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开放教育与教育课程资源的融合共享实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开放教育与教育课程资源的融合共享实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开放教育与教育课程资源的融合共享实践

摘要:该文对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在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建设的共性以及教学资源的共性和互补性分析的基础上,以两类教育的共有课程建筑材料为例,从教学资源的共建、整合与共享和师资整合与共用两个方面进行两类教育的课程资源融合共享的研究与实践,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需要做好进一步工作。

关键词:开放教育;高职教育;资源融合

1999年,在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任务,并将它作为《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重点之一。此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启动了开放教育,先后与众多普通高校、行业(部委)、省级广播电视大学及国外远程教育机构展开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的探索工作,并在开放教育的各个层次之间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教育资源整合与实践。与此同时,中央、省级、地市级政府以及高等院校也都充分认识到了全日制教育与电大开放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构建的必要性,开始探索远程教育与普通高等院校的结合,很多高校借助卫星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开设网络课程以及网络教育学院等进行远程高等教育。而近几年,我国先后组织实施的一些重大项目,已经初步建立起了能够适应教育信息化和教育资源共享的网络环境,对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发挥起到了重要作用,其具体实践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1],明确提出了要求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并有效促进二者深度融合。高等教育改革的意向显示了:如何整合高职教育与开放教育资源,使其构建成符合我国国情与需求的终身教育体系,是当前一个具有方向性研究的重点内容。21世纪以来,我国省级广播电视大学陆续在原先举办了多年的普通专科教育的基础上成立了新的高职学院,开始探索高职教育和远程教育在同一个实体中融合发展的新路子。2012年,教育部首次出台政策,把职业教育和远程教育直接联系在一起,这不但为职业教育和远程教育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而且还将在广播电视大学的战略转型和地方开放大学的创建中,推进高职教育和远程教育融合发展的改革步伐。自此,各级广播电视大学或开放大学积极探索研究高职教育和开放教育资源融合共享的机制和途径,并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的成果,为未来两类教育更好的发展积累了成功的经验。2015年,总理首次提出“互联网+”计划,明确指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并重申了在普通高校、远程教育、职业教育之间应建立沟通顺畅的立交桥以加强不同学习体系之间互动的要求。在“互联网+”及终身学习热潮的背景下,职业教育以及以互联网为依托的远程教育,不得不拓宽新思路,就此拉开互通融合的序幕。2007年,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经教育部批准备案,与江苏广播电视大学(2012年,教育部批准成立以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办学系统为基础组建了江苏开放大学)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办学体制,同时承担了高职教育和开放教育两种职能和任务。这种办学的体制和机制为高职教育和开放教育的融合提供了组织保障。在此基础上,对《建筑材料》课程开展两类教育的融合探索,初步走出了一条两类教育融合共享的成功之路,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1两类教育课程资源融合共享的基础

(1)课程教学目标的共性。开放教育和高职教育都是以培养适应当地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求的应用型和职业型人才为最终的目标[2],教学过程中都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因此,两类教育中的相同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也具有共性。例如,建筑材料课程在两类教育中的教学目标,都是为学生提供学习专业课程所需的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包括材料的组成、结构、技术性能、特性和应用等,并为其能够在今后从事建筑工程相关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中合理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打下基础。以满足建筑工程相关行业对施工现场质量员、施工员、材料员和试验员岗位在建材方面职业能力的需求。

(2)课程教学内容的共性。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是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的,教学目标的一致性使得两类教育教学大纲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由于学生年龄层次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的差异,开放教育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更加适合自学,而高职教学更适合课堂的面授教学。如建筑材料课程中的实验实训环节,在开放教育中的教学主要通过线上仿真虚拟实验进行,而高职教育则主要通过在实验室或现场完成。两类教育中的教学内容都是以满足社会需求,保证学生在今后的岗位中够用和实用为目标。

(3)师资队伍建设的共性。开放教育和高职教育教学都是以培养应用型和职业型人才为共同的目标,这就对两类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一致的要求,要求教师深刻了解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和技能的需求,要求教师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教学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课程教学资源的共性和互补性。教学资源一般认为包括教学资料、支持系统和教学环境等。两类教育在教学资料资源方面具有很强的共性。开放教育中,建筑材料的课程教学资料主要包括课程讲义、教学音视频、辅导资料、自测练习、各类型课件以及实验实训指导资料及虚拟实验设备等。而高职教育的课程教学资源最初主要包括讲义、辅导材料和PPT课件等,少于开放教育的课程资源。但多年来,高职教育的教学资源在国家推进“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进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建成的众多国家级精品课程通过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在网上向社会开放,实现了对优质高职资源的共享。另外,一些学校还购买了大量的实验设备,在满足高职学生实验实训的同时也能实现对开放教育学员线下实践性环节的学习辅导。同时,随着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加速及教学方式、手段的丰富,开放教育中的教学资源越来越多的用于高职教育的教学中。因此,两类教育可以共享课程资料、实训设备及场地等教学资源。

2两类教育课程资源融合共享的实践

(1)教学资源的共建、整合与共享。开放教育更加注重网上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为学员的自学提供了大量文本资料、教学音视频、多媒体动画、图像等教学辅导资源。而高职教育的学生主要通过课堂教学的环节进行学习,由于他们的自学能力较差,很多教学内容只靠阅读教材或讲义较难理解,因此,也需要增加一定的辅导资源,帮助消化课堂所学,以及作为学生预习、复习和考试的学习资料。通过对建筑材料在两类教育中进行模块化教学内容的整合与设计,辅以相对应的文本、教学音视频、多媒体动画、图像等教学辅导资源,为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必需的资料,以及非课堂的固定时间自由灵活地学习提供了可能性,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建筑材料课程的实验环节比较多,实验设备及场地平时用于高职学生的教学,还可以作为开放教育的实验面授辅导。高职教育的学生在开展现场实验前可通过网络虚拟仿真实验进行实验模拟,熟悉实验的操作流程,以减少现场实验失误带来的原材料损耗多以及浪费时间的弊端;而将高职学生现场实验操作的录像作为开放教育学员教学资料的一部分供学员观看,使他们在条件不允许开展线下实验时能够对实验环境、操作要求和方法具有一定的直观的认识。两类教育资源的共建、整合、共享,避免了教育资源重复建设的问题,充分发挥了两类资源的优势并形成有效互补。目前,建筑材料课程借鉴了远程教育课程建设的做法和经验,已经建成了校级高职精品课程,为两类教育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提供了基础。

(2)师资整合与共用。虽然该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办学体制,但由于种种原因,过去两类教育的很多相同课程不是同一个课程责任教师,教学资料都是各自自行建设,并且各自自行使用,不仅没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优势,还耗费了教师大量的精力,重复消耗学校的物资和财力。同时,部分在高职授课的教师并不参与辅导开放教育的课程,容易造成教师不会利用网络开放资源以及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经过整合,两类教育中建筑材料课程都由同一个教师担任课程责任教师,并且建立课程团队,实现两类教育教师共用,可以促进教师在开展两类教育的过程中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加强现代化教学方法的应用,有效整合教学资源,提高两类教育的教学质量。

3存在的问题

建筑材料课程虽然在远程教育和高职教育融合共享方面开展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开放教育和高职教育的融合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和层次,教育理念、观念和教学方法等内涵的融合共享深度还不够。(2)缺乏搭建两类教育资源共享的平台。开放教育的建筑材料教学资源在高职教育中的共享,主要通过QQ软件实现,而高职教育的资源在开放教育中的共享则通过开放教育的学习平台,通过教师手动的教学资源的“搬迁”并不能真正实现两类教育资源的共享。因此,急需搭建一个可视化、易操作、功能全的资源共享平台,真正实现两类教育资源深度、有效的共享。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Z].2010.

[2]贾义敏.国际高等教育开放课程的现状、问题与趋势[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1):31-34.

[3]张奕.远程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协同发展研究与实践[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5):69-73.

[4]闫学林.远程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融合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以甘肃电大酒泉分校和酒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26):63-65.

[5]刘伟霞.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的问题及路径[J].职业与教育,2017(9):110-112.

[6]邓康一,蒋漪涟,宋凯.远程教育与高职教育资源共享研究[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7):17-19.

作者:火映霞 俞金元 单位:江苏开放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