同体中心环境鼓励合作学习。此种环境倾向于发展实践共同体,促进学习者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在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者可以相互交流并得到提高。共同体中心的学习环境,更容易鼓励学习者进行群体层面的意义建构。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来考虑,这三种类型的学习环境分别对应着基于资源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基于评价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和基于社群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基于资源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其核心是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线上线下资源,甚至是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基于评价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核心是要为学习者提供精准有效的及时反馈。基于社群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核心是要为学习者组建合适的学习社群并组织社群开展有效的群体学习活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这三种类型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对其选择或使用要看具体的教学情境。当然,理想的情况是,把这三种类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点都结合起来。
(三)基于评价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对于开放教育来说,由于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大部分在网上发生,开放教育教学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围绕着学习评价来开展的,包括学习者的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根据开放教育的实际教学情况,我们挑选基于评价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来进行构建。基于前面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相关文献的综述结果,结合成人学习的学习自主性强、经验对学习影响强等特点,并根据开放教育的主要工作就是开展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这个实际情况,初步构建了面向开放教育的基于评价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如图所示。基于评价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分为三个阶段。在课前准备阶段,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课前线上先前学习知识点测评,了解学生上次课哪些知识点掌握了,哪些知识点没掌握;然后,确定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接着进行线上资源开发。在教学实施阶段,首先回顾上次课的内容,根据课前测评的结果,教师讲解错误较多的知识点。之后,教师讲授新知识点,在线下课堂进行。某一个知识点讲授完了之后,需要对学生进行基于线上资源开展形成性测评。接着,教师根据线上形成性测评的结果进行线下辅导答疑。辅导答疑之后,教师又开始进行新知识点的讲授。在教学实施阶段,能够看到一个循环,即“讲授新知识点”“线上形成性测评”“线下辅导答疑”这三个环节形成的循环。直到所有知识点都经历这个循环之后,教学实施阶段才告结束。在教学评价阶段,首先对学生进行线上总结性测评。然后教师根据线上总结性测评的结果进行线下辅导答疑。最后是教学满意度的线上调查,以此改进基于评价的混合式教学工作。基于评价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适用于开放教育的实际需要。对开放教育而言,在各学习中心进行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结合,是可行的,也是学生学习所需要的。该模式基于评价的特点,正好能够与线上教学系统以及线下教师的指导密切地结合起来,将线上及线下的优势进行结合,为实现高效率的教学提供了可能。
二、混合式教学的效果评估指标
基于评价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适应开放教育的以学习评价为核心特点的工作需要。在开放教育领域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可以从学习分析技术出发并且从教学效果来切入。对混合式教学的教学效果进行学习分析,需要构建混合式教学的效果评估指标。构建混合式教学的效果评估指标,需要在考察在线学习分析指标和课堂教学效果评估等方面研究的基础上来进行。
(一)在线学习分析指标
李超等基于层次分析法提出了一套学习行为指标体系,包括行为频次、学习时间、资源利用、活动利用、提交作业、论坛发帖、完成测试等一级指标及其对应的二级指标[8]。李念提出了网络学习行为的评价指标,包括一般行为习惯、交互行为、资源利用三个方面[9]。王丽娜设计了网络学习行为信息统计分析表,从个性化交互行为和社会性交互行为两个方面提出了网络学习行为的内容类别,并将每个方面的网络学习行为分为操作交互、信息交互、概念交互三个层次[10]。魏顺平提出网上教学检查基本内容有包括上网情况及网上学习情况两大类别下的共十一个指标[11]。陈春燕提出了一套学习分析指标,包括了登录次数、课程访问次数、通过测远程教育与网络教育2019.2中国电化教育总第385期试次数、完成作业次数、访问资源次数、论坛发帖次数、论坛回帖次数、章节测试成绩[12]。李爽、王增贤、喻忱、宗阳等提出了与学习成绩显著相关的在线行为投入测量指标,包括了提交的作业数、做作业测试题时完成所有题目的次数、提交作业总次数等[13]。为了对上述文献中提到的在线学习行为指标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将描述这些指标的词汇,用人工选择关键词汇的办法,将这些词汇集合在一起,然后对这些词汇,利用在线的词频统计网站进行自动分词后的词频统计,得到统计结果的前20个词语。人工去除无意义的词汇,得到出现频次最高的词汇依次排序为:次数、登录、浏览、课程、时间、作业、测试、行为、内容、平均、页面、交互。这就是对已有在线学习分析指标描述进行词频统计后得到的靠前词汇。从这些词汇中能够看出,已有的在线学习行为分析指标的研究对“次数、时间、测试、作业、交互”比较偏爱。笔者认为,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这些词汇所描述的在线学习行为分析指标都基本上能够从量化的角度去收集数据,也是明显能够观察到的在线学习行为,设计混合式教学的效果评估指标可以借鉴这些关键词汇。
(二)课堂教学效果评估指标
刘儒德认为影响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效果有四大因素,即软件因素、环境因素、学生因素、教师因素[14]。刘华构建了两套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一套适用于以教学目标为核心的课堂教学,一套适用于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课堂教学[15]。王春杨和敖敏提出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满意度问卷调查统计[16]。李聪提出了中学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主要从教师行为、学生行为两个角度出发[17]。总体来看,关于实体课堂的教学评价指标或者效果评估指标,都是从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师生互动、学生的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的,更多的是一种主观的判断,而不是从客观的基于数据的学习分析视角出发。因此,我们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估指标不进行词频统计分析。我们需要从学习分析角度出发去考察实体课堂教学中究竟哪些指标是可以用数据量化并能够被收集的。
(三)混合式教学的效果评估指标构建
1.初步构建混合式教学的效果评估指标
从整体上来看,我们将混合式教学的效果评估指标聚焦于学生的学习,并从线上和线下两个方面出发,在吸收文献研究中对在线学习分析指标及实体课堂教学评价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初步提出如下的效果评估指标。基于学习者个体的学习角度,在线下即实体课堂方面,需要收集如下的指标数据:学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听讲时长、上机时长、发言次数、互动次数、点头次数。学号是学生的唯一标识。姓名是学生的名字。性别指男或女。出生年月是学生的出生年月,用来计算当前的学生的年龄。听讲时长是学生认真听讲的时间长度,即课堂上除去操作计算机、平板、手机后,抬头听教师讲课的时间长度。上机时长是学生操作计算机、平板、手机用于学习的时间长度。发言次数是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发言的次数,必须起立,以起立回答教师提问的次数来计算。互动次数是学生与同学进行互动交流的次数,以侧身或者离开座位和其他同学说话交流进行判断,以此计数。点头次数指回应教师的“是不是?”提问的次数,该提问判断学生是否领会某个知识点,学生必须点头,以点头次数进行统计。基于班级群体角度,在线下即实体课堂方面,需要收集如下的指标数据:课堂到课率、课堂抬头率、课堂活跃度。课堂到课率是指在课堂上实到学生的数量与应到学生的数量比率。课堂到课率可在课堂开始、中间、结束时,各采集一次,取平均值。课堂抬头率是指在上课过程中认真听课的学生数与总人数之间的比率。对于课堂抬头率,在教师进行讲授的时间段内,可以10分钟采集一次,取平均值。课堂活跃度是指:“学生总的发言次数+学生总的互动次数/2”。基于学习者个体的学习角度,在线上即网络学习平台方面,需要收集如下的指标数据:前测答题正确率、登录次数、课中答题正确率、学习平台功能使用率、在线发言次数、在线发帖次数、在线互动次数、课后答题正确率。前测答题正确率是指学生在课前阶段的线上测试的答题正确比率。登录次数是指学生课中登录学习平台的次数。课中答题正确率是指学生课中在学习平台上答题的正确率。学习平台功能使用率是指学生使用的平台功能与总功能数之间的比例。在线发言次数是指学生在线上的发言次数。在线发帖次数是指学生在线上的发帖次数。在线互动次数是指学生的跟帖次数。课后答题正确率是指课后总结性测评的答题正确率,用于判断学习效果。基于班级群体角度,在线上即网络学习平台方面,需要收集如下指标数据:前测答题平均正确率、学生登录总次数、课中答题平均正确率、学生在线发言总次数、在线发帖总次数、在线互动总次数、课后答题平均正确率。前测答题平均正确率是指学生课前线上测试的答题正确率的平均数。学生登录总次数是指学生课中登录学习平台的总次数。课中答题平均正确率是指学生课中在学习平台上答题的平均正确率。学生在线发言总次数是指学生在线上的发言的总次数。在线发帖总次数是指学生在线上的发帖的总次数。在线互动总次数是指学生的跟帖总次数。课后答题平均正确率是指学生课后总结性测评的答题的平均正确率,用于判断学习效果。对于混合式教学的效果评估,不仅要看以上指标的数据表现情况,还要看学习者对教学的满意度,这个需要通过线上平台进行问卷调查来获得相关数据。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学习者的学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班级名称、课程名称、上课时间、上课地点等信息,应该从教学管理系统中自动抽取。
2.验证混合式教学的效果评估指标
为了对初步构建的混合式教学的效果评估指标进行验证,我们设计了混合式教学的效果评估指标调查问卷。在设计这个调查问卷时,剔除掉了学生个体和班级群体的重合性效果评估指标,将可以由学生个体的指标数据进行计算所得到的班级群体的数据指标在问卷中去除,同时将学生姓名、学号、性别、班级名称、课程名称、上课时间等基础信息数据去掉,将剩下的指标根据调查对象对该指标的认可程度进行问题设计。一共得到15个选择题和1个主观题。调查对象为某开放大学的在岗教师。我们通过问卷星平台将这份调查问卷进行网上。我们组织了某开放大学的教师进行网上问卷调查,共得到了11份有效问卷。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统计,能看到在参与填写问卷调查的开放大学教师中,对这些指标的不认可程度超过30%以上比例的指标主要有两个,即发言次数和点头次数。究其原因,发言次数在实体中可能不好界定也不好判定,因为有很多发言是无效发言;点头次数在实体课堂中同样不好界定和判定,因为有可能是无效点头。所以根据调查的结果统计,我们将发言次数和点头次数这两个效果评估指标进行去除。调查问卷中的主观题用来征求调查对象提出的其他的效果评估指标。有调查对象建议增加“学生观看视频的数据”指标。鉴于我们构建的效果评估指标是针对基于评价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其中对学习资源的访问强调程度不高,因为学习者主要做的是测试题目,所以这个指标暂时不纳入指标体系。当然,我们所构建的混合式教学的效果评估指标是开放式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添加新的指标,或者去除不实用的指标。经过问卷调查统计并去除无效的指标后,我们得到了调整后的混合式教学的效果评估指标。为了进一步完善此套指标,我们将此套指标通过外审的方式由三位专家匿名反馈意见。在专家的反馈意见中,有专家认为提问次数可以作为线下的一个效果评估指标。如果从混合式教学的效果评估角度来看,线下的提问次数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混合式教学的效果,因为这涉及师生之间的交互。因此,我们将提问次数这个指标纳入进来。在经过去除无效指标并吸纳专家建议后,我们得到如表2所示的混合式教学的效果评估指标。只是跟发言次数和点头次数相关的班级群体的指标的解释需要调整,其实就是一个指标即课堂活跃度这个指标需要重新解释。课堂活跃度,调整后的解释为“学生总的互动次数/2+学生总的提问次数”。设计这些效果评估指标的根据在于该文所构建的面向开放教育的基于评价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及对已有的在线学习分析指标、课堂教学效果评估的研究。混合式教学的效果评估指标中的各个指标在教学效果评估中的权重,可以通过德尔菲法来征求专家意见得出,将在后续研究中完善。各个指标在教学效果评估中的权重,也可以通过收集数据并进行数据挖掘统计分析之后来得出,并且需要不断迭代和完善。
三、结语
该文提出的基于评价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是一种适用于开放大学教育形式的教学模式,值得在开放教育的教学实践中进行推广。该文提出的混合式教学的效果评估指标,可以为开放大学进行混合式教学的数据分析系统的研发提供参考。研发混合式教学的数据分析系统,可以对线上、线下的数据进行收集、分析,为开放大学实施智慧教学提供基于数据的学习分析,将在开放教育事业发展中发挥一定作用。
参考文献:
[1]史玉新,樊旭.基于建导方法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0,(7):29-32.
[2]王建明,陈仕品.基于线上课程和工作室制度的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3):107-114.
[3]王鶄,杨倬.基于云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以华师云课堂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7,(4):85-89.
作者:谭伟 顾小清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